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列“五虎上将”,恰当;封作“关武圣”?太夸张 (上)

客观的来看,在一定程度上,民间对关羽形象的赞美和推崇其实算得上是一种盲目的崇拜。

尤其是关羽被称为“武圣”,更是过度的夸大,讨论的重点,在于一个“”字。

1

在正史《三国志》中,和关羽有关的内容不多,只有九百多字,其中有一些正面评价,如提到他的卓越武功和关羽具有的勇敢品质,把他称为“万人敌”、“熊虎将”,或者形容他“勇冠三军”、“勇而有义”。尤为难得的是,很多正面评价出自敌人之口。

魏谋臣程昱等咸称羽、飞万人之敌也。

往往敌人才能给出最为中肯的评价,除了曹魏给予关羽高度评价,似敌似友的东吴也抱有同样的观点,这些观点比较可信。

瑜上疏曰:“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

名列“五虎上将”,恰当;封作“关武圣”?太夸张 (上)

但除了赞美,《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对关羽的性格缺点也不加掩饰的加以批评,这个点评可谓是一针见血,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也无法回避,诸多情节也对此加以描写。

然羽刚而自矜

按照陈寿的观点,关羽的最后的失败虽然与多种原因有关,但主要因素还是由于他自身的性格弱点。

名列“五虎上将”,恰当;封作“关武圣”?太夸张 (上)

由上述可见,在史书中关羽的真实形象的确是一名勇猛武将,在“五虎上将”中排名第一倒也说得过去,但他也有着性格上的缺陷,总体而言关羽并不是完人,形象也不是特别高大,更称不上是古代名将的完美典型。

既然如此,怎能把“武圣”这种至高无上的荣誉安在关羽头上?

2

在千载之后,关羽的光辉形象超过了众多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成为了整个中华民族护国佑民、举足轻重的神祇,而同时期的其他知名豪杰,如刘备、曹操、孙权等三国时代的风云人物在他面前却黯然失色,甚至连“万世师表”的文圣人孔夫子也只能和他平起平坐——一个为“文圣”,另一个则是“武圣”。

名列“五虎上将”,恰当;封作“关武圣”?太夸张 (上)

造成这些现象的重要原因当属《三国演义》及三国故事在民间的广泛传播。

经过口口相传,三国的故事广受欢迎,不但使《三国演义》成为从著名历史故事到被民间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经典文学作品,也造就了一批神灵一样的人物,同时极大的黑化了反派,如白脸曹操和逆贼司马懿。其中,关云长和诸葛亮都被刻意粉饰,从而使得他们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急剧拔高。

《三国演义》大约写于元末明初(14世纪),关于关羽的故事,小说中有”桃园三结义“、”千里走单骑“、”义释曹操“等,把他塑造成了忠勇双全的完美典范;同时,为了突出关羽的光辉形象,书中还对不少历史细节作了修改。

名列“五虎上将”,恰当;封作“关武圣”?太夸张 (上)

这些不实之处可能并不是作者罗贯中一个人的创作,而是他根据当时的民间故事改编的,其中反映了当时民间对关羽的看法。故事虽然不是完全真实,但是成为了后世关羽传说的基础,通过戏曲、小说、绘画等广为流传。

3

此外,因为关羽在民间享有盛名,除了在戏剧、说书等表演中经常选用相关的故事情节,甚至佛教和道教在传播的初期也曾经借用关羽的名气。

比如佛教的天台宗和禅宗宣称关公皈依了佛门,而道教的全真教曾以关公为四元帅(或四天将)之一。宋代开始出现了一些关羽的印,据称是汉朝传下来的,其实是道教信徒根据《三国志》中他的职务铸造的。

名列“五虎上将”,恰当;封作“关武圣”?太夸张 (上)

民间自发的喜好和传播,使《三国演义》和关羽在街头巷尾成为津津乐道的传说故事,但这还不足以使关羽的形象达到无可比拟的高度,能够有传至后世的盛名,其中也包含了官府的推动。

为了利用关羽的形象实现稳固统治的目的,也就是树立忠臣的典范,官方也有意识的提升关羽的地位把关羽摆上至高无上的神位。也就是因为古代的朝廷想要树立忠义的榜样,而关羽的“忠义”被无限放大,又具有足够的知名度,这也是关羽被官府神化的原因。

为了激励武将,从唐朝开始,不少皇帝曾经给关羽加封号,为他修庙。明朝万历年间,皇帝封关羽为”协天护国忠义大帝“,这是将关羽称帝的开始。自此他成为无上尊神。民间对关公的崇拜越来越盛,认为他可以保佑文人、军士、商人、农家和普通人;朝廷也越来越提升关公”护国佑民“的地位,所以关庙越修越多。现在,在海外也有一些庙供奉关帝。

所以,关羽地位的突飞猛进,以及百姓对关羽的膜拜,也不完全是在民间自发形成,而是离不开官方的特意引导,并且经历了一个“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的过程。

根据史料记载,“圣”的称号落到关羽头上,时间也不是很久,一直到明朝才出现。

名列“五虎上将”,恰当;封作“关武圣”?太夸张 (上)

不过,一开始古代平民百姓自发的把前朝人物当作通灵的神明祭拜,或者选择性的挑选一些崇拜的神灵,其中也没什么道理好讲。对大部分民众来说,为什么祭拜,不知道原因,是不是灵验,不知道结果,只是看到众人都拜,自己也会参与。

像盛行的龙王庙和妈祖庙,也都差不多,寄托了百姓求平安的美好愿望。

关羽同样如此,只要民众觉得名气大、够灵验,便足以成为崇拜的对象。

但只是被神化还不足以说明“武圣”名不副实,究竟还有哪些原因,请看后续分析。


〈 - 未完 -〉

名列“五虎上将”,恰当;封作“关武圣”?太夸张 (上)

—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刻删除。

— 感谢点赞、评论、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忠义   道教   明朝   佛教   官府   武将   灵验   至高无上   上将   演义   恰当   崇拜   夸张   地位   民间   形象   原因   故事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