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婚姻,需要少一点计较,多一点包容。

父母亲经常拌嘴,一日要拌好几回。经常看他们刚吵完,又吵上了。

有一句经典的话,是说夫妻的,叫做床头吵架床尾和,好像不吵架就不是夫妻似的。更有甚者,大吵大闹。

当然这还是好的。世界上有更多失败的婚姻,大多是以离婚为结局。有些结婚没几年就离婚,有些模范夫妻,生活了几十年,可突然之间就离婚了。

不过这世界上也有一些夫妻一辈子相守白头,相敬如宾。如沈从文与张兆和,钱钟书与杨绛。

钱钟书与杨绛这对才子佳人,相识于一见倾心,相爱于柴米油盐,用六十多年的相知相守诠释了爱的真谛,他们向世人宣告一生一世的爱恋并不遥远,他们爱的从容,爱得真切。

1932年,杨钱钟书在清华大学的校园里初识了杨绛。钱钟书一见杨绛,就停不下爱的脚步,为杨绛做了一首诗:“颉眼容光忆见初,蔷薇新瓣浸醍醐。不知腼洗儿时面,曾取红花和雪无。”

初次见面,两人的对话更有意思。钱钟书说:“我没有订婚。”

杨绛说:“我也没有男朋友。”

1935年,钱钟书和杨绛成婚,不久一同出国留学,其间,两人爱情的结晶——女儿钱瑗降临。抗战爆发后,两人选择回国,辗转任教北大、清华等高校,同时从事文学研究。

钱钟书先生虽然是个才子,可有些时候生活不能自理,全仰仗着杨绛对他的包容。

杨绛生孩子住院,钱钟书常常苦着脸来汇报“我做坏事了”。他有时打翻墨水瓶,有时候砸了台灯,有时候不小心拔下了门轴上的门球,杨绛只好说:“不要紧,我会修。”

杨绛之前也是个大家闺秀,可嫁到钱家后,几乎成了钱钟书的保姆。但她从来没有怨言。

“我了解钱钟书的价值,我愿为他研究著述志业的成功,为充分发挥他的潜力、创造力而牺牲自己。这种爱不是盲目的,是理解,理解愈深,感情愈好。相互理解,才有自觉的相互支持。”

正是这种爱与包容,使杨绛与钱钟书相爱相守了一生。

沈从文与张兆和的相识,也属于灵犀一动。有人说,缘分是天注定。也许,在我们回头的刹那,早已经有人在那里等待。

1928年,沈从文在徐志摩的引荐下,被胡适聘为教师。而张兆和,早已经在台下伫立许久。

沈从文看到张兆和,便开始疯狂的追求。

“你的眼睛还没掉转来望我,只起了一个势,我早惊乱得同一只听到弹弓弦子响中的小雀了。”

张兆和被沈从文追得厌烦,于是到胡适那里去哭诉,胡适不仅没有制止,还好意劝张兆和。

后来,张兆和终于心动,答应了沈从文。两人于1933年在北京中央公园成婚。

爱,既是如此浓烈,又是如此清新。

“我这一辈子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年龄的人。”

“爱你就像爱生命。”王小波对李银河如是说。

“我是个俗气至顶的人,见山是山,见海是海,见花便是花。唯独见了你,云海开始翻涌,江潮开始澎湃,昆虫的小触须挠着全世界的痒。你无需开口,我和天地万物便通通奔向你。”

“你要是愿意,我就永远爱你。你要是不愿意,我就永远相思。”

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再怎么轰轰烈烈相爱的人,一旦走入婚姻的殿堂,就会被柴米油盐打磨得失去耐心,最后失去对彼此的温度。可婚姻恰恰是见证了爱情的不朽。不经历风风雨雨,不经历坎坎坷坷,又怎么见证对彼此的爱?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不爱,只是放不下自我,以棱角相互触碰,最后碰得头破血流。

如果,我们把棱角磨光,以宽容之心容纳另一半,处处为他着想,婚姻难道还能走不下去吗?爱情难道不能永恒吗?很多时候,我们以自己的不够优秀,作为指责他人的借口。

理想的婚姻,请记得,少计较,多包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弦子   胡适   墨水瓶   醍醐   婚姻   门球   触须   清华大学   柴米油盐   棱角   见证   相识   夫妻   理想   地方   爱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