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弹下无冤魂,广岛被炸之后经济腾飞了?

01·战争的苦难,不该被忘记

前段时间,微博热搜频频指向一个话题——日本福岛核废水排放!

4月13日,日本政府正式决定将福岛核电站事故核废水排放到海洋,有专家预测:这一举动若是被允许,57天便可废掉半个太平洋。

世界上绝大多数有良知的人尽皆“谈核色变”,人们联想到曾经的切尔诺贝利、日本在核安全事件上的黑历史,以及曾经那起震惊世界的核武风波。

1945年3月起,美国的B-29“超级空中堡垒”轰炸机就开始对日本进行地毯式轰炸,在夏天,更是达到了轰炸频率的巅峰。

原子弹下无冤魂,广岛被炸之后经济腾飞了?

8月6日和9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场尾声之时,美国在广岛、长崎相继投掷了两枚原子弹。

时至今日,日本仍旧是唯一一个核武器应用国,原子弹真正投入战争的应用之地也只有广岛和长崎。

但看今天日本的所作所为就知道,他们丝毫没有意识到核泄漏、乱排放的危害,就在今年的4月18日,日本首相菅义伟还特意赶赴美国阿灵顿公墓,向二战期间轰炸东京而牺牲的飞行员献花。

原子弹下无冤魂,广岛被炸之后经济腾飞了?

简直闻所未闻!难以想象!

76年前的那场核爆炸,好像从未在这些政客的眼中泛起波澜。

现今,各国还在就核废水排放事件拉锯、谈判,暂时不知最终的解决方案。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曾经那场浩劫的“亲历者”——广岛是如何劫后重生的。

其间曲折,值得世界各国深思。

02·战后十五年,天时地利“战胜”预言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这场由它挑起的战争,给邻近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也让本国人民蒙受严重损失,至此终结。

战时日本耗费了大量物资,国家资产仅为战前的25%。原子弹爆炸之后,让广岛百万人口迁居到别的城市,实在太过耗资费时,居民们索性都留下来重建广岛。

曾经,科学家们预言:“原子弹爆炸后的半衰期有几万年”、“遭原子弹轰炸的广岛和长崎,至少100年不能住人。“

原子弹下无冤魂,广岛被炸之后经济腾飞了?

但现在的广岛发展尚好,这是为什么?

有三个原因不容忽视:

第一,当时全世界的科学家对于原子弹这个新式武器的了解并不深入,一经制成,便投入了战争,威力并没有那么强大;

第二,原子弹当时是在半空爆炸,尘埃上升到平流层已被吹走,还没有落到地面,故而地面的放射性污染物还好清理;

第三,广岛和长崎皆位于日本沿海地区,受季风影响,大规模降雨,污染物很多都被吹走、冲刷,这才大大减弱了核爆炸带给人和物的辐射。

这些都是广岛得以劫后余生、快速恢复经济的客观原因,也是这座城市的幸运。

若没有天时地利的因素,广岛未来几十年的经济走向还未可知。

原子弹下无冤魂,广岛被炸之后经济腾飞了?

虽然日本当时夸大了核爆的后果,以这种方式给美国施加了舆论压力,但纵观核爆后这座城市 的复苏之路,战后的十五年算是创造了一个奇迹。

03·内外发力,赢得高速发展

广岛在二战之前是一座很繁华的工业城市,原来的人口就已过百万,而且广岛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临近洋岸,利于进行船舶贸易、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广岛自身的工业基础雄厚,城市中的很多工业设施也没有遭到核弹破坏。

原子弹下无冤魂,广岛被炸之后经济腾飞了?

