为什么越称赞孩子越说不得了?正确使用赏识教育,防止孩子玻璃心

越夸越玻璃心

现在很多的孩子,在上幼儿园之前,是被夸着长大的。

“宝宝,你好棒!”

“宝宝,你太聪明了。”

“宝宝,你就是个小天才。”

孩子一直生活在这样的夸赞下,等到上了幼儿园,老师稍微指出孩子的一点错误,批评一下孩子,孩子幼小的心灵立马受到了伤害,开始“哇哇”大哭。

也有的孩子,变得胆怯了,没有把握的事情,反而一点也不敢再去尝试,不能接受挑战,提高自己。

这个时候,很多的父母对赏识教育提出了质疑,认为是不是不应该对孩子实施赏识教育。


为什么越称赞孩子越说不得了?正确使用赏识教育,防止孩子玻璃心


何为赏识教育?

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在现代家庭里,很少有再像我们父母辈那样,永远不夸赞孩子,对孩子只有否定和贬低的教育。夸赞孩子,是亲子关系的润滑剂,很多时候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能起到四两拨千金的作用。

但是夸孩子”你真棒!”就是赏识教育吗?

如果你这样认为,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很多的父母,对赏识教育有着很深的误解。

真正的赏识教育,应该是认清孩子的优缺点,激发他们的内部动机,对他们产生持续的影响,而且通过我们的评价方式,让孩子逐步学会恰当的、合理的自我评价。

只有这样,孩子才不会依赖于家长和老师的夸赞,因为没有掌控感和能力感,而不能面对挑战。


为什么越称赞孩子越说不得了?正确使用赏识教育,防止孩子玻璃心


赏识教育影响孩子的自我评价

精神分析心理学有一个共识,儿童和父母的关系,深深影响着成年后他和这个社会的关系。

父母是孩子儿童时期最重要的人,因此,我们对孩子的评价方式也同样对孩子有着深刻的影响,决定着孩子将来对自己的评价。

我们在完成一件事情之后,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会找到完成这件事情的理由和原因,这就是归因。

快要过六一儿童节了,上个星期老师发到家长群里一段台词,让家长带领着孩子们练习一下,等到周一的时候选拔六一的主持人。爸爸带着女儿每天都练习一小会儿,练到后来的时候,女儿有些不耐烦了,甚至还说出了“选不上就选不上,我还有表演呢。”

等到周一选拔的时候,女儿很幸运的成为三个候选人之一,回来后高兴的向我报告。我恭喜女儿之后,说道:“你看,爸爸陪着你在家里练习了两天,你上台表演的时候才能那么顺是不是?如果你不练习,是不是就和有的上去就说不出来话的小朋友一样了?”

女儿高兴的在沙发上跳着说:“幸好爸爸带着我练习了。”

我如此的和女儿说话,是想让她明白,你的这次小小的成功,是靠着在家里练习这样的努力得到的,而不是靠运气。

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曾经对小学生如何归因他们的学习成绩做了长达十年的研究。她发现,有些孩子把他们的成绩归因为他们的能力,能力是可以通过学习和大量的练习可以提高的;有些孩子归因为一些外部因素,比如运气。比如很多孩子经常念叨的话:复习的全没考,没有复习的全考了,倒霉透了。

归功于能力的孩子,其实就是一种成长型思维的孩子。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他们更注重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那么,即使失败了,他们也不会“玻璃心”,就此自暴自弃,而是会审视整个过程,查找原因,不断的付出,寻找各种资源继续努力。


为什么越称赞孩子越说不得了?正确使用赏识教育,防止孩子玻璃心


如何夸赞孩子

很多家长看到这里的时候,就会明白,我们以后夸赞孩子的时候,不能夸孩子聪明,得夸孩子努力。可问题是,有的事情孩子确实没有怎么费劲就成功了,他的小脑袋瓜确实比其他的孩子转得快,连老师都认可了,难道我也只能夸孩子努力,不夸孩子聪明吗?

其实,心理学家德韦克所说的“努力”,并不是我们中文里理解得“刻苦”、“用功”的意思,而是体现了重视过程而非结果的一种思路,即在一件事情里,你付出了什么。

而这个过程,既包含个人能力发展,也包含灵活性和开放的思维。比如如果一个策略不奏效的时候,学会转变思维,尝试新的策略,听取新的意见。

这其中所有的付出,都是“努力”。无论孩子是否轻松,成功还是失败,我们都可以称赞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的付出,让孩子知道我们对他们由衷的欣赏,这才是激励孩子的动力。

孩子确实很聪明、可爱,长得漂亮、帅气,我们父母就一点也不能夸赞吗?我认为,在孩子有着很好的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基础上,父母根本不必拘泥于这样刻板的教育方法。只要孩子知道一点,“我很聪明,但是如果我不努力的话,一样不能考进我理想中的学校。”父母就可以放心了,因为这样的孩子,根本不会因为别人夸他聪明的时候而沾沾自喜迷失方向。


为什么越称赞孩子越说不得了?正确使用赏识教育,防止孩子玻璃心


称赞孩子的最终目标

我们称赞孩子,一是家长内心的赞赏,二是想由此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有些孩子,在某一方特别厉害,得到的称赞特别多。这个时候,父母要注意了,警惕孩子建立起对自己在特定领域的信心。有些时候,这种特定的自信心对孩子是有害的。

比如,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就已经能够背诵《唐诗三百首》了。这样的孩子,是人见人夸,还可能参加电视节目,那么,他在这一方面就会非常的有信心。相比背诵唐诗这件事,其他的事情他和父母都没有过多的关注,大家把焦点都放在了背诵唐诗这件事上。

一旦某一天当他在这方面表现不够好的时候,或者受了一点小挫折,对他的自信心打击是非常大的。因为这是他自信的唯一支撑和证据,他的这种自信无法迁移到别的活动、别的领域里。

因此,父母在夸赞孩子的时候,也要注意多方位夸赞孩子,帮助孩子建立全面的信心。哪怕在孩子不擅长的地方,只要家长用心,总能找到值得夸赞的地方。


为什么越称赞孩子越说不得了?正确使用赏识教育,防止孩子玻璃心


学会夸赞孩子,让我们称赞有方法。但更重要的是,家长给予孩子更多的爱和真诚,让孩子明白,成败只是结果,过程的付出和收获也是一件美妙的事情。

愿我们一起,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我是诺妈育娃记,80后全职宝妈一枚,一手带娃一手码字,致力于做科学育儿的践行者和分享者。原创不易,如果您喜欢,感谢您的关注,让我们一起探讨育儿那些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8

标签:孩子   自信心   聪明   思维   确实   爸爸   家长   正确   女儿   事情   父母   过程   评价   努力   能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