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原型侄女因比赛失利自杀,该注意逆商的培养了

阿米尔·汗主演的《摔跤吧!爸爸》曾火爆一时,这部叫好又叫座的印度影片用老套的情节却演绎出了励志、动情的故事。

《摔跤吧!爸爸》原型侄女因比赛失利自杀,该注意逆商的培养了

而影片原型人物均来自印度的真实家庭——珀尕家族(Phogat)。

《摔跤吧!爸爸》原型侄女因比赛失利自杀,该注意逆商的培养了

闻名世界的摔跤手马哈维亚·辛格·珀尕(中间)和他的侄女与女儿:吉塔(右一)、温什·(右二)、巴比塔(左二)、丽蒂卡(左一)。


温什更曾在第18届亚运会为印度女子摔跤首夺金牌,一时间珀尕家族成了印度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

《摔跤吧!爸爸》原型侄女因比赛失利自杀,该注意逆商的培养了

可就在今年3月17日,年仅17岁的小侄女丽蒂卡却因一次比赛失利而选择了上吊自杀。


一分之差


珀尕家族的故事简直与电影情节如出一辙,曾是业余摔跤手的马哈维亚原本一心生个儿子继承衣钵。


却因天不遂人愿,连生了4个娃都是女儿,加上帮一个死去的兄弟照顾的两个女儿,珀尕家里一共有了6个女孩。


一次阴差阳错,马哈维亚发现了女儿的摔跤天赋,从此克服各种困难,将女儿吉塔和巴比塔先后培养成了职业摔跤手。

《摔跤吧!爸爸》原型侄女因比赛失利自杀,该注意逆商的培养了

大女儿吉塔在2010年为印度赢得了第一枚英联邦运动会金牌,2012年更是成为第一位参加奥运会的印度女摔跤手。


在这之后马哈维亚开始大力推动摔跤运动的发展,更创办了以自己命名的摔跤学院,越来越多的女孩加入了摔跤的行列,这其中就包括了他另一个兄弟的女儿丽蒂卡。


好兄弟的女儿自然是自己的亲传弟子,他还向兄弟保证会把丽蒂卡培养成和自己女儿一样的摔跤国手。


为此马哈维亚拿出了当年培养两个女儿的魔鬼训练方法,丽蒂卡的生活基本被训练和比赛完全占据,伯伯和父亲更会全程严格监督着她的训练。

《摔跤吧!爸爸》原型侄女因比赛失利自杀,该注意逆商的培养了

而丽蒂卡也很争气,不仅有出色的摔跤天赋,自己更是非常要强,训练时勤奋异常。


但是,自打进入摔跤圈子起,珀尕这个姓氏却成了她沉重的负担。


只要有一点做不好,周围人就会拿她的姓氏取笑,说她配不上珀尕这个姓,更丢了两个堂姐姐和伯伯的脸……


因此比赛的胜负成了丽蒂卡的心结,她想超越家族里的姐妹,并给自己定下了为印度拿到第一枚奥运会女子摔跤金牌的伟大目标。


强烈又执着的胜负欲的确会对运动员的成绩有积极作用,然而事物总是两面的,积极的背后却是一颗无法容忍自己失败的心。

《摔跤吧!爸爸》原型侄女因比赛失利自杀,该注意逆商的培养了

从幼年组,少年组,甚至男子组的邦级比赛,丽蒂卡一次都没有输过,每一局比赛她都会拼尽全力,分秒必争。


可在今年3月拉贾斯坦邦的邦级摔跤巡回赛,一路过关斩将的她却在14日遇到了难缠的对手,比赛异常焦灼,爸爸、伯伯都在现场观战助威。


最后因为裁判的一次带有争议的判罚,丽蒂卡最终以一分之差败北,家人都觉得判决不公并当场表达了不满,但依然无法改变比赛结果。


赛后丽蒂卡像往常一样回到了伯伯家,大家稍事总结后便各自休息了。可接下来的几天,丽蒂卡一直沉溺在消极的情绪中无法自拔。


3月17日,丽蒂卡再也承受不了比赛失利的巨大压力,她在伯伯家房间的吊扇上绑了一根绳子,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逆商教育


