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掉"孩子的好奇心有多快?希望你还没有做

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过这样一个经历,宝宝在2-4的时候会变身成十万个为什么,他们对于这个世界有着非常强的好奇心。好奇是小孩子得到知识的一个最紧要的门径,只不过很多家长却并不知道。

我曾经看过一个视频,里面讲述了好奇心消失的全过程。几乎就因为一句话孩子的好奇心被“毁掉”,而这样的事情在生活中也在上演。当孩子问问题的时候,家长回答不上来又觉得孩子的问题不靠谱就会敷衍了事“一会再说”“自己去找答案,妈妈正忙着呢”。

家长在无形中摧毁了孩子的好奇心,时间一长,孩子后来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了。即使父母再想问孩子为什么时,他也只会说不知道了。

如何引导孩子保持好奇心?

1、认真对待孩子的问题

很多时候,家长对于孩子问出的问题要不是忽略要不就是不耐烦。其实孩子有问题是一件好事,说明孩子在思考,思维活跃。

在孩子询问的时候认真对待,不要说等一下。对于不能直接回答的问题可以跟宝宝说:“这个问题很好,我们一起寻找答案吧”。积极的回应孩子,对于孩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给予鼓励和欣赏。会让孩子更积极的去观察、思考和发现,有利于好奇心的发展。

可以耐心地告诉孩子问题的答案,或者引导孩子自己寻找答案。如果是比较困难的问题,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通过看绘本、阅读等方法,可能会有更多的延展性,也能锻炼孩子的能力。

2、多和孩子交流

日常中多用提问代替命令和说教,毕竟没有人喜欢被命令着做事。启发式提问可以引导孩子思考,让孩子有参与感,对于亲子沟通更有利。

家长在和孩子的相处中要多观察,提出的问题来引导孩子思考,比如:和孩子一起去海边旅游的时候,可以问问孩子和大海相关的问题,“海的味道是什么样的?”“大海为什么看上去是蓝色的?”

培养孩子的好奇心要从生活日常中去引导,引导孩子去看、听、闻、思考,收获知识,也建立起了良好的思维方式。

3、允许孩子探索

孩子年龄小的时候,很多看上去“调皮捣蛋”的行为,比如拆解玩具、收集石头、把水玩得到处都是······其实正是他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作为父母,要善于观察、欣赏孩子的特点,用智慧的眼光看待孩子的行为,不要过度保护孩子,不让他尝试,也不要嫌孩子给自己惹麻烦。允许他去玩、去感受和探索。

此外,家长还可以给孩子提供丰富、多样性的环境,给孩子带来求知上的刺激。比如多带孩子去户外玩耍,大自然有着最丰富的的认知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好奇心   参与感   延展性   孩子   门径   启发式   大海   日常   命令   家长   父母   答案   宝宝   发现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