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刘茵、樊胜美不断绝与原生家庭联系,一直受父母的剥削


为何刘茵、樊胜美不断绝与原生家庭联系,一直受父母的剥削


《婆婆的镯子》中女主刘茵的家庭背景与樊胜美差不多,父母都像血吸鬼一样吸女儿的血,供养家里的男孩。樊胜美没有勇气去反抗家里,再不情愿也要帮哥哥,帮父母善后。刘茵却是好一些,敢去反抗家里,但也要为为家里善后。

很多人都在纳闷,刘茵既然敢去反抗家里,为何不狠心彻底断了与家里的联系,不再与吸血鬼家人为伍,不被剥削!做一个独立自主的人。


为何刘茵、樊胜美不断绝与原生家庭联系,一直受父母的剥削


可刘茵却从来没这么想过,只是想办法与吸她血的父母周旋,绞尽脑汁地维持自己的小家与公婆和娘家人的关系,看起来又累又让人不解。


为何刘茵、樊胜美不断绝与原生家庭联系,一直受父母的剥削


其实刘茵是想离开原生家庭的。正是因为如此他才会跑到上海工作,远离家人。找个宠爱自己的老公,甚至连彩礼都不想给家里,足见刘茵对父母有多厌恶,不光远离他们,还一直在防备他们。但至始至终,刘茵都没想过脱离原生家庭,这又是为什么呢?

直到看了宋小宝的小品《生二胎》才想透这个问题。

作为女人本来就是弱势群体,嫁人之后若是与公公婆婆在一起生活就更加弱势了。如果得宠,被老公护着,在公婆面前还不会太吃亏,在家里说不定还会有些话语权,类似妻凭夫贵。

可老公要是个妈宝男,要是性格懦弱,啥事都听父母的,作为儿媳妇在家里肯定一点地位都没有,更不用说话语权了。

为何刘茵、樊胜美不断绝与原生家庭联系,一直受父母的剥削


倒不是说女人在家说话就一定要有人听,但作为家里的女主人,连说话的权力都没有,那和家里的保姆有什么区别。

所以嫁人后娘家就是女儿最重要的后盾和支撑。

在婆婆家受了委屈,可以找娘家人来撑腰,让公婆一家人投鼠忌器,靠着娘家的支撑防止被欺负。

为何刘茵、樊胜美不断绝与原生家庭联系,一直受父母的剥削


在与公婆发生矛盾时还可以回娘家,有个容身落脚的地方,与婆家进行周旋,不至于无家可归,流落街头,连个缓冲的地方都没有。

若是娘家条件可以,给的嫁妆丰厚一些,也不会让女儿在婆家被人看不起,间接达到举案齐眉的和睦家庭生活。

哪怕娘家借不上力,还总拆台,至少还有个念想,关键的时候来个无差别攻击,闹上一闹,转移一下公婆的火力也行呀!

除此之外,家也是人的感情寄托地,人的避风港。

就算原生家庭再不好,再不开心,家也是人的根,从这里长大,家庭文化的基因刻在了骨子里,永远都去不掉。家没了,人真的就和浮萍一样,没了根,只能随波逐流。

刘茵作为现代女性,一个人在上海闯出名堂,还敢与婆家一家人开战,肯定也不是善茬,但她也没有斩断与原生家庭的联系,还在努力维系着与娘家的关系,也是想在心里有个寄托,不变成孤家寡人。

家再差再坏也是家,家若是没了,人就没了出处,只能四处漂泊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父母   投鼠忌器   家庭   举案齐眉   婆家   公婆   娘家   婆婆   寄托   家人   家里   说话   老公   女儿   关系   樊胜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