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的葬礼》和《红楼梦》中何为女性美,真相被宝玉一言道出

《红楼梦》的文学地位不用多加说明,它成功刻画了许多生动鲜明的动人女子;而《穆斯林的葬礼》的人物不多,几个女性也各有特点。两部著作的故事和背景完全不同,但有一个方面存在相近之处,其中关于女性美的解读,也从贾宝玉的口中道出:"奇怪,奇怪!怎么这些人只一嫁了汉子,染了男人的气味,就这样混账起来?比男人更可杀了!"

《红楼梦》之所以深得读者的喜爱,因为它描写了少年男女之间纯真的感情:不食人间烟火的林黛玉,脂粉堆里长大的贾宝玉。他们二人最大的特点,便是没有沾染世俗的不良习气,保留着稚真。

《穆斯林的葬礼》和《红楼梦》中何为女性美,真相被宝玉一言道出

而很多朋友看了《红楼梦》,最不喜欢的就是薛宝钗,觉得她世故、狡猾、虚伪;事实上,读了《穆斯林的葬礼》,会产生同样的感觉,很快就会不喜欢泼辣刻薄的梁君璧。从特定角度来看,《穆斯林的葬礼》和《红楼梦》对女性的描写有相通的地方,薛宝钗可与梁君璧相比,林黛玉可与梁冰玉相比。

梁君璧对比薛宝钗

梁君璧这个人物一出现在眼前,就是个不讨喜的形象,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听了她的话语,就看到一个泼辣凌厉、不依不饶的中年女性。

“你倒是说话呀,怎么又不言语了?”这是妈妈的声音。她在生气的时候,平时的和善、宽容一点儿也没有了,变得十分威严,声色俱厉。

《穆斯林的葬礼》和《红楼梦》中何为女性美,真相被宝玉一言道出

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宝玉的话,婚后的女子没有以前那样让人觉得可爱。如果再加上唠叨、刁蛮、絮聒、抱怨、数落,更会让男人想远离,成家多年的人对此想必深有体会。

妈妈又说话了:“哟,这可是把正话反着说了!这房子是你的,家是你的,你挣工资养活居家老小,你是一家之主,谁敢贱遇你啊?”她的话说得很慢,但很有力,像咀嚼牛蹄筋儿似的,让你慢慢品味、琢磨,每个字都好似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她说的全是奉承话,可让人听起来却句句是嘲讽和挖苦。

《穆斯林的葬礼》和《红楼梦》中何为女性美,真相被宝玉一言道出

小说看到这里,不会对梁君璧产生任何好感,更不要说产生那种朦朦胧胧的喜爱。相比梁君璧,薛宝钗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几乎算得上完美,人品出色又随和,易于相处。

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年纪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美丽,人人都说黛玉不及。那宝钗却又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深得下人之心,就是小丫头们亦多和宝钗亲近。

但是随着对宝钗的了解加深,对她的观感会逐渐转变,逐渐会看清一个真实的商家女,让人想不到年龄才相差几岁,却能够做到如此老谋深算。

《穆斯林的葬礼》和《红楼梦》中何为女性美,真相被宝玉一言道出

中年梁君璧的个性,一开始就很难让人接受;而宝钗隐藏的太好,暴露真面目后也觉得缺乏少女的可爱,即使宝玉最初被她短暂迷住,后来也会疏远。

两个不同时代的书中人物,存在着一个共性:接触社会后,被生活改变了内心。

梁君璧早早的就开始担起家庭的重担,要照顾家里人,包括师兄。没有父母教,没有人要求她这么做,她把家人看作自己的责任。

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和父亲、师兄说话不像从前那样随便了,只是自觉地在肩上为他们承担起了更多的责任。饭要让他们吃得及时,吃得可口;四季衣服,缝补浆洗,不用妈吩咐,就抢在前头了。妈老了,又常闹病,愿真主祥助她长寿,壁儿一切都替她做了。

《穆斯林的葬礼》和《红楼梦》中何为女性美,真相被宝玉一言道出

生活的重担没有压垮梁君璧,磨练出她刚强、稳重的个性,面对困难,她不会手足失措。

同时,需要抛头露面,还要和三教九流打交道,也要求梁君璧必须与别人争执,无法保留少女的矜持,只有坚强的个性才能少受欺负,从而形成了她泼辣的性格。例如,书中的蒲绶昌是个奸商,见多识广,他说的场面话多少也说出了实情,在日后也得到验证。

“这……”蒲绶昌出了门,也觉得有些尴尬,可当着韩子奇,也不好说什么,只笑笑说:“你这个师妹,将来可是个没人敢娶的主儿!”

