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热持续升温的原因及发展趋向探秘

大唐盛世,盛行诗歌。那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次,民间庙堂共同追捧一种语言艺术。诗歌艺术的广泛流行,见证了东方大唐国的文化昌盛。

而今,新中国又逢盛世。另一种原本与大众情感相距甚远的艺术——书法艺术,再一次为民间庙堂共同追捧。书法艺术为何持续升温?发展趋向如何?

当代书法热持续升温的原因及发展趋向探秘

中国书法大厦杯颁奖现场

书法,原本与老百姓没啥关系

若不识字,谈何书法,更莫谈书法艺术了。可数千年以来,历史上经历过无数的统治者,他们千篇一律地都不希望百姓识字。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老百姓不识字,是不是更有利于统治?

共产党掌权,让大多数人识字

在红色根据地,无论条件多么艰苦,我党都始终把教导人民识字学文化,当成自己的天然使命。

新中国成立后,开展了大规模识字扫盲学文化群众运动,使识字人口达到总人口的95%。此举竟为今天的书法艺术大发展,奠定了群众基础。

使用硬笔书写,方便性超过毛笔

使用硬笔书写,在纸、笔、墨、培训等所有方面,都远胜过使用毛笔书写,于是,新中国虽然识字的人多起来了,但毛笔书写依旧未能流行得起来。

计算机书写技术将硬笔书写束之高阁

不曾想,现代科技的计算机书写技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我国,以至于短短一二十年,硬笔书写也被束之高阁。

到如今,除了学校教育需要用到手写作业与考试之外,其它一切使用文字的地方,均一律拒收手写稿——只因手写稿无法与计算机的传输与展示技术相匹配。

当代书法热持续升温的原因及发展趋向探秘

计算机书写技术,终结了软硬笔书写的实用使命

书写的情结如何释然

在今天,书写的问题,只需敲敲键盘就解决了。这种情景,不免让人对书写产生了一种情结,幸幸苦苦认识了字,总得有个地方发挥书写的功能吧。

年轻人忙于讨生计,有计算机帮助解决书写问题,求之不得,哪顾得上感慨书写的情结。

但对于一批接着一批退休在家的识字的人而言,没有了动笔的机会,几成废人。

而练练书法,花钱不多,又释然了书写情结,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随着老年社会的到来,练书法的队伍变得越来越庞大。由此,触发了书法艺术陡然增温,更刺激了书法消费市场的异常火爆。

一辈子陪练,意义何在

古人把书法看得很重,是因为"字如其人",取什么样的书写风格,涉及到读书人的德行修为和为官进阶。于是,经过历代书圣们的累积,便有了书法传统。

但问题是,如果还是沿袭书法传统的路子练书法,无人可以超越古代书法圣贤。最终结果,只有少数书法家才有机缘,将书法作品转化为供他人享用的书法消费资源。所以,陪练的人越多,已经进入书法市场的书法家们越开心。

然而,陪练者们大都是一些"无利不起早"的老百姓,长年累月地花钱找罪受,意义何在?

书法审美,贵在以己度人

唐人笃信佛,以圆滑、丰腴为美,所以,怀素的画圆圈,唐人认为是美得不得了的书法。而在今人看来,如果不是因为草圣的名气,满纸蚯蚓爬的书法,实在谈不上美。

古代书圣的书法,也都是个人书法审美的结果。就像毛主席独创"毛体",寻遍天下书帖碑文,找不到"毛体"所依附的任何底本影子。

当代书法热持续升温的原因及发展趋向探秘

民间仿毛体,蔚然成风

退一万步讲,世上又有几人能独创一种书体流芳百世?练书法,还不如甩开一切书法传统的束缚依傍,抱着能让自己精神释然的目的与心态,充满激情地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书法风格,或许还真能闯出一番名堂来。

有了独创的书法风格,就有了杀进当代书法市场的机缘,至少不必一辈子强装欢颜的"修身养性"。

注重独创性是必然的发展趋向

书法,本原的基质在于写好字,但作为一种大众艺术后,基质悄无声息地改变了——变为把玩艺术的精神消遣工具。

在"认识字"这个基点之上,你可以沿袭书法传统路子练书法,也可以无所依傍地独创书法。

你是否担心,独创书法会被书法界认定为江湖体,滑入无价值范畴?

书法收藏的基本原则是,过去的书法作品以书画家名气论价值,今天的书法作品以独创艺术欣赏性论价值。

所以,"毛体"真迹,将成为当代书法界最具升值潜力的极品。建国后所有值钱的书法作品,其价值点无不在艺术独创性上。这就难怪,在书画市场上,某些"乱书"反倒比正常书法更受到收藏界青睐。

这样看来,加入练书法大军,还真得好好思量一番。年介退休,来日无多,劝君莫做无用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书法   大唐   束之高阁   基质   独创性   硬笔   庙堂   书法作品   陪练   毛笔   情结   书法艺术   当代   传统   原因   计算机   艺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