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做到以下几点,避免“吃”出感染

俗话说病从口入,从很早以前人们就开始注意饮食卫生。致病菌闯进人体正是钻了人们进食的空子,除了我们熟悉的沙门氏菌,人体肠道传播疾病的微生物还有许多种。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几种致病菌都是怎么回事?在生活中如何尽量避免致病菌威胁我们的健康?

生活中做到以下几点,避免“吃”出感染

警惕生活中常见的“致病菌”!

一、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是一种常引起食源性疾病的细菌,是造成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之一。常寄居在人和动物体内,最容易污染肉、蛋、奶及其制品。因沙门氏菌不分解蛋白质,食物被它污染后,表面看起来是没有特殊变化的,因此特别不容易察觉。

夏秋两季是沙门氏菌最活跃的季节,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沙门菌感染引起的最常见的疾病,症状是呕吐、腹泻、腹痛与发烧等;沙门菌的特殊的类型,如伤寒沙门菌及副伤寒甲乙丙杆菌可引起伤寒及副伤寒;严重的会出现脱水、休克,甚至引发败血症

生活中做到以下几点,避免“吃”出感染

二、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大量存在于人体和哺乳动物的肠道内,伴随着我们度过一生,大多数大肠杆菌无害,但有一部分能引起人类腹泻,这些大肠杆菌被称为致泻性大肠杆菌。致泻性大肠杆菌常污染肉蛋奶及其制品、水果、饮料和冷荤凉菜等。

如果感染危害较大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常有突发性的腹部痉挛,病情严重者甚至会死亡。

三、单增李斯特氏菌

李斯特菌共有10种兄弟菌株,其中只有1种是致病性的,叫单核球增多性李斯特菌或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简称单增李斯特菌。它常污染肉、奶及其制品、水产品等,在生肉和即食食品中污染率最高。

单增李斯特氏菌的生命力顽强,在冰箱冷藏室仍可以生长繁殖。它一般会导致肠道感染,病人会出现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

四、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它广泛分布于空气、土壤、水、以及人的咽喉鼻、皮肤和头发等地方。常污染蛋白质或淀粉含量丰富的食品,如奶和奶制品、肉和肉制品、糕点等。

如果它们接触到破损的皮肤,会引发感染,导致皮肤炎、毛囊炎等;金葡菌本身的杀伤力有限,但如果在食物中大量繁殖,就可产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它耐热性很强,人吃了含有金葡菌肠毒素的食物后,会出现恶心、剧烈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

生活中做到以下几点,

避免“吃”出感染~

1.保持清洁

时刻保持双手干净,准备食材前以及制作食物期间都要洗手,制作过程中用到的餐具等也都要做好清洗和消毒。

生活中做到以下几点,避免“吃”出感染

2.保证食品安全

尽量到正规超市购买所需食材,选择新鲜安全、品质卫生有保障的食品。真空包装物品注意看保质期,不吃过保质期的食物。

3.生熟食材分开处理

至少要准备两套砧板,分开处理生熟食品,避免交叉污染。处理完生食后也要记得把手洗干净再处理熟食。

4.食物做熟

不管任何食物都要确保熟透再吃,特别是肉类、禽类、蛋类和海产品等,并且尽快吃掉。如果没吃完放入冰箱冷藏,再拿出来时一定要充分加热。尽量避免吃生食。

其实,生活中可致病的微生物无处不在,正常情况下都能和人们保持和平相处,虽然不至于过于担忧,但一定要做好预防!主要是加强食物、水源的环境卫生,切断传播途径。希望大家都能吃的安全、吃得放心!关注我,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李斯特   副伤寒   沙门氏菌   致病菌   沙门   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   伤寒   熟食   食物中毒   杆菌   肠道   金黄色   食物   皮肤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