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寒影初回长日至,冬至春来阳气起


冬至|寒影初回长日至,冬至春来阳气起

冬至,此时太阳南行到极致,北半球的太阳高度最小。这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太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之后便开始走“回头路”,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南回归线向北移动,北半球的白昼将会逐日增长。冬至日的白昼虽短,但是气温却不是最低;冬至之前不会很冷,因地表尚有"积热",真正寒冬是在冬至之后


时至冬至,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冷时节,民间有“数九”计算寒天的说法。但由于我国各地的气候相差悬殊,这天文意义上的气候特点对于我国多数地区来说,略有偏迟。


《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

寒冬水饺不冻耳

在我国北方许多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相传医圣张仲景告老还乡时看到受冻的百姓,便用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以及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做成一种叫“驱寒娇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形成了习俗。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一天要吃饺子也因为饺子有“消寒”之意,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谚

冬至|寒影初回长日至,冬至春来阳气起

吃汤圆,冬至团

江南一些地区,则比较盛行吃汤圆,取其团圆的意思,又叫“汤团”、“冬至团”。每逢冬至清晨,各家各户磨糯米粉,并用糖、肉、菜、果、萝卜丝等做馅,包成冬至团,不但自家人吃,也会赠送亲友以表祝福之意。民间也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

冬至|寒影初回长日至,冬至春来阳气起

其他风味

杭州人冬至吃年糕,吃年糕从明末清初直到今杭州人在冬至都喜吃年糕。在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风味的年糕,冬至吃年糕,年年长高,图个吉利。在四川却是冬至吃羊肉汤,羊肉是冬日可谓冬日滋补之首。湖南湖北一带,在冬至那一天一定要吃上赤豆糯米饭

冬至|寒影初回长日至,冬至春来阳气起

冬至在养生学上是一个最重要的节气,主要是因为“冬至一阳生”。冬至到小寒、大寒,是最冷的季节,所谓:“寒主收引”、“血遇寒则凝”,患心脏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天冷也易冻伤。 故除了饮食调摄,还宜慎起居,避风寒、注保暖;舒筋骨、适运动;早卧晚起,以待日光。

冬至|寒影初回长日至,冬至春来阳气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8

标签:阳气   冬至   南回归线   太阳光   北半球   年糕   节气   杭州   汤圆   白昼   饺子   民间   太阳   我国   地区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