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自称“冷琉璃”离家出走求福利院收留,中国式逗娃该停止了

上周末,朋友分享了一件让她很得意的育儿“趣事”:


原来家里的女儿每到晚上就闹腾个没完,和她好好说吧也一点都听不进去,女孩又不能动手教训。


结果她和老公想了个“妙计”,当着女儿的面大吵一架,主要内容就是老公埋怨妻子不会管教孩子,妻子埋怨丈夫总是护着闺女。


最后结局竟是妻子决定离家出走,并动手收拾起行李。


这场演出果然把女儿吓得够呛,哭着求妈妈别走,可这两口子不知道是演上瘾了还是想着做戏做全套,朋友最后竟真的拿着行李出了门。

女孩自称“冷琉璃”离家出走求福利院收留,中国式逗娃该停止了

虽然对女儿有点于心不忍,但朋友仍得意的告诉我:“该狠心时就要狠下心,不然女孩不好教。”


她打算自己在外面待到天黑,再视丈夫教育孩子的进度决定是否回家,但看着她一副求收留的表情优宝内心一时五味杂陈……


在朋友看来,这只是让闺女长个记性,“我就是逗逗她,别担心,我回去会和她再好好说的。”


但却让优宝想起了小时候每次出门玩一旦不听话,爸妈就会偷偷把我扔在一个地方,直到我泪流满面的认了错,才从一旁满脸笑意的走出来。


当年的我除了哭不会别的,甚至站在原地都不敢换地方,和下面这些孩子比起来可真是差远了。

女孩自称“冷琉璃”离家出走求福利院收留,中国式逗娃该停止了


我们都是从小被“逗”大的


“我是从古代穿越而来的公主,名叫慕容云曦……公主的灵魂占据了我的身体,我的灵魂已经死亡……”


在笔记本上写下这段文字数小时后,12岁女孩悄悄从宜宾的家中出走,坐上前往另一个城市的班车。


叮咚叮咚叮咚……两天后的凌晨4点,一阵急促的门铃惊醒了门卫老雷。老雷迟疑着起身,眼前是一位高个女孩儿。女孩告诉门卫老雷,她想见福利院院长。


“我问她找院长啥子事,她不说;我就告诉她,院长不在,上班时间再来。”老雷回忆,因为凌晨时分且院内住着许多孩子,不敢轻易开门让其进来。


没过多久,门铃再次响起,老雷起身查看,还是那名女孩,同样是“找院长”。老雷说,当时以为是求助,就建议她到隔壁的自贡市救助管理站。

女孩自称“冷琉璃”离家出走求福利院收留,中国式逗娃该停止了

自贡市儿童福利院副院长游家伟刚进单位门就被老雷拦下,老雷告知了有女孩凌晨找他。顿时,游家伟警觉起来,转身和老雷出门查看。


“她还没有走,站在公交站位置,眼神很迷茫。”游家伟称,他向女孩表明身份后,将其带回单位了解情况。


女孩告诉游家伟,她失忆了,记不得父亲母亲,也记不得家在何处,希望能到福利院当孤儿。游家伟说,女孩从兜里拿出一张纸,纸上一面写着:


“冷琉璃,12岁,六年级”,另一面写着“不知父母是谁,从小和奶奶一起,奶奶已故”,女孩称这是她清醒时写的。


“12岁,女孩!”此时,游家伟的脑海里闪出一个记忆——大约六七号,他的微信朋友圈正好有条寻人启事,寻找的正是一名12岁女孩。


经过对比果然就是眼前的这位女孩,她名叫小宇。

女孩自称“冷琉璃”离家出走求福利院收留,中国式逗娃该停止了

在反复细问之下,小宇才承认是跟家人闹了矛盾才离家出走,而起因竟仅仅是因为一个玩笑:“他们从小都说我是爸爸奶奶捡来的。”


“我们自己、家里长辈,在小宇幼小时,确实经常这样逗她,说她是我们在浙江捡回来的。”王先生说。


而这些年来,女儿对这个玩笑话从来没有正面提出来质疑过,没想到对她的伤害早埋下种子。


关于国人恶意逗弄小孩子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

女孩自称“冷琉璃”离家出走求福利院收留,中国式逗娃该停止了

有善欺骗者,看着孩子不知所措的样子开怀大笑;有善威吓者,看着孩子惊恐的面庞暗自得意;有善诱导者,醉心于哄骗孩子做出大人的模样。


于是就有了我们看到过的那些报道:


武汉,5岁女孩将两个月大的弟弟从八楼扔出窗口,男孩当场死亡,只因邻居逗孩子“你爸妈有了小弟弟,就不要你啦。”


淮安涟水,17岁的黄冰选择开煤气自杀,只因常年听邻居和自己说“你不是你爸妈亲生的!”


