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使用干扰素前 必须先了解干扰素的5个不良反应

  现有的干扰素分为普通及Peg(即长效)两种,Peg干扰素疗效优于普通干扰素,应该尽量选择。

  干扰素治疗方案必须强调个体化,结合患者的年龄、性别、肝脏炎症程度、乙肝病毒基因型和病毒水平,治疗过程中的病毒下降程度等确定剂量和疗程。

 那如何对待干扰素的不良反应?

  1、治疗初期,最常见的是流感样症候群如发热、寒战、头痛、肌肉酸痛和乏力等,服用解热镇痛药,即可减轻症状。

  2、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主要发生在开始治疗1~3个月以后,前者可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后者可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0.75×109/L,血小板<30×109/L时,则应停药。

  3、精神异常主要为抑郁、妄想症、重度焦虑等。用药前应评估患者的精神状况,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 抗抑郁药可缓解此类不良反应,但对症状严重者,应及时停用。有精神分裂症病史或有血缘关系的家族成员中有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禁用干扰素。

  4、诱发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皮疹、甲状腺疾病、糖尿病、关节炎和红斑狼疮样综合征等,严重者应停药。

  5、其他少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肾脏损害、心血管并发症、视网膜病变、听力下降和间质性肺炎等,必要时应停药。

在使用干扰素前 必须先了解干扰素的5个不良反应

 通过哪些指标可以预测干扰素的疗效?

  我们主要通过HBV DNA定量水平的变化和HBeAg、尤其是HBsAg的定量水平变化预测干扰素的疗效,治疗中的检测时间点可分别为干扰素治疗后的第4、1 2、24、36、48周。

  1、治疗前因素:

  HBeAg阳性慢性乙肝,抗-HBe血清学转换的预测因素为病毒载量低(HBVDNA<2x108 IU/ml),血清ALT水平高(>2—5倍正常值上限),HBV基因型和肝活检显示活动性评分高。HBeAg阴性慢性乙肝,还没有强有力的治疗前病毒学应答的预测因素。

  2、治疗期间:

  HBeAg阳性慢性乙肝,在12周时HBV DNA下降至<20000 IU/ml,有50%的机会出现抗-HBe血清学转换。

  12周时HBsAg水平下降低于1500 IU/ml是出现抗-HBe血清学转换强有力的预测因素,而在1 2周时HBsAg水平>20 000 IU/ml或没有下降,则随后出现抗-HBe血清学转换的机率非常低。在24周时HBeAg水平也可预测抗-HBe血清学转换。

  HBeAg阴性慢性乙肝,在12周时HBV DNA下降至< 20000 IU/ml,据报道有50%的机会出现持续的治疗后应答。在欧洲D基因型的HBeAg阴性患者,HBsAg无下降同时HBV DNA下降幅度<2 lg IU/ml是无应答的预测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干扰素   血清学   粒细胞   精神分裂症   阴性   阳性   定量   乙肝   因子   疗效   患者   因素   水平   病毒   基因型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