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选择题》:戚薇聊“丧偶式”育儿,不要低估现在女性的能力

前两天观看了最新一期的《人生选择题》,戚薇在面对“长期深陷丧偶式育儿”的这个经历时,她选择接受。她相信,她可以用自己的自信、健康、智商、勇气和抗压能力解决这个难题,好好的教育孩子。

她也提到,不要低估现在女性的能力,她们完全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地方的“丧偶式”育儿都是被动出现的,是生活所迫造成的这一结果,相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丧偶式”育儿已经是最好的结果。

《人生选择题》:戚薇聊“丧偶式”育儿,不要低估现在女性的能力

“丧偶式”育儿是个艰难的命题,往往也是被逼无奈的选择

今天我们要讨论的不是父亲在家却不陪不管孩子,我们要讨论的是那些被动成为“丧偶式”育儿的情况,因为现实原因不得不面对独自带娃的情况。

孩子的成长怕家长缺席,但更怕家长错误引导

目前正在影院热映的电影《误杀》里,可以说素察的死亡就是父爱缺失、母爱泛滥造成的。对他来说,他经历的不仅仅是“丧偶式”育儿,更是在母亲的溺爱和父亲的打骂这两种极端教育的夹缝中成长。很不幸,无论是溺爱还是棍棒教育都是错误的示范。

素察的母亲拉韫是一名警察局长,整日忙于侦破案件,对素察的亏欠让她无底线地溺爱他,他想要的她都给,他犯了错误、她去摆平,天塌下来有妈妈兜着,从此养成了他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素察的父亲都彭是一位政府官员,忙于竞选市长,对素察的管教向来不是打就是骂,不问事情缘由,不管打骂后果。

《人生选择题》:戚薇聊“丧偶式”育儿,不要低估现在女性的能力

《误杀》里,拉韫和都彭对素察用了错误的教育方式

如果,在素察第一次犯错的时候,拉韫批评教育他,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如果,都彭面对素察时,多一点耐心,不那么暴躁,那么后来的悲剧是不是就不会发生?

拉韫和都彭,在事业上都是成功人士,他们自信、有智商、有勇气,更有抗压能力,单拎出任何一个来都是社会精英,可为什么他们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究其原因是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根本没放在心上,更不懂得怎么跟孩子沟通。

他们更多的是让孩子看到了他们手中的权利、他们所有的社会低位、以及他们拥有的钱财。所以,当素察想知道平平家地址的时候,只要动用一下妈妈局长的身份就轻易获得;当素察差点戳瞎了别人眼睛要被学校开除的时候,都彭利用人脉帮他留在了学校,拉韫用10万块钱获得了对方的谅解。

素察,在这种钱、权的保护下,更加肆意妄为。最终被别人误杀,丢了性命。正是由于他父母的错误引导,才酿成了大祸。

我们来看一下拉温和都彭在对素察的教育上都做了什么?拉韫对素察是无底线的溺爱,在我看来更像是一种补偿式溺爱,拉韫一直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陪伴儿子,所以,她把时间上的亏欠全部转化为物质上的补偿。我们再来看一下,拉韫是怎么对待素察的:①有求必应;②从不责骂;③大包大揽。正是拉韫这种无底线的溺爱,造成了素察不知悔改、无法无天的性格。

《人生选择题》:戚薇聊“丧偶式”育儿,不要低估现在女性的能力

两个社会精英,却没办法教育好孩子

那么,都彭呢,他做了什么?他在素察的成长中做足了两件事,打和骂。他对素察的教育其实就是棍棒教育,素察犯了错误,都彭对他非打即骂。不仅不能让素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增加了他的逆反心理,甚至成为了校园霸凌施暴者。

如果说“丧偶式育儿”是一种对孩子成长非常不好的教育,那么“溺爱+棍棒”教育对孩子来说更是一场“自杀式”教育。

作为家长,一定要给孩子作出良好的示范,给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知对错、担责任,不要等到酿成大错,到时候再后悔也来不及了。

如果你的婚姻就是要经历“丧偶式”育儿,那么面对它,更要相信自己,一个人也可以教育好孩子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什么叫“丧偶式”育儿:

一个精准狠毒的新词,意指家庭教育中一方(多指父亲)的缺失。比如父母中的一方长期外出,或者父母均在子女身边,但是缺少其中一方的情感支持(如早出晚归、子女很难见面、无语言交流等)。


《人生选择题》:戚薇聊“丧偶式”育儿,不要低估现在女性的能力

“丧偶式”育儿的现状

我们要知道并不是所有的家庭都有良好的经济基础,也不是所有的父母都可以陪伴孩子成长,就比如生长在农村的我们。

我到现在都记得,在我小的时候,村里绝大部分男人都外出打工,每年秋收的时候还有过年的时候才会回来。在他们离家的时候,家里种地、孩子教育通通都是女人在承担,这就是现实的无奈。