梁君璧踏入社会,很快从一个天真幼稚的少女成长为坚强的女性。薛宝钗的成熟何尝不是类似的经历?

《穆斯林的葬礼》和《红楼梦》中何为女性美,真相被宝玉一言道出

薛宝钗去贾府时,也不过十来岁,没去之前,更是幼小女孩,但她懂事早,知道要为母亲分担家务。虽然薛家是商贾,但也是大户人家,宝钗如果不需要操劳,养在深闺内,原本同样是一个不知柴米油盐贵的娇娇女。

自父亲死后,见哥哥不能安慰母心,他便不以书字为念,只留心针黹、家计等事,好为母亲分忧代劳。

宝钗学着处理家务,接触到更多的人和事,也就早早的接触到人情世故,增长了见识,性格也受到了影响。

少女时的梁君璧还有几分可爱,在如花的年纪,她的脾气多少还让人可以接受,但缺乏少女的清纯魅力,年纪渐长,愈加不令人喜爱,韩子奇的移情别恋似乎情有可原;美丽动人、得体大方的薛宝钗,却也难以产生吸引力,为数不少的读者并不想要这样的媳妇,对宝玉对她的淡漠也会深有同感。

《穆斯林的葬礼》和《红楼梦》中何为女性美,真相被宝玉一言道出

梁君璧和薛宝钗都是被生活改变的少女,为了生存,她们不得不抛弃少女的纯真,放下矜持,接受现实。适应世俗社会的最好方法便是改变内心,自强自立,所以薛宝钗有着远超年龄的成熟心态,梁君璧可以毫不顾及的张牙舞爪。

“哼,你的家?这儿没你的地儿!你算什么东西?是我们家的‘堵施蛮’,是蒲绶昌的狗!奇珍斋毁就毁在你们手里!”壁儿杏眼圆睁,发出愤怒的呐喊,这个年仅十八岁的弱女子显示了震慑须眉的血性,“你睁眼瞅瞅,梁家还没死绝呢,仇,还没报呢!”

这样的女孩能够在社会上生存下去,但失去了女性的迷人魅力——柔弱。在表面上,梁君璧显露着压人的威势,其实内心隐藏着一腔悲痛。在人前强颜欢笑,内心深处,宝钗也会感到委屈。

梁冰玉对比林黛玉

《穆斯林的葬礼》和《红楼梦》中何为女性美,真相被宝玉一言道出

从两人的生活经历可以清楚的看到,梁冰玉和林黛玉都被家人保护着,不需要接触真实的、丑陋的社会,不需要操心生活,也不需要虚与委蛇,单纯的像一张白纸。

在遇到生活上的难关时,梁冰玉想着的是寻求保护,逃避现实,没有勇气和力量去面对。

玉儿擦着泪说:“你甭管!这里的空气太沉闷了,要憋死人,我要离开这个世界,躲到世外桃源去!”

《穆斯林的葬礼》和《红楼梦》中何为女性美,真相被宝玉一言道出

离开了温暖的家庭,离开了家人的保护,梁冰玉几乎寸步难行,但她的柔弱和依赖,却能激发异样的吸引力。同样看到“背叛”的韩子奇归来,姐妹两人表现出迥然不同的个性。一个让人感到深深的依恋和亲近,另一个是很独立、很激烈,但却不会让人产生感情。

玉儿惊喜地望着他,“啊?奇哥哥!”一声催人泪下的呼唤,把一摞碗全扔了,摔碎了!

