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怒怼老师:“不是你的娃你当然能睡着”,归罪论了解一下

“叮咚”

晚上十一点半,老师的微信响了。

一位妈妈咨询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妈妈反映:孩子八点睡觉睡到现在,惊醒好几次了,说是玩的东西黑黑的,一个小洞。


家长怒怼老师:“不是你的娃你当然能睡着”,归罪论了解一下


老师对此也表示疑惑,问家长找孩子详细问情况了没有。家长却怼道:“孩子那么小,怎么会说清楚。”

家长怒怼老师:“不是你的娃你当然能睡着”,归罪论了解一下

老师对此表示下周一上学了,了解一下情况,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劝家长先休息。家长又怼道:“感情不是你家孩子,还能睡得着。”


家长怒怼老师:“不是你的娃你当然能睡着”,归罪论了解一下


一位小学老师感觉有些委屈,在网上晒出和家长的聊天记录。

真的是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都有。

这位家长也是够胆大的,现在大多数家长都是捧着老师,即使不捧着,也得对老师客客气气的,这位家长可好,上来就怼。

虽然这样的家长是极少数,但不可否认的是,很多家长在和老师沟通的时候表面客客气气,其实内心和这位家长的话语如出一辙,只不过这位家长心直口快,把很多家长的内心话语直接说出来了。

我并不是老师,是众多家长中的一员,但是看到这段对话,我想为这位老师说句话。


家长怒怼老师:“不是你的娃你当然能睡着”,归罪论了解一下


老师的职责

1、家长半夜发信息询问孩子的情况,老师看到后能够立即回复家长,已经很不错了。

有的家长可能要问了:现在老师回复个家长信息不是应该的吗,不是在老师的职责范围之内吗?

家长咨询孩子的情况,老师答复,这确实是老师的职责,但也得看什么时候吧。周一上学之后,你送完孩子找老师咨询一下情况,一点问题也没有。

半夜十一点半咨询孩子的情况,老师也是人,也是需要休息的。一般情况下,老师在放学后完全可以对家长的信息进行屏蔽,等到第二天上学了再解决。

2、老师听到家长描述孩子的情况,表示并不清楚,但是并没有因此甩锅,而是试图和家长一起找到原因,并且给出能够可实施性的建议。只有找到原因,才能解决问题,在这一点,老师很理性。

单从这段对话来讲,可以看出,老师是一位尽职尽责的好老师。


家长怒怼老师:“不是你的娃你当然能睡着”,归罪论了解一下


巨婴家长的归罪论

孩子有问题了,把事情推给老师去解决;一遇到事情,一定是别人的责任,这就是典型的“归罪论“。

《圆桌派》中有一期讲到了国人的这种”归罪论“。

心理学家武志红提到,比如小时候家里的钱丢了,家长不知道是怎么丢的,于是就认定是孩子偷的,把孩子打一顿。然而孩子确实没有偷家里的钱,是被冤枉的。

梁文道也说道,国人有个很奇怪的现象,一件意外事情发生后,人们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先去解决这个问题,而是把重点放在找到人负责。关键是有的事情还能够找到责任人,有些意外的事情根本就找不到责任人。道长举了一个例子,比如他们现在正在录制的房子塌了,于是他说武志红,你看,你一来,这个房子就塌了,都怪你。

武志红讲道,没有自我的人,是不能够做到这件事情我有责任,我来负责,即自我负责,而是永远在向外找一个原因。同时对“归因”和“归罪”做了解释,“归因”还是在客观地寻找原因,而“归罪”是在寻找一个主观的原因,不仅是有力量导致了罪恶的发生,而且那个力量是恶意的,因此是在寻找敌人。


家长怒怼老师:“不是你的娃你当然能睡着”,归罪论了解一下


家长和老师的聊天信息中我们可以看到,家长刚开始貌似是在找老师咨询孩子在校的情况,然而老师建议家长再仔细问一下孩子在学校发生的详细情况,她也等到下周一的时候了解一下,问一下其他的同学时,家长立马甩锅,并且指责老师:就这点事情还要等到下周,办事效率太低了。

这位家长很明显已经把老师当做敌人来对待了,老师就是孩子发生意外状况的“罪人”。

孩子在学校遇到不开心或者意外的事情了,家长心里着急,这种心情,当父母的都能理解。但是着急归着急,着急并不是“归罪”的理由。如果家长真的着急,就应该把“找到负责人”的重点放到解决孩子的问题上来,甚至不应该说“找到负责人”,而是不应该把自己的责任推罪到别人身上。


家长怒怼老师:“不是你的娃你当然能睡着”,归罪论了解一下


孩子有问题,家长应该如何做?

当孩子在学习上遇到问题上,家长在了解孩子薄弱环节的基础上,第一时间当然是找老师沟通。在得到老师的建议和在学校的配合后,要想让孩子把学习提上去,重担还是在家长身上。

而遇到这种情况,重担更应该是在家长的身上。

首先,家长应该先询问孩子在学校发生了什么事情。孩子已经上一年级了,正常的孩子在这个年龄段应该有很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能够把事情讲述清楚的。即使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很差,家长也是可以引导孩子,一点一点慢慢地把事情搞清楚。

看聊天信息得知,已经深夜,孩子已经入睡,尽管睡得不踏实,但是在这个时候是不可能把孩子叫起来询问的,也只能等到第二天再详细的询问孩子。

只有找到原因才能解决问题,否则只能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


家长怒怼老师:“不是你的娃你当然能睡着”,归罪论了解一下


其次,家长应该明白,找老师咨询的目的,是为了搞明白孩子在学校发生的情况,以便对症下药。

在解决自家孩子的问题上,家长是主力,老师是辅助,而不是家长要把所有的问题都推给老师,一看老师有点推辞的意思,立马恼羞成怒,对老师大加指责。

本来家长和老师可以站在一起想办法解决孩子的问题,家长如此一闹,直接把老师推到了对立面。


家长怒怼老师:“不是你的娃你当然能睡着”,归罪论了解一下


最后,是情绪的管控。这位家长,一看就是带着情绪来和老师对话的,感觉找老师的目的不是为了解决孩子的问题,更像是为了发泄情绪。

情绪管理,是家长的必修课,也是人生的必修课。

著名儿童心理教育专家陈默教授认为,妈妈的角色和功能有四大项:育儿基本观念正确,母亲的角色功能,自我成长和给孩子提供能量。

家长怒怼老师:“不是你的娃你当然能睡着”,归罪论了解一下

我个人认为,父母的自我成长一项中,最重要的成长便是父母的情绪管理。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我是诺妈育娃记,80后全职宝妈一枚,一手带娃一手码字,致力于做科学育儿的践行者和分享者。原创不易,如果您喜欢,感谢您的关注,让我们一起探讨育儿那些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家长   老师   目的   责任人   下周   职责   着急   情绪   事情   自我   原因   发生   情况   孩子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