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爱不是爱,是伤害|《误杀》:浅析杀死素察的元凶是谁

近日,电影《误杀》以黑马的姿态在同期上映中的影片中脱颖而出。观看完影片后,我不禁想起了前段时间的校园霸凌电影《少年的你》。同样是有钱人家的孩子在得不到家庭温暖的情况下,欺负普通百姓家的孩子,最终的结局都是施暴者死亡。

结局令人唏嘘,却也令我们反思,什么是爱孩子?什么是对孩子好?怎样才能保护孩子?我们在探寻答案的时候,也要反思一下自己,给孩子的究竟是爱还是伤害。

溺爱不是爱,是伤害|《误杀》:浅析杀死素察的元凶是谁

用暴力管教儿子的父亲

影片中,素察作为一个官二代,被妈妈宠着,被爸爸嫌弃着,于是在家门之外横行霸道,寻找自己的存在。

一、太满的母爱与太缺的父爱造成了素察叛逆的性格

影片中,我们看到素察经常惹是生非,一次,他打架差点弄瞎别人的眼睛,他的妈妈拉韫是怎么做的呢?没有半句训斥,直接拿10万元让手下去摆平这件事。他的爸爸都彭又是怎么做的呢?一个耳光上去,说如果不是他的面子,学校已经把素察开除了。那素察呢?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吗?没有,他只是开着车扬长而去。

溺爱不是爱,是伤害|《误杀》:浅析杀死素察的元凶是谁

忙于自己事业的都彭

后来通过拉韫和都彭的谈话,我们知道拉韫太过溺爱素察,无论他犯了什么错,拉韫都跟在后边给他擦屁股,帮他善后,不批评不指责。他只是个孩子,便成了他不断犯错的理由。

而都彭呢?他一直忙于自己的事业,根本无暇顾及素察,一旦素察犯了什么错,他拉过素察就是一顿棍棒教育。打和骂便是都彭和素察之间的相处方式。

夹杂在溺爱和无视中的素察变成了一个混世魔王,没有什么真的能让他害怕,也没有什么能让他觉得自己做错了。

溺爱不是爱,是伤害|《误杀》:浅析杀死素察的元凶是谁

威胁平平的素察

在《少年的你》中,魏莱因为高考没发挥好,她的爸爸就半年没理过她,妈妈呢?虽然爱她,但是更在乎爸爸的感受,于是魏莱在复读的时候,一边害怕再次考不好,一边想得到爸爸妈妈更多的关爱。魏莱在家庭缺失的爱中成为了校园霸凌的施暴者。

魏莱和素察,都是有钱人家得不到真正关爱的孩子,他们都在一条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直到没了回头路。这是家庭教育的失败,更是对社会的警醒。

二、素察没有是非观念,更是从来没有认识到过自己的错误

素察作为警察局长的儿子,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官二代,更何况他还有一个竞选市长的父亲。所以刚满16岁的素察就已经有了自己的车,所以作为中学生的素察成为了校园霸凌中的施暴者。

溺爱不是爱,是伤害|《误杀》:浅析杀死素察的元凶是谁

争夺手机的阿玉和素察

他小小年纪就打架斗殴,他不仅对平平进行迷奸,事后更是拿着他拍摄的视频威胁平平要再次发生关系。感到害怕的平平将此事告诉了妈妈。当素察到了平平家的仓库时他不仅不害怕,还对着阿玉脱口而出“那你替她啊”。听完这句话,我打了个寒颤,一个16岁的孩子,面对一个和自己妈妈年纪一样的女人,不仅不尊重还出言冒犯,这真的是个恶魔。

那么,素察的嚣张跋扈来自哪里呢?来自他背后的警察局长妈妈。当素察犯一次错,妈妈替他摆平,犯两次错,妈妈替他摆平,犯三次错妈妈再次替他摆平时,他便不再惧怕任何事情了。怕什么呢?有妈妈在呢。

溺爱不是爱,是伤害|《误杀》:浅析杀死素察的元凶是谁

警察局长拉韫

如果在素察犯错误时,拉韫不袒护他,而是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该道歉道歉,该惩罚惩罚,那么影片中的悲剧很可能不会出现。过早的让他知道了权利和金钱的好处,反而对他没好处。

三、孩子要爱、要疼,但是更要让他明是非、知对错

无论是电影中还是我们的周围,都有太多因为溺爱孩子而产生的悲剧了。那么,究竟怎样才是对孩子好,怎样才是真正的爱孩子呢?

首先,对孩子要关心和爱护,但是不能无条件满足孩子的要求。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不断地向父母索取爱和关心,同时他们也会一次次试探父母的底线,如果无条件地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就会造成他们稍有不满就闹腾的局面。所以,孩子的合理需求可以满足,过分要求要拒绝,并让他们知道拒绝的原因。

其次,打骂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知错才能杜绝问题的再次发生。很多时候,孩子犯了错,正在气头上的父母拉过孩子就是一顿暴揍。那么打骂真的能让孩子知道自己的错误吗?也许可以,但更多的时候,会让孩子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就像被打的素察扭头跑出去一样。所以,当孩子犯了错,让他们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后,从心里认识到错误才有可能改正错误,一味打骂并不是最好的方式。

溺爱不是爱,是伤害|《误杀》:浅析杀死素察的元凶是谁

失去了孩子的父母只剩下悲痛

再次,要让孩子为自己犯的错负起责任,父母不要大包大揽。当孩子犯了错时,除了要让他们知道自己的错误外,还要让他们扛起自己需要负的责任。比如,素察差一点戳瞎了别人的眼睛,就要让他知道这件事情的严重性,并亲自去给同学道歉。拉韫用钱摆平后,素察对自己犯的错完全没有概念,那么,他只会变本加厉地继续犯错。所以,责任是孩子必须从小就要知道的东西,如果小的时候不能对自己犯的错负责,那么长大后他们更不知道什么是责任。

写在最后:

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吃过的苦都不想自己的孩子再吃一遍。所以,当家里条件还不错的时候,就有越来越多的家长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需求,溺爱就此产生。

可是,这不是爱孩子,一味地纵容只会害了他们。如果真的爱他们,就给他们适当的爱吧,让他们知对错、明是非,能面对自己犯下的错误,也能扛起自己该负的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溺爱   元凶   严重性   对错   是非   局长   害怕   爸爸   父母   警察   错误   需求   妈妈   孩子   责任   校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