姐姐壁儿手里提着茶壶,闻声从里边出来,猛然看见韩子奇,她的两眼就忍不住冒火:“你来干什么?我们不认得你!”

《穆斯林的葬礼》和《红楼梦》中何为女性美,真相被宝玉一言道出

少女的迷人魅力,在于纯真、自然、活泼、温柔、愉悦、婉约,这些特质梁君璧几乎都不沾边,而在梁冰玉和林黛玉的身上,大多得以体现,让人发自内心的喜爱。

比较典型的例子,就如新月的难为情,少女的纯真与可爱展露无遗,仿佛看到了年少时的回忆。

“楚老师,真对不起……”她羞愧得低着头,脸发烫,“我不知道……我还以为……”

而新月的绝症和黛玉的弱不禁风,更让人心生呵护,情不自禁的想要关怀。

《穆斯林的葬礼》和《红楼梦》中何为女性美,真相被宝玉一言道出

黛玉和冰玉的相同之处,在于她们可以躲在保护层中,虽然并不温暖,或者生计困难,但有着家人的保护,她们不需要抛头露面,为了生活而踏入社会,也不需要为了生存去适应残酷的社会,更不需要改变本性,从而提前变得成熟。

所以,黛玉不用“仕途经济”去劝宝玉,也由着他胡闹,规劝不多,一方面,黛玉和宝玉心有灵犀,但另一方面,黛玉不为宝玉的前程而感到焦虑,她也不知道需要努力奋斗,才可以在社会上生存。

所以,冰玉只知道追逐感情,失去了一个爱她的异国青年,她又需要得到情感的安慰,哪怕是不伦之恋。没有经历过姐姐的艰辛,冰玉不知道生活中除了感情,还有更多要操心的责任,实际上真实生活中没有那么多的花前月下。

《穆斯林的葬礼》和《红楼梦》中何为女性美,真相被宝玉一言道出

结语

看了梁君璧和薛宝钗的故事,不禁感到世俗观念对女性的苛求。

梁君璧为了家人,努力的与命运抗争,自然而然的造成了强悍的性格,从而失去了少女的纯真与可爱。在生活上,她获得了生存的机会,在感情上,却输给了单纯、幼稚的梁冰玉。

为了替母亲分忧,薛宝钗早早开始处理事务,却变得世故,人情练达的她输给了不食烟火的林黛玉,不但宝玉这么想,在多数读者心目中也是如此,不喜宝钗。

《穆斯林的葬礼》和《红楼梦》中何为女性美,真相被宝玉一言道出

更有甚者,结婚成家后,经过岁月的洗礼,大多数女性失去了以往的魅力,无法与青春少女竞争,变成了宝玉口中的“已婚女子”。女性要生存,就要露出獠牙,保护自己和家人,锋芒毕露,变得不讨人喜;只有生活在温室里,才能保留少女的纯真,始终清纯可爱。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使得纯真的少女的爱心像一块无暇之玉一下跌得粉碎。

男子独立是自强的好男儿,女子坚强就成了“女汉子”,对女性实在有些不公。事业有成的女强人,比不过金丝雀;守护家庭,性格泼辣强悍,又像母老虎。需要女性同样在社会上打拼奋斗,但在情感的选择上,又更倾向于千娇百媚、十指不沾阳春水的“狐狸精”。从而造成了女性的两难选择:做温室幽兰,还是当带刺玫瑰?

《穆斯林的葬礼》和《红楼梦》中何为女性美,真相被宝玉一言道出

这种不公无处不在,在金庸小说中也是如此,《书剑恩仇录》的故事中,精练能干的霍青桐,魅力比不上单纯可爱的香香公主;《倚天屠龙记》中,殷离的妈妈为了美丽,自散武功,却失去了自保的能力。美丽和独立成为对立的特性。

《穆斯林的葬礼》和《红楼梦》两本书的作者,在用自己的心去写作时,对这种针对女性的不公无法视而不见,是不是在潜意识中也要为此直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穆斯林   宝玉   红楼梦   葬礼   泼辣   不公   纯真   真相   喜爱   家人   内心   魅力   少女   可爱   女性   社会   女性美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