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只能吃西药??中医治糖尿病也能有所奇效


糖尿病只能吃西药??中医治糖尿病也能有所奇效


糖尿病已是国人十大死因中的前五名,且人数逐渐攀升,每年患病人数都在增加。糖尿病是“慢”性病,当身体长期处在高血糖的状态下,容易提高包含心血管疾病、肾病变、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的风险,严重危害自身健康。

许多糖尿病病友,不希望长期服用西药,而想改以中医的方式进行治疗。中医师表示,整体而言,现代中医确实能够对症下药,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并改善相关的症状。

中医也能治糖尿病!现代技术辅助让治疗更全面

中医师陈潮宗表示,现代中医透过云端病例及实证医学的角度,诊断病人症状,搭配适当处方,就能改善病症。

糖尿病的表现在于血中糖份浓度过高,其关键在于身体血糖对于胰岛素的敏感与调控。撇除第一型的糖尿病为基因遗传无法处里外,但大部分人都是后天代谢失常的第二型糖尿病。

糖尿病只能吃西药??中医治糖尿病也能有所奇效


陈潮宗,说很多人就算血糖控制良好,仍会有口干、口渴、疲乏无力、体弱多汗等不适,可透过中药调理改善症状。另外,如果糖友并发肾病、眼疾及神经病变等,也可透过中医艾灸、耳穴治疗和头皮针等方式改善并发症持续恶化。

“临床上,如人参、山药、黄耆、茯苓、麦冬、生地、熟地、天花粉、石膏、知母等,都是常拿来治疗糖尿病的中药,”陈潮宗表示,糖尿病病友应寻求合格中医师,依据个人症状与体质对症下药。

他指出,糖友如果想要透过中西医共同治疗,或是用中药取代西药,一定要记得告知医师,切勿自行停药。因为中西药可能会发生交互作用,影响疾病控制效果。

中医辨证 糖尿病四大病程

童综合医院中医科医师陈建雄指出,中医观点认为,第二型糖尿病病程包括“郁、热、虚、损”。

在初期症状“郁、热”,患者常表现出“上火”状,出现口渴多饮、小便频数、食欲亢进、容易饥饿、烦躁、便秘、怕热、多汗、焦躁、失眠、头胀、头晕、反复阴道炎、尿道炎、皮肤炎等众多不典型症状。

在初期阶段,身体机能处在过度亢奋状态,使胰岛细胞过度分泌的。长期下来,会使胰岛细胞逐渐疲乏,甚至衰竭,最终走向无法分泌足够的胰岛素,而必须依靠注射胰岛素治疗。

陈建雄进一步说明,所以早期治疗的重点方向是“清热泻火”,截断身体机能过度亢奋的状态,让胰脏适度休息,延长胰岛细胞的“使用年限”。

中医师周宗翰则提到,中医治疗糖尿病着重“解决血糖于身体再吸收利用”,依照每个人的症状,透过食疗、药物及其他方式,调理脾胃,使消化系统恢复正常,让存在血液中过多的葡萄糖得以被人体再吸收利用,达到降血糖目的。

中医“清热养阴”治糖尿病会不会太寒冷伤身体?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仁爱院区中医科主治医师谢旭东表示,糖尿病在中医属于“消瘅”、“消渴”的范畴,分上消、中消、下消。上消是喝多,中消是吃多,下消是尿多,与生活嗜酒,饮食好油腻、喜甜食,或精神过度紧张相关,病证多为“阴虚内热”,治疗上以“清热养阴”为主。

对此,陈建雄补充说明,现代社会多都处在一种盲目进补和过度食疗的氛围,往往觉得药开得“太寒冷”会伤身体,这是不太正确的观念。中医的治疗都要以体质作为依据,体质属热,清热药对他来说就是补药。

“病人体质往往错综复杂,要依照体质给予不同剂量的清热泻火和顾护正气的药物互相搭配,达到治病而不伤身,最终缓解病患的不适,也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陈建雄指出。

糖尿病只能吃西药??中医治糖尿病也能有所奇效


糖尿病日常保养三关键 避免并发症问题

谢旭东指出,糖尿病常伴随许多症状,典型症状有吃多、喝多、尿多、视物模糊、口干、疲倦、头晕,或伤口恢复慢、皮肤搔痒等,若持续不治疗,未来可能会失明、心肌梗塞、中风、截肢或洗肾等严重并发症。

他建议,控制血糖注意事项如下:

一、饮食上:高纤、低糖、低脂食物为主,各种油炸类的食物应少吃或不吃,其他如爆米花、坚果、韭菜、辣椒、大蒜等属于助热伤阴的食材也要少吃,此外,少酒、戒烟也有助于血糖的控制。

二、穴位保健:按摩脚上的阴陵泉穴、太溪穴,左右边轮流按各五分钟,不只降血糖也能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三、日常茶饮:一个礼拜喝二至三次,若同时服用西药,可间隔两小时后饮用。

山药止渴茶

材料:天花粉 9g、山药 9g、枸杞 2g

作法:天花粉、山药、枸杞放入茶包,加热水至 500ml,闷煮五分钟后即可饮用。

功效:改善糖尿病口渴、疲倦、视力模糊,适用于一般糖尿病初期的人,容易便秘者则不建议服用。

糖尿病是坏习惯造成的 生活调整更重要

赖睿昕表示,糖尿病可说是一种“坏习惯”造成的疾病,除了透过中医调理,做出日常改变也是必须的。她建议,透过以下三个方向做调整,不仅能逆转疾病初期,更能养成健康生活模式。

改变饮食习惯:许多人对健康饮食没什么概念,常吃泡面、面包、油炸类、加工食品等,却忽略蔬果的重要性。糖尿病的发生与精致糖类摄取过多,以及肥胖所造成代谢症候群等有关,唯有吃对食物、减少血糖波动,才能远离糖尿病威胁。

养成运动习惯:研究指出,经常运动和有氧运动,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和血糖控制。但如果因为体重过重,可能连走路都很疲惫,或是因为身体沉重,运动容易伤膝盖,不妨从散步、快走开始,一点一滴的养成运动习惯;或寻求医生帮助,开立个人运动处方签,决定运动强度,并持之以恒才有效。

调节身心灵状态:因为肥胖导致自卑,产生社交困难,甚至出现忧郁症状。如果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下,缺乏家人支持及陪伴,可能会让状况更严峻,不自觉暴饮暴食,恐怕又进入一个恶性循环,这时适当舒压及良好睡眠也很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西药   糖尿病   天花粉   胰岛   中医师   胰岛素   山药   奇效   并发症   口渴   血糖   体质   初期   症状   中医   身体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