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富春:艺术的功能

一般所说的艺术的审美、认识和意志的功能是一体的,并且最后必须归于人的生活世界中欲望、工具和智慧的游戏。正是在这样的关联中,审美、认识和意志不仅相互作用,而且认识和道德能够在审美中实现自身。

彭富春:艺术的功能

■ 文| 彭富春

艺术的批判本性由何而来?这在于艺术作为审美活动其自身是自由的。自由是不自由的对立面。于是,艺术一方是从生活世界中获得自由,故它表现为解放;另一方面是自由走向生活世界,故它表现为创造。人们一般将此称为自由的两个方面,或者称为两种自由:否定的和肯定的。但这无非表明,艺术作为自由是自身与生活世界的边界的确立。不仅如此,它还始终从自身出发撞击着生活世界的边界并且超越它的边界,由此,它才可能否定或者肯定生活世界。在这样的意义上,艺术的自由在根本上是批判性的。

但艺术对于生活世界的批判性功能还必须获得更具体的规定。人们认为艺术对于生活世界的功能被分为三个方面:审美、认识和意志。这其实源于传统的形而上学对于人的理性及其相关领域的区分,从客观而言是真善美,从主观而言是知意情。如果艺术作为美的领域而同时具有审美、认识和意志的功能的话,那么这意味着它虽然只是人的精神的一个方面,却具有人的理性的一切功能。尽管如此,人们必须表明,艺术对于生活世界的功能是如何不同于科学的认识和道德的意志的。

毫无疑问,艺术的功能是审美性的。审美的功能一般被理解为娱乐性和形式性的,但它在根本上是感性和情感的。在这种经验中,美作为世界和人的本性向人显现,同时,人和世界也在不断被美化。与审美功能同时,艺术也有认识的功能。但所谓认识就是知道事物自身,也就是事物存在的真理。但艺术的认识不是对于自然的认识,而是对于生活世界的认识;不是理性的、逻辑的和抽象的,而是经验、直觉的和具体的。与认识功能一起,艺术还有意志的功能。它不仅相关于伦理的规则,而且也相关于道德的良心。但艺术关于规则和良心的表达不是一种对于它们自身的直接的宣教或说教,而是相反,它是关于欲望、工具和智慧游戏的表演。因此,艺术直接呈现的不是意志,而是情感。故它才能寓教于乐。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断言,一般所说的艺术的审美、认识和意志的功能是一体的,并且最后必须归于人的生活世界中欲望、工具和智慧的游戏。正是在这样的关联中,审美、认识和意志不仅相互作用,而且认识和道德能够在审美中实现自身。从审美和认识的关系来说,艺术是以美显真,它在作品之中揭示了人的生活世界的真理;从审美和意志的关系来说,艺术是以美引善,它陶冶人的性情并导向善良。因此,在艺术对于生活世界的诸种功能中,审美的功能是根本性的。#大道哲学#

彭富春:艺术的功能

本文作者系武汉大学哲学教授,著有系列学术专著“国学五书”(《论国学》、《论老子》、《论孔子》、《论慧能》、《论儒道禅》,均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与发行)。本文选自《美学原理》,标题为编者所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慧能   人民出版社   功能   艺术   相互作用   边界   国学   意志   理性   道德   欲望   智慧   自由   工具   世界   彭富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