广西,两岁半孩子小刘,在聚会上被亲戚逗弄,喝了一两多20度的自酿米酒,最终导致酒精中毒、继发性脑损伤。

女孩自称“冷琉璃”离家出走求福利院收留,中国式逗娃该停止了

逢年过节更是大型“逗”孩子现场,很多人像说相声一样,捧哏逗哏、你来我往地用尽各种方法想让孩子当着众人好好“表现”一下。


却不知无形中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安全感,更破坏着孩子对大人单纯的信任感,你以为逗娃是在增进与孩子的亲子关系?结果正好相反。


渐行渐远的人生底线


心理学中有一种“权威暗示效应”,说话的人如果地位高,有威信,受人敬重,则所说的话容易引起别人重视,并相信其正确性。


在孩子的心中,成人就是权威,他们无法区分事实和笑话,他们只会相信大人的话,并深信不疑。


所以大人的玩笑往往令孩子信以为真,从而使孩子产生极大的困扰。

女孩自称“冷琉璃”离家出走求福利院收留,中国式逗娃该停止了

教育家蒙台梭利说:每种性格缺陷都是由儿童早期经受的某种错误对待造成的。


不适当的玩笑会让孩子产生焦虑心理,变得手足无措,认为自己做错了事,导致孩子处于一种焦灼,不确定的状态中。


反复如此,会让孩子开始不断质疑自己,变得自卑,甚至做事情的时候很容易摇摆不定,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变得没有主见。


而一旦孩子发现玩笑的真相,就会失去对大人的信任感,同时会错误地认为我们不需要对自己说的话负责任,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出尔反尔、说谎的毛病。


有如蝴蝶效应一般让孩子逐渐失去对人生“边界感”的掌控。

女孩自称“冷琉璃”离家出走求福利院收留,中国式逗娃该停止了

优家教育创始人吴臻老师曾提到:


什么是一个孩子未来拥有“和谐亲密关系”的根源呢?


心理学家科胡特是这样描述亲密关系的:“不含诱惑的深情,不含敌意的拒绝。”


我认为,这对于亲子关系也同样适用。


“不含诱惑的深情”就是:孩子,我爱你,但我尊重你是一个独立的人,不会诱惑你,去做我想让你去做,而你不愿意的事情。


“不含敌意的拒绝”就是:孩子,我会拒绝你那些越界的行为与要求,不是因为我讨厌你,或不信任你,只是因为我不认可你这个行为而已。


对于别人逗孩子的言行,父母应该勇敢的站出来替孩子说“不!”,而不随便逗弄孩子,影响孩子的情绪,这同样是一个成年人应有的边界与底线。


真正的逗孩子是为了让孩子感到开心快乐,而不是通过戏弄孩子来取悦自己,而孩子对于情感的需求有时真的很简单。


关于小宇事件的后续报道:


成都商报:你平时看玄幻小说吗?有没有受到影响?


小宇:我从不看小说,只是在离家出走前不久,看了一部穿越电视剧,我去孤儿院解释我的身世,就说是穿越,受了这个启发。


成都商报:你离家出走,想过父母的心情吗?


小宇:没怎么想,我觉得反正我不是他们亲生的,是个孤儿,就是家里多余的人;一个多余的人走了,对他们(父母)来说不是解脱吗;如果是亲生的,他们一定会来找我吧。


成都商报:现在还怀疑自己不是父母亲生的吗?


小宇:不怀疑了,心结打开了,顾虑打消了。父亲说如果我不相信,就做亲子鉴定;如果我不是亲生的,父亲肯定不敢做亲子鉴定。


成都商报:这个事情对你有什么启发没有?


小宇:希望天下的父母,不要再拿亲情来开玩笑,尤其是和小孩子开玩笑。


成都商报:你希望爸爸妈妈怎么对你?


小宇:希望他们多陪陪自己,一起说说笑笑,一起出去玩,随便哪里都行。


愿每个孩子都可以得到善意的对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福利院   自贡市   女孩   信任感   闺女   门卫   琉璃   院长   奶奶   玩笑   大人   妻子   女儿   父母   孩子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