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父母是我们最深的牵绊|多些陪伴,少些遗憾

前段时间贾玲发微博:

筹备三年,电影《你好,李焕英》今日开机。难免有遗憾,总想如愿以偿,可以重来,何其有幸。 ​​

人到中年,父母是我们最深的牵绊|多些陪伴,少些遗憾

《你好,李焕英》是贾玲对母亲最深切的怀念

贾玲曾经拍过一个同名小品,穿越回母亲年轻的时代,与她对话,帮她圆梦。小品的最后贾玲跟母亲隔空对话,贾玲泪流满面,观众也哭成狗。

在贾玲发布的微博下面,评论也是出奇的一致,都是感叹当年对小品的感动,期待电影的上映。

爱之深,忆之切,子欲养而亲不待,或许是作为子女最大的遗憾。

贾玲曾说,母亲去世后,再没有一件事情让她真正开心起来。纵使作为一个喜剧演员,笑是常态,自己的成功不能与母亲分享,也是自己心里永远的痛。

不久前,胡歌也在自己生日当天的最后几分钟发出微博:

连续一周,总是梦见你 ,直到今天,我才明白,这不是日有所思,不知你来梦里见我,要翻过多少座山,趟过多少条河,如果很远,很辛苦,就别来了吧。我知道这个日子对你很重要,放心吧,我吃了蛋糕,吃了面,还收到了许多的祝福。回吧,我一切都好。回吧,我不会忘记,你在梦里的叮嘱。

人到中年,父母是我们最深的牵绊|多些陪伴,少些遗憾

胡歌勇敢和母亲告别,刺痛人心

字里行间满是对母亲的思念、不舍和疼痛。一句“回吧”勇敢的和母亲告别,也刺痛无数人的心。

人到中年,失去父母的痛,远远大于其他纷扰。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高亚麟曾在节目中说过一句话

父母是我们和死神之间的一堵墙,父母在,你看不到死神;父母一没,你直面死神。

人到中年,父母是我们最深的牵绊|多些陪伴,少些遗憾

父母是我们和死神之间的一堵墙

这就是生命的残酷,也是世间最无奈的告别。

01我不再是谁的小孩了

我先生的姥姥去世的时候,我搀扶着婆婆,她哭地撕心裂肺,我需要用很大的力气才能撑住她,鼻涕眼泪混合着流下。当我听到她那句,以后我就没有妈了,你走了,再也没人疼你的小女儿了。就再也忍不住哭地稀里哗啦。

姥姥在世的时候,婆婆频繁地骑着电动车去看她,买点姥姥喜欢吃的东西,唠唠家常。姥姥去世之后婆婆就很少回去了,虽然跟舅舅感情也一直很好,但没了牵挂后也只是在特定的日子里才去了。

姥姥走了之后,婆婆就失去了这个世上最疼她的人。

《请回答1988》里,德善的奶奶去世了,全家回去奔丧,院子里热闹非凡。德善的爸爸在说说笑笑,和客人热络地聊天,炫耀自己的孩子,姑姑们互相炫耀戒指。

德善抱怨爸爸铁石心肠,抱怨姑姑只知道攀比,也抱怨大人们不知道难过。

当夜深人静,大伯踏进院子喊了一声“东日啊”,还在笑着跟德善说话的爸爸站起来却挪不动步,兄弟俩抱头痛哭,发泄出失去妈妈的痛苦。两个姑姑也跑出来,兄妹四人抱在一起哭着,喊着。以后他们就是没妈的孩子了。

人到中年,父母是我们最深的牵绊|多些陪伴,少些遗憾

没了妈妈,从此就不再是谁的孩子了

原来大人们不是不痛,他们只是在忍,只是在忙着大人们的事,只是在用故作坚强来承担年龄的重担。

《成年孤儿》中,有这么几句话:

直到父母过世,我们才真正成年,那是生命中最深沉难解的痛,我不再是谁的小孩了。

那一声最后的再见,是我们陪着自己,真正迎向成年的开始。

02父母在,老家尚有牵挂

在村子里总是会看到一些中年人买一些点心、牛奶走在街上,熟人问她去干吗?她说“回家看看我那个老妈。”这是中年人的常态,人越长大越想家。

每到大型的节假日,青年人热衷于去旅游,大部分中年人却大都选择回老家。哪怕只是短短的几天,只是因为父母尚在,老家有牵挂。

过完节回家,车上塞的都是老父亲老母亲给的吃的喝的,那是只有父母才会给的爱。你念着父母,父母也念着你。有父母的地方才有家,没有了父母又何以为家?

慢慢的中年人再也不敢在睡觉的时候把手机调成静音或者关机,反而是把声音调到最大,放在离自己最近的地方。怕它半夜骤响,更怕错过半夜的电话。只因为自己尚有父母,怕他们有什么不舒服找自己时联系不上,自己没办法第一时间赶到身旁。

人到中年,父母是我们最深的牵绊|多些陪伴,少些遗憾

父母是在外儿女最深的牵挂

朋友老刘在半夜十一点的时候接到爸爸的电话,称自己心脏不舒服。老刘急忙起身穿衣,给家里的朋友打电话赶到家里探望,尽管朋友说已经找了村里的医生检查,并无大碍。

老刘还是不放心,驱车300公里连夜往回赶,好在见到父亲的时候并无大碍,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天亮时,拉上父亲去医院做了体检。

半夜枕边的电话就是中年人最重的牵挂,电话的那头有老爸,有老妈。不能陪在身边的时候只希望第一时间的需求自己可以瞬间知晓。父母在,才有家。父母去,无家可回。

03多些陪伴,少些遗憾

去年柳岩发微博说,自己的父亲走的平静无憾。

她曾经带着父亲录了一档综艺节目,她给父母办了一场红宝石婚礼,一个月后父亲的身体出现了意外。带着父亲去北京接受最好的治疗,那半年没有工作,每天都在医院陪伴父亲,抢着去见爸爸的最后时光。

最后一刻才发现,陪在爸爸身边的时间太少了,为他做的太少了。

人到中年,父母是我们最深的牵绊|多些陪伴,少些遗憾

多些陪伴,少些遗憾

后来柳岩带着自己的姑姑还有父亲的朋友去了父亲去过的地方,去他去过的沙滩,去他爱吃的餐馆,经历了一场怀念父亲的过程。

消失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柳岩在怀念爸爸的同时为自己疗伤,从此再也没有了父亲的柳岩,只能遗憾陪伴父亲的时间太短。

子欲养而亲不待,子欲陪而亲不在。时间从来不等人,不要回过头只剩遗憾。

写在最后:

小时候也许我们都曾给父母许过豪言壮语,带他们环游世界,给他们富贵荣华。可是长大后发现父母要的并不多,只希望子女平安,有时间多陪陪他们。

父母一天天老去,我们却一年更比一年忙。

如果暂时不能兑现小时候许下的诺言,就靠近他们多些陪伴。也许若干年后,你才觉得不那么遗憾。

当亲还在,子欲养时,就赶到他们身边,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遗憾   父母   人到中年   姑姑   中年人   姥姥   婆婆   死神   小品   半夜   父亲   爸爸   母亲   时间   电话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