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想要……”,当孩子提要求,这些回答伤孩子最深

“妈妈,我想玩手机”

“妈妈,我想买这个玩具”

“妈妈,我想再玩10分钟”

……

面对这样的场景,你是不是很熟悉,父母总想着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但有时候也要拒绝一些孩子的要求,很多时候父母并不会正确的“拒绝”孩子,反而会伤害孩子的心灵。


“妈妈,我想要……”,当孩子提要求,这些回答伤孩子最深

很多父母担心拒绝孩子后,孩子会心里难受,这是很正常的。换位思考下,如果是你提出要求被拒绝,心里都会有些不舒服,但是我们并不会难过,因为我们知道,你只是拒绝了我的要求,不是否定我这个人,而孩子并不懂这个道理。他会认为你在否定他,尤其是在孩子逐渐长大有了自己的意识,

很多时候家长会花式拒绝孩子,比如“责问式”,听到孩子的请求后,第一反应就是指责孩子的要求是愚蠢的、不合理的。杀伤力最大的一句话就是: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啊?

孩子还小,对于欲望和需求很难分清,会告诉父母自己的需求,却被贴上了“不懂事”的负面标签,这会让孩子产生自我否定,变得自卑怯懦,慢慢的就不再和父母说内心的想法了。


“妈妈,我想要……”,当孩子提要求,这些回答伤孩子最深

再比如“哄骗式”拒绝,对孩子强硬不起来又不想妥协,就撒谎拒绝孩子。明明一句话就能解决的事情,偏偏敷衍过去。刚开始可能有用,可是随着时间的增长,长年积累下来,父母在孩子的信用逐渐消失殆尽,那孩子在成年后会不会也敷衍你呢。

总是用谎言拒绝孩子,虽然一时解决了问题,却让孩子失去了信任感、诚实的品质,实在是得不偿失。

对孩子说不,很多时间你越不让孩子干什么,他就跟你唱反调偏干什么。你越是压抑他的天性他反而会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上面。

那怎样才能做到不伤害孩子,又能帮孩子树立起规则意识来?

1. 事前建立规则

出去商场或者小卖铺这种地方,提前给孩子打预防针,明确出行的目的,这样即使孩子被拒绝心理也有一个缓冲,不会太难过。

“妈妈,我想要……”,当孩子提要求,这些回答伤孩子最深

2. 哭闹时,先梳理情绪

当然,我们不确保规则意识马上达到目的,偶尔孩子会不遵守也正常,这个时候先帮孩子认清自己的情绪,等孩子情绪平复后,带他回忆之前的行为。这样下来孩子能感受到,我们是爱他的,但并不会因为爱变得毫无原则。

3. 用“可以”代替“不”

如果害怕直接拒绝会伤害孩子,可以把“不”换成“可以”,比如,孩子想吃糖,你可以说,可以吃,但只能吃一颗,不然会有蛀牙。给孩子提供有限的选择,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眼前的目标上来了。这也给了孩子被尊重的感觉,让被拒绝变得不那么难受。

我们经常感叹,为人父母就是一场修行。即使是拒绝孩子这件小事,也是一门值得研究的艺术。付出总有回报,我们的养育越细致,孩子的明天才会更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毫无原则   妈妈   孩子   目的   都会   预防针   信任感   蛀牙   提要   难受   情绪   意识   父母   规则   需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