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丑书"的理性思考

中书协最近集中除名了一批所谓"丑书"书家,有人拍手叫好,有人忧心忡忡,元芳,你怎么看?

1•首先要尊重大众对书法艺术的理解,极端化的"丑书"不是书法,因而也不具有书法艺术价值。

书法原本就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书写的法则或规范;二是指,具有艺术欣赏价值的书写形式。大众更倾向于认可前者,而专家则更倾向认可后者。

若为推广书法艺术而着想,书法界就应该尊重大众的观点。

对"丑书"的理性思考

王冬龄的"丑书"

王冬龄的这幅作品不体现任何书写法则和规范,依据大众对书法的理解,也就不存在书法艺术价值。

2•具有实用性的"书法艺术"发展已经停止了,而作为一种"书写"方式的"丑书"创造则不会停止。

行书与草书(尤其是草书)在刚刚出现的时候,都是为当时代人们所不能接受的"丑书"。

但由于行书与草书都出现在毛笔字实用时代,又满足了时代的使用需求,于是,行书与草书被岁月打磨成了书写法则或规范,即成为了书法。

但在今天,毛笔书写方式已经退出了实用舞台,因而,今天任何一种书写方式的创造,都不再有机会升格为书法,即升格为书法艺术。

所以,书法界应转变学术观念,书写方式但凡超越篆、隶、楷、行、草五种既定书法形态,请不要轻易使用"书法"艺术这一概念,至多只能算做某种"丑书"创造。

3•"丑书"层出不穷,有时代必然性。

在现代影视、电子游戏、自媒体等占据主流地位的精神消费的冲击下,书法占整个精神消费的比重,一降再降。

遂迫使一部分人(从专业的到业余的),开始挖空心思,创造出千奇百怪的"丑书",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博人眼球,使自己的书法精神生产,能获得最大化精神消费价值。

倘若全社会愿意出更多的钱,投给正常的"美书"精神消费,那么,"丑书"精神消费就会自动绝迹。

4•"丑书"被否定的唯一界限是触犯法律。

"丑书"作为一种精神生产,自娱自乐是没人管的。

但毋庸讳言,有些人搞出大动静,费尽心思写"丑书",直白点说,就是为了蒙骗那些不明事理的人的钱财。

对"丑书"的理性思考

射书"大师"邵岩


对"丑书"的理性思考

吼书"大师"曾翔

对"丑书"的理性思考

搞笑"大师"何维越

"丑书"创作与视频表演相结合,可以极大地提升网络名气。而一旦走红了,就产生了大流量,即便画得是鬼画符,也照样有商家或个人出于某种动机来埋单。

请问元芳,这是不是变相的"仙人跳"?会不会触犯法律?

5•"丑书"该不该存在,应该由文化市场来决定,而不是靠行政干预来决定。

书法,是中华民族最具有民族性的精神文化遗产,每个中国公民都有自由书写和继承这个遗产的权利。

再疯狂"丑书"表演,只要不在人身伤害、坑蒙拐骗、偷税漏税这三个要点上违法,我们就没有理由横加干涉。

相比那些黑心肠资本家、无良商家大肆圈昧良心钱,文化人为挣钱写点"丑书",那一点点道德滑坡,真不值得提。

尽管"丑书"很不入眼,但人们还是应该让文化市场来决定"丑书"的合理存在性,而不是由人的意志来决定。这样的社会,才是文明向善的社会。

6•"丑书"或走"拙""朴"路线,或走江湖路线,只因失却了实用鉴定准绳,只能相互尊重。

学书法精进到一定程度,总想创造出一种超越前人的书写方式,这是可以理解的。除了别有用心的坑蒙拐骗之外,"丑书"的创造无非沿两个方向展开:

其一,心中存有"返璞为真"审美理念的人,会象制作盆景那样,将原本方正有形的汉字,故意写得很稚嫩很别扭,向自认为很雅致的方向发展。

对"丑书"的理性思考

谢无量的孩儿体,大众不认为美

其二,心中存有"秀丽光鲜"审美理念的人,会象人脸整形那样,故意将字写得或锋芒毕露,或圆润可爱,向自认为很漂亮的江湖体方向发展。

对"丑书"的理性思考

夏志军的江湖体,专家不认为美

但由于失却了实用鉴定准绳,谁也不具有以一种审美理念压制另一种审美理念的无上权利。专家们的"拙""朴"体,与民间的江湖体,充其量都只不过是一幅幅秉持不同审美理念的"书写画"而已,因而只能相互尊重。

尤其对于那些身居庙堂的书法科班生而言,需要清醒地意识到,打压江湖体的那套传统书法审美理念,在今天这个时代,已经失去了哲学支撑。

7•"丑书"既不属于"书法创新",又没有太大的"书写创新"价值。

正由于缺乏实用性鉴定准绳,我们可以推导出一个令人吃惊的结论,"书法创新"是一个伪命题。

究其实,在人文领域,"创新"伪命题俯拾皆是:最好的诗歌已经被李杜写完了,最好的小说已经被曹雪芹写完了,最好的戏剧角色已经被梅兰芳演完了……对于艺术传统,我们需要的是原汁原味的传承与保护,而创新,则是针对影视、电子游戏、自媒体等时代新艺术发展而言的。

在科技时代,练书法有助于个人修身养性,达到这个目的就可以了。与其陷入在没有结果的"创新"精神消费泥潭中,还不如省省心,刷刷题,看看新闻,关心关心国家大事,更能达到精神消费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目的   坑蒙拐骗   准绳   草书   行书   大众   书法   法则   书法艺术   理性   理念   精神   价值   江湖   方式   时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