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鲁西北小城——宁津

文|曹青春


“混”在鲁西北小城——宁津


宁津,山东省西北部冀鲁交界处的小县城,历史悠久自战国建县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我就出生在这个县城最北部漳卫河畔的曹塘村,距宁津县城40华里。

80后的我儿时对宁津县城有着特别的向往,对城里谁家有亲戚是吃“商品粮”的、坐“机关单位”的特羡慕和崇拜。听着别人去趟县城回来讲述着,城里的汽车、楼房、商场、还有没有坑的平整马路,总是陶醉着自己能够在那里生活所能拥有的幸福感。

记得13岁那年,刚到田庄的集中班上五年级。有一次放假几位比我都大两岁的发小,说去城里书店买书,谁谁谁都骑自行车去了,在那里中午吃的焖饼8毛钱半斤特好吃等等云云。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我们家甚至连馒头都经常吃不上的生活,听的我心理痒痒的。第二天,便骑着我那只有几根铁管和两个轱辘的自行车与发小出发了。由于年龄小体力薄和自行车的原因,还没有到双碓便叫发小落下很远。于是商议决定他们速度快前面走,在重要路口和明显路段,用粉笔画箭头作为标记早晚在新华书店集合。临近中午我才赶到书店,我终于踏进宁津县城。当时的情景现在想来,就像路遥老师《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平到原西县城上学一样,从小乡村来到了县城这样一个大世界呆呆的、傻傻的。

时光飞逝,在一次机缘巧合下我及我们全家进城了。现在从事着一份拿着最低工资,却干着最崇高事业的工作,孩子们也都在县城上学。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都在我这些年的岁月里烙下了深深的印记,让人感慨、让人深思。现在的我每天面对芸芸众生、人世的百态、纷纷攘攘、酸甜苦辣。怨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快乐,琐碎的生活与巨大的社会纷繁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着我们普通人,在这个大时代进程中的艰辛。《平凡的世界》中有这么一段“你曾打开窗户,让我向外面的世界张望。你还用生硬的手拍打掉我从乡里带来的一身黄土,把你充满碳烟味的标志印烙在我的身上。老实说你也没有能拍打净我身上的黄土,但在我身上却烙下了你的印记”。我从农村来至俗未雅的性格,大裤衩子配拖鞋的“膀爷”形象。时今还常和几个志同道合的哥们,干着“焚香品茗炖狗肉”这种土的掉渣的勾当。平庸的能力、才华、水平混在这里,偶尔走在大街上,总会有不同熟悉程度的朋友或认识的人打招呼,说明着我已融入了这个小城。

在宁津是一个有圈子的社会,他不分职业、不分等级、不分财富。在这个圈里有着共同的爱好,这里没有像大社会那样泾渭分明,而是有着共同追求、共同探索的“事业”。每月的第三个星期六下午,是书法爱好者们的集中活动,就是大家聚到一起共同分享、学习,挥毫泼墨、龙蛇狂舞的共同切磋、进步。还有“五隐士”不论时间、不管天气,一有时间就会聚集在挚友的“祥和堂”,品着美味的香茶谈着彼此的作品、事件,相互的指责、评判都会在爽朗的笑声中度过。

宁津,是一个祥和安逸的县城。我在这里“混”,生活也慢慢的变成“温水煮蛤蟆”。不知不觉的理想和抱负,在这脆弱的自制力下崩溃瓦解,接受了平庸、接受了安逸、也接受了这幸福的一切。


“混”在鲁西北小城——宁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宁津   田庄   烟味   黄土   祥和   印记   平庸   安逸   县城   小城   城里   自行车   中午   平凡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