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积食肠胃差尽显3“丑态”,家长要学会分辨并应对,不可大意

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让每个家庭对孩子的爱只多不少,想尽办法满足孩子的一切,比如孩子爱吃的各种零食,家长们往往都会尽可能地满足,但还是想提醒各位家长朋友们,喂养孩子的同时,对孩子脾胃健康的关注更不能少,因为孩子肠胃并未发育完善,肠胃一旦出现了问题,给孩子带来的一系列症状也不少。而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最常见的肠胃问题就是因家长投喂太多,导致体内出现积食。

宝宝积食肠胃差尽显3“丑态”,家长要学会分辨并应对,不可大意


可能很多人都认为积食并不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但这其实是一个错误的认知,积食不要以为只是简单的胃部食物堆积造成涨肚,家长给孩子吃几片消食片就能解决的问题,因为积食还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一系列其它的影响,如上火、咳嗽感冒、免疫力降低、营养吸收差不长个等等,这些问题都不是只靠几片健胃消食片就能解决的,因此想要彻底解决积食的问题,还是要从根本上改善孩子脾胃不好的问题。

案例分享:

布布今年6周岁,身高135公分,比同龄人都高,在学校按个子排队,布布总是在最后一个,身边的同学都很羡慕布布的个子,高处的东西都是他拿,有同学的家长问布布的妈妈,孩子为啥个子突然这么高了,明明去年个头还是比较矮小的,怎么一下子窜了这么多。

结果布布妈妈说,这多亏了之前去医院给布布检查身体后,医生给布布开出的具体调理方案,还强制要求说,零食一定要少给孩子吃,还有像一些不利于消化的食物,比如年糕、汤圆什么的都尽量不要给孩子吃。另外还推荐我们给孩子适量补充锌元素,因为一般家长都不会忘了给孩子补钙,但是锌也是对孩子生长发育有很大帮助的,而且还能帮助身体吸收营养,保护孩子肠胃健康。

宝宝积食肠胃差尽显3“丑态”,家长要学会分辨并应对,不可大意

就这样,过了半年的时间,通过布布妈妈对布布饮食方面的调整,布布的身高开始发生明显变化了。现在的布布身高比很多同龄人都高,而且身体非常健康,几乎没怎么生过病。

一、宝宝积食肠胃差尽显3“丑态”,家长要学会判断

1、老是捂住胃部

孩子胃部不舒服,就会做出捂住胃部动作,此时他是想用这个动作来缓解疼痛。大家都知道,有时候胃部疼起来,大人都承受不住,更别说孩子了。当体内存在积食时,脾胃消化功能就会跟不上,胃部就会产生疼痛,引起孩子做出自我缓痛的动作。

宝宝积食肠胃差尽显3“丑态”,家长要学会分辨并应对,不可大意

2、清鼻涕、咳嗽

孩子积食会导致感冒,会引起鼻子流清鼻涕,还伴有频繁咳嗽的症状,因为积食会导致身体内大量食物不能消化,就产生了热气,热气逆行而上,侵犯肺部,诱发孩子咳嗽、流鼻涕,从而使孩子免疫力下降。如今正是季节变化之季,温度差比较大,孩子易受邪气干扰,影响身体健康。

宝宝积食肠胃差尽显3“丑态”,家长要学会分辨并应对,不可大意

3、口气重

孩子口气重,不要总是以为孩子是没刷好牙,口腔清洁不到位导致的。家长们应该有一个意识,就是孩子口气重是否是身体出现了问题才导致的,因为孩子吃得太多,脾胃消化不良,就会导致脾虚,从而嘴巴里产生臭味、舌苔也变得厚腻。

气体通过食道从嘴散出,孩子和其他小朋友说话时,也会有很大影响,小朋友可能会因此嫌弃孩子,不愿和孩子说话,容易使孩子不想说话,性格压抑,导致抑郁,所以家长对孩子这方面要格外注意。

宝宝积食肠胃差尽显3“丑态”,家长要学会分辨并应对,不可大意


二、夏天生病“高发期”,不想娃成“病秧子”,多做2事,养好脾胃

1.合理搭配饮食

家长们应该合理给孩子搭配食物,做到营养全面,并且饮食要有度,每顿饭吃到八分饱即可,不宜让孩子吃得多,俗话说“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不是没有道理的。吃的太多导致孩子脾虚积食,产生的疾病不可小觑,因此家长们尽量学会科学喂养,并且严格控制孩子少吃零食。

宝宝积食肠胃差尽显3“丑态”,家长要学会分辨并应对,不可大意

2.多加运动

“每天运动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这句话也一点不错,小孩子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高速阶段,不仅要吃的要好,运动也不能少,多进行运动锻炼,能增加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使脾胃更好地运转,食物消化的更快,营养吸收得更好,孩子身体好,家长也是非常开心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肠胃   家长   胃部   丑态   脾胃   生长发育   大意   个子   零食   口气   身高   食物   说话   营养   身体   饮食   宝宝   孩子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