几亩地的收成并不能换取多少钱,要想养家糊口就必须外出打工,可是家里的地要种,孩子要上学,老人要照顾,只能女人留下照顾家人(我们那儿很少有留守儿童,大多是女人留下陪伴孩子)。

《人生选择题》:戚薇聊“丧偶式”育儿,不要低估现在女性的能力

“丧偶式”育儿是错误的育儿方式

这就是被逼无奈的“丧偶式”育儿,没什么可抱怨的,也没什么不能承担的。虽然说教育孩子是两个人的事儿,但是我们终要向生活低头。男人负责赚钱养家,女人负责教育孩子操持家,这就是我小时候我们村子的现状。

从我们那个年代的小朋友成长来看,似乎我们都还长得不错,知感恩,明是非。可能有人说,那个时候都是这么过来的,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孩子的教育父母就是不能缺席,不然对孩子身心健康不好。可是,真的是这样吗?

我跟一个朋友聊天,她老家在重庆,他们那儿都是山,他们老家绝大多数父母把孩子留在家里,外出打工。大山里没有什么赚钱的机会,面对上有老下有小的情况,不外出打工,他们怎么活下去?他们那里有很多留守儿童,不仅没有爸爸的陪伴,也没有妈妈的陪伴,更有甚者早早辍学回家。这就是底层人民的难。

《人生选择题》:戚薇聊“丧偶式”育儿,不要低估现在女性的能力

如果必须面对“丧偶式”育儿,不如就勇敢一点吧

相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丧偶式”育儿虽然缺少父亲的陪伴,但至少有钱花、有学上、有妈妈陪。那么在面对“丧偶式”育儿时,妈妈们要怎么做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陪伴他们成长呢?

①告诉孩子爸爸挣钱养家的辛苦,让他明白,爸爸暂时缺席他的成长是为了完成养家的责任,爸爸也爱他,只是为了挣钱不得不外出打工挣钱,让他懂感恩;

②给孩子树立榜样,此时教育孩子甚至于辅导孩子功课的责任只能落到你身上,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你可以在一旁看看书,同他一起学习,让他知上进;

③如果孩子犯了错误,一定要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千万不要自己出面给他摆平,让他明白自己身上的责任;

④如果孩子不开心了,要及时给孩子进行心理疏导,不要让他自己陷在负面情绪里,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也没有什么事情是解决不了的,让他懂如何从负面情绪中抽离;

⑤鼓励孩子交朋友,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就要面对和别人打交道的现实,他在交朋友的过程中也就学到了该如何跟别人相处。也要教他如何辨别真假朋友,让他找到和自己志趣相投的好友。

《人生选择题》:戚薇聊“丧偶式”育儿,不要低估现在女性的能力

道理谁都懂,可现实让你不得不低头

如果真的必须面对“丧偶式育儿”,那么就勇敢的扛起这份责任吧,两个人为了家庭共同努力,总有一天,这些沟沟坎坎都会过去,更好的日子也会来临。

写在最后:

世上做父母的,有谁不想陪着自己的孩子成长,看着他们一点点进步,陪着他们一点点探索世界呢?可是作为成年人,尤其是上有老下有小的男人,他们除了抚养孩子,还要赡养父母。没钱行吗?

都说钱不是万能的,可没钱是万万不能的,孩子上学要钱,父母一天天老去,也要准备应急的钱。如果男人不外出打工,一家子要怎么过呢?虽然说现在机遇多,挣钱的机会也多,可是对于那些处于社会底层,甚至于没怎么读过书的人来说,他们的机遇又在哪儿呢?

有人说,可以夫妻俩带着孩子一起外出打工,可是这样的话一家子在外边的城市要租房,这是一笔开支;孩子上下学需要接送,谁去做呢?妈妈吗?那这样的话女方就没办法工作,那么靠一个男人支撑着一个家庭,该有多难?如果男人自己外出打工,就可以住宿舍,每个月的工资可以攒下来。妻子和孩子留在家乡,开支也会减少。

希望有一天,所有的父母都可以陪伴自己的孩子慢慢长大,只是在这一天到来之前,无论是外出打工的人,还是留在家里照顾孩子的人,都可以为了这个家互相体谅,共同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好孩子   棍棒   溺爱   选择题   教育孩子   家里   父亲   爸爸   父母   现实   错误   能力   妈妈   儿童   孩子   女性   男人   人生   责任   戚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