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与书法高度相融,让吴昌硕坐上了近现代中国画头把交椅

在近现代中国画发展史上,自八大山人以后,吴昌硕坐上了中国画头把交椅。

绘画与书法高度相融,让吴昌硕坐上了近现代中国画头把交椅

吴昌硕

吴昌硕在中晚年画了大量的花卉画,充分吸纳了中国书法技能,开创了绘画与书法高度相融的大写意花卉画新风格,被时人称之为后海派之盟主。

花卉既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又是知识分子最易赋情抒怀的,而且由花卉构成的物像可大可小,可繁可简,可艳丽可朴实,于是,花卉画就成了大多数画家入门中国画必修的功课。吴昌硕以开风气之先的大写意画法和绘画理念,吸引了后来如齐白石等众多名画家们的追慕,这就顺理成章了。

看下面这幅《玄珠》:

绘画与书法高度相融,让吴昌硕坐上了近现代中国画头把交椅

深得书法要领的绘画作品

画家将自己的绘画明确定位为"画气不画形",强调"直从书法演画法,绝艺未敢谈其余",在《辍耕录》中坦言,自己"所画葡萄,须梗、枝、叶皆草书法也。"

结合《玄珠》这幅画,可析出吴昌硕大写意画法的两个要领:

其一,胸中须有写意图像引导。

画家在作画之前,通过日常观察和笔墨研习,对自然界各种藤蔓下挂的写意形态,其实早就了然于胸了,以至于作画兴致来了,既不用谋篇布局,也无须讲究画得是何种藤蔓,只需要象写草书那般,任笔端如游龙般在纸上回旋疾转,连丝不断,最后再用重墨点缀出下垂效果,即可将胸中的藤蔓下挂意象呈现出来。

其二,充分发挥笔墨使用技能。

潘天寿评价吴昌硕的画这样说,"行草书方面,是用他的篆书、楷书相参而生,若枯藤、如斗蛇,一气相连,不能遏止;用它题写绘画上的款识极与画风相配合,而成绘画上的新风格。"

吴昌硕一生都在追求中国画诗书画印一体化的最高境界。且看他八十岁时的作画题跋:

绘画与书法高度相融,让吴昌硕坐上了近现代中国画头把交椅

八十老人写的字如此苍劲,书法功底了得

吴昌硕的书法充满了篆楷相参的金石气度,书写风骨与郑板桥相接,并与中国知识分子刚正不阿、洁身自好的品质一脉相承。如同中国所有大书法家一样,都是在具体的书法使用过程中被后人确立起来的,而非为书法创作而创作,因而没有任何矫揉造作之气,即便到了耄耋之年,仍可凭借功底挥洒自如。

一点联想

吴昌硕36岁开始学画,到了晚年大红大紫。一个很重要原因就在于,青少年时期打下了坚实的毛笔书写功底。

吴昌硕深得毛笔书写要旨,为吴昌硕开创大写意花卉画风格,奠定了基础。

当代许多学中国画的人,丢下中国画的毛笔书写训练,拾起西画的素描和色彩训练,长此以往,中国画如何坚持以形写神的写意笔墨,又如何坚持以书法来写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中国画   齐白石   书法   草书   画法   藤蔓   毛笔   笔墨   胸中   要领   写意   功底   中国   画家   花卉   交椅   高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