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富春:西方美学的建立

美学作为感性学就包括了非常丰富的意义。它既可以研究人的感觉自身,也可以研究人所感觉的事物,还可以更进一步地研究人的整个感性活动。随着人们对于感性的不同理解,美学的意义也发生了变化。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彭富春:西方美学的建立

■ 文| 彭富春

虽然中国的美学是从西方引进的,但西方美学的名字也并非自古有之,而是近代才开始产生。一般认为,鲍姆嘉通作为美学之父是美学学科的命名者。根据一般的理论,鲍姆嘉通认为人的心灵可以分为认识、意志和情感三个部分。在哲学的学科里面,研究认识的有逻辑学,研究意志的有伦理学。但研究情感或者感性认识的却没有任何一门学科。为此,他创立了研究情感和感性认识的哲学分支“感性学”,亦即“美学”。

鲍姆嘉通将美学定义为感性认识的科学。它包括了自由艺术的理论、低级认识的学说、用美的方式去思考的艺术和类推思想的艺术。[ 参见鲍姆嘉通:《美学》第一节,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 这种关于美学的定义虽然包括了美和艺术问题,但也包括了超出这些问题之外的一些问题。因此,它并不切中鲍姆嘉通之前和之后的美学史的事实。同时,作为美学的命名者,鲍姆嘉通也没有提出多少富有创造性的美学观点。

尽管如此,鲍姆嘉通将美学规定为感性学却为美学史的发展开辟了一条道路。它将引导人们思考:什么是这个感性?

首先,感性理解为人的感官和感觉。它区分于理性,逻辑和推理。当然,感觉自身可以作各种区分,其中就可以区分为快感和不快感。快感自身又可以分为肉体的和心灵的两种类型。作为美学的感觉主要是心灵的快感,并主要是对于美和艺术的感觉。

其次,感性理解为所感觉之物。一个感性的事物不同于超感性的事物。感性存在于时间和空间之中,具有形体和声音等特点,并诉诸人的视觉和听觉等。一些自然物和人工物都具有感性的特点。

第三,感性理解为人的感性活动。人生活在世界之中首先和大多表现为感性的事实。人是感性的人,世界是感性的世界,人存在于世界的活动也是感性的活动。人的日常生活、劳动生产、乃至各种交往都是如此。

根据上述分析,美学作为感性学就包括了非常丰富的意义。它既可以研究人的感觉自身,也可以研究人所感觉的事物,还可以更进一步地研究人的整个感性活动。随着人们对于感性的不同理解,美学的意义也发生了变化。

彭富春:西方美学的建立

本文作者系武汉大学哲学教授,著有系列学术专著“国学五书”(《论国学》、《论老子》、《论孔子》、《论慧能》、《论儒道禅》,均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与发行)。本文选自《美学原理》,标题为编者所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慧能   美学   美学史   感性认识   感性   快感   学科   事物   为人   哲学   意义   心灵   感觉   艺术   世界   彭富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