丽蒂卡自杀的消息震惊了整个印度,人们在表达自己哀思的同时也在纷纷讨论着事件的真相。


不少人认为,马哈维亚的训练强度并没有问题,毕竟他自己的两个女儿也经历了同样强度的训练,而这也是印度传统的教练套路。


但是,马哈维亚也和大多数印度教练一样,几乎从不关注运动员的心理健康,尤其是在面对失败时如何调节心理方面。


《摔跤吧!爸爸》原型侄女因比赛失利自杀,该注意逆商的培养了


而这种逆商教育不仅在印度是一片空白,在中国乃至很多国家都是不被重视的一个环节。


比起告诉孩子重在参与,我们更倾向于鼓励孩子去勇夺第一,然而输不起的孩子通常也赢不了。


孩子的成长需要爱,但爱的本质、爱的艺术、爱的表达不仅仅是给予,不仅仅是满足,更不是百般的迁就,不是让孩子永远地感受快乐。


在很多父母眼里,逆商教育的关键在于“故意”给孩子制造挫折,故意让孩子吃点苦,让他们不断地感受失败。


其实,这种做法是很有问题的。

《摔跤吧!爸爸》原型侄女因比赛失利自杀,该注意逆商的培养了

王小波在《人性的逆转》一文里写到:


“人是一种会骗自己的动物,我们吃了很多无益的苦,虚掷了不少年华,所以有人就想说,这种经历是崇高的。”


我们没有必要让孩子去接受一些人为的无意义挫折,因为孩子的成长已经有无数的小挑战。


比如当孩子第一次从幼儿园拿回奖状时,父母只会为他感到开心、骄傲、夸赞孩子,那么孩子同时也在失去一次拓宽人生参照的机会。


孩子会觉得自己就是“最好”的!可只要稍微进入一个更大的圈子,发现还有比自己更加厉害的同龄人,自然就会接受不了。

《摔跤吧!爸爸》原型侄女因比赛失利自杀,该注意逆商的培养了

父母该帮孩子理解,其他小朋友和他做的一样好,所以大家都有奖状,“最好”是可以有很多个人的。


还有很多和他差不多大的,或者比他大一点的孩子在这方面做的更好,这样的例子肯定比比皆是,因此“最好”也是要有前提条件的。


但该夸依然要夸,这是对他能力的肯定,和孩子说这些不是为了打压他,只需希望孩子意识到这就是对照物的区别。


让孩子明白,不管是大家都很好,还是你或者其他孩子更好,都是通过努力做到的,我们该为孩子做的只是拓展人生的参照。

《摔跤吧!爸爸》原型侄女因比赛失利自杀,该注意逆商的培养了

我们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因为人是非常自我的,我们看待一件事情,往往都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按照自己过往的人生经历去解读整个事情,甚至会投入过多的情绪。


这使我们得到的结果大都是片面的、主观的,因此很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


孩子的成长是来自于真实世界的经历,面对许多并不美好的真相,我们该做的不是去帮孩子“粉饰”,而是帮他们学会如何“解读”。


不去改变环境来“讨好”孩子,而是带着他们去体验环境,哪怕是环境中的痛苦与阴暗,但我们有信心用陪伴庇护住孩子那颗柔弱的心灵。

《摔跤吧!爸爸》原型侄女因比赛失利自杀,该注意逆商的培养了

比赛有很多种可能性,有人赢,也会有人输,但这些都只是暂时的,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挑战。


正如马哈维亚的大女儿吉塔在推特上哀悼时的反思:


“这是我们家无比悲伤的一刻,丽蒂卡是一位天赋异禀的摔跤手。我不知道她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胜负只是运动员生活的一部分,不是全部。我们永远不该为了胜负这么做…”


输并不可怕,怕输才可怕。


愿每个孩子都可以得到善意的对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摔跤   都会   印度   奖状   侄女   伯伯   原型   胜负   天赋   运动员   金牌   爸爸   女儿   父母   家族   兄弟   两个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