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的角度说,为什么自己的工资是不能互相讨论的?

很老生常谈的一个问题,在企业中,个人薪酬,到底能不能告知别人?

很多人进入一家企业,在第一天办理入职手续或者在签订劳动合同的,大部分公司人事都会跟大家说:公司每个人的工资是保密的,同事之间不能互相讨论个人工资,也不能对外公布具体的个人工资所得。也就是说,对公司来说每个人的员工薪酬是绝对保密的,无论有没有在合同上签订保密协议,对于公司内员工的薪酬互相讨论这个行为,公司是绝对不赞同也不高兴员工这么做的,谁要是这么做的了,那肯定会采取相关措施的。

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私底下,很多员工还是会互相打听相同岗位或者不同岗位的人的工资是多少,打听肯定是偷偷的打听,不能让行政人事知道了,不过就算知道了,很多也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惹出大乱子就行,但是也有一些公司是很较真的。


从心理的角度说,为什么自己的工资是不能互相讨论的?

最近,一个网友因为晒工资单,就惹出了大麻烦,季某在汉海公司创办的大众点评网(南京)从事销售员工作,一天,在一款叫“友秘”的匿名社交软件上出现了她的工资单。她入职的公司在知道她晒了工资单后,认为她是泄露机密,就解除了双方的合同。但是季某觉得这个工资单不是她自己泄露的,于是将公司告上法院,索赔工资和赔偿金共16万余元。

最后,季某赢得了官司,获得赔偿,理由是:公司认定季某泄露工资单指数公司的推测,并没有实际上的证据能证明这个工资单是季某所为,而公司以这种理由来于季某接触了劳动合同,法院判定公司是违反劳动合同法的,所判决公司赔偿季某12万于元。

在这里不讨论晒员工晒工资单最后被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公司有没有违法的行为,在这里我们从心理的角度来说下,在公司内员工讨论工资、在外晒工资单,对自己和公司有没有好处?

对于公司来说内部员工私底下讨论个人工资是不易于公司管理的,其一,因为每个人的资历、能力等不同,在大的薪资框架下,公司定义新员工薪酬的时候是根据其员工的个人特性去定义的,那就是说有很大的可能,在同一个岗位,不同的人的工资的差别是非常大的。如果员工之间互通工资,那么就一定造成同事之间的互相攀比,互相吐槽,工资低对于工资高的心理上的不平衡,容易制造出大矛盾,试问大家都互相去攀比工资了,同一个岗位都做相同的事情却不同工资,那谁还会在工作上用心呢?


从心理的角度说,为什么自己的工资是不能互相讨论的?


其二是处于外部因素,因为员工的工资单能显示出缴纳的社保、福利待遇、税务等各种情况,那么外部人士就可以反推出其公司的运营成本情况,为了防止竞争对手的大规模渗入,公司就会要求员工对个人薪酬进行保密。

对于员工来说泄露个人工资单或者在公司内部互相讨论工资,这个虽然只是想知道其同事的工资或者其他部门同事的工资,了解同行业的工资标准以及对公司薪酬体系,对自己以后有利,亦或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但是总体来说,这种行为是弊大利来的。

每个人都应该知道,一个人去应聘其岗位,企业在大的薪酬框架下,每个人的工资是可以浮动的,包括预算和涨幅。所以,只要在这个薪酬框架下,HR和部门会根据应聘者的资历、能力、沟通水平等全方面的因素最后制定出他们认为适合你的工资,所以,每个人的工资在同一个岗位上都很有可能是不相同的,何况是不同部门之间的员工工资。

也就是说,应聘者能拿多少工资,完全是根据你的能力去拿的,企业认为你值多少钱就会给多少钱,如果你觉得你值多少钱,那就去提出要拿多少钱,双方达成一个合适的最佳值。

用不同的资历、背景、能力去比较工资标准,其实是一件很操蛋的事情,如果你的同事的工资比你低,你可能不会觉得有什么,但是如果你的工资比你同事低,你会不会觉得很郁闷呢?心理不平衡呢?你一定会想,凭什么相同的岗位为什么你的要低这么多?为什么他做事这么少为什么会比你工资高呢?


从心理的角度说,为什么自己的工资是不能互相讨论的?


可是有没有想过,这其实是你在入职的时候自己选择的,也是公司根据你的能力去制定的,互相认同的。如果每个人都对同公司的薪酬都清楚的话,势必会造成很多人的心理不平衡,也会造成你自己的心理不平衡,每个人都比较来比较去,更多的是消耗自己的心理能量而已,对于要加工资几乎没有什么帮助。想要加工资或者以后下一份工作获得更好的薪酬,唯一的一条路就是增加自身的能力,对自己的能力有个清晰的认知,在以后申请加薪或者在获得下一份工作的时候,跟企业有足够的谈判筹码,薪酬自然而然就高了。

就我个人而言,我不会主动打听别人的工资,同样别人向我打听工资的时候也会糊弄过去,不会向任何人透露,因为不同背景、资历、能力的人的工资,真的没办法一起比较的,要真的比较那也只是庸人自扰而已,还不如提升自身能力,为自己的加薪做好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工资   心理   工资单   私底下   应聘者   资历   不平衡   薪酬   框架   岗位   角度   同事   员工   能力   企业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