可那时的日本正处于战后创伤阶段,还面临一个巨大的难题,日本一份官方的报告显示:“生产不振的最大原因,既不是设备不足,也不是劳动力不足,而是原料、煤炭、电力不足等造成的。”

刚好广岛位于日本本州岛南部,濒临有“日本工业运河”之称的濑户内海。就这样,满载原油、矿石、煤炭等工业原料的海轮可以从太平洋通过纪淡、丰予海峡,驶濑户内海,停靠在广岛湾。

良好的地理位置解决了物资匮乏和资源短缺的大问题,也为美国的扶持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为后来广岛经济高速发展的新阶段奠定了基础。

二战结束后,同盟国军队便占领了日本。美国军队进驻日本,参照美国的制度,在日本进行了一场“非军事化”的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

新广岛就是重建于1958年,此时,日本经济已步入高速增长期,虽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还是很低,但战后这一段时间的调整恢复,是日本拥有了一些后发优势。

第一,二战之后日本厂房和机械设施大部分已经老化,对这些设备改造的同时不需要考虑折旧报废带来的折损;

第二,二战前日本对企业的管理水平非常低,美国的经济扶持使得日本借鉴了外国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大大提高了企业的运转效率和生产水平;

第三,战后日本人民的收入很低,民主改革扫除了生产关系的障碍,刺激了内需,提高了国民收入。

原子弹下无冤魂,广岛被炸之后经济腾飞了?

在美国的主导下,经济体制改革主要完成了三项:农地改革、劳动改革和解散财阀改革。

其中,财阀改革对日本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影响,战前日本财阀林立,阶级压迫、垄断市场,非常不利于资本主义市场发展。

1948年,日本决定分割325家垄断公司,受美国干涉,最终分割成了18家。行业间激烈竞争,迫使各家企业进行技术改革、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率。

内有人力物力财力集中发展经济,外有美国军队保护,日本只需要缴纳美国驻军费用就可以获得保护,使其不受外敌入侵。

朝鲜战争时期,美国在日本大量订购军事物资,给了日本一段“特需景气”,解决了日本补贴工业所造成的生产萧条、通胀问题。

这一系列的举措保住了日本十多年的太平,给了日本高速发展的空间。

04·曲折发展,核武反思

有日本经济学家评论称:“石油是日本经济的血液,日本经济是摇摇晃晃漂浮在石油上的。”

深以为然。

日本对石油的海外依赖程度极高,1971年为99%,1975年为73.3%。通过一系列节能措施和石油供应多源化,才渐渐将对中东石油依赖度减至33.1%。

走过激荡的70年代,日本成功度过了石油危机、贸易摩擦、日元升值、环境污染等难关,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此时的广岛正处于经济蓬勃发展之时。

数据显示,1990年,广岛市的GDP高达260亿美元,与之相比,当年上海的GDP总值只有163亿美元,广岛的经济发展要领先于当时我国的国际性大都市。

原子弹下无冤魂,广岛被炸之后经济腾飞了?

自1990年起,广岛陆续建成了一些卫星城市,环列在广岛周围,形成“广岛都市圈”。

1995年12月,日本内阁通过了政府的第十三个长期计划——《经济社会结构改革计划》,发展了10个可以提高行业竞争力降低成本的行业,例如:能源工业、货物运输业、流通业、客运业、公共工程等……

如今,广岛市已成为西部日本中国(日本有一个地区叫:中国,包含了鸟取、岛根、冈山、广岛和山口五个县)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

在广岛,船舶制造和汽车制造的产值占到全部工业产值的三分之一,为了维持今后的竞争力,还建立起可持续的产品创新体系。

广岛在工业建设的同时,在城市中建有多处旅游景点和反核与和平活动场地,以供来到此地的世界各国人民反思和思考核武风暴的意义和启示。

原子弹下无冤魂,广岛被炸之后经济腾飞了?

细数广岛这76年来的曲折发展之路,从战后恢复到高速发展,从稳步上升到经济萧条,从危机四起到泡沫经济,实在令人唏嘘。

这条路虽然偶得天助,倾尽人事,却还是走得太过沉重。

战后多年,不知这片土地上的日本人民对核武器作何感想,是否愿意将自己的悲剧,再推给全球重演一场。要知全球一体,共荣共损,核武风波再起,则无一幸免。

莫问丧钟为谁而鸣,为你,为我,为这个星球的每一个生灵。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能核实版权归属,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作者:洛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广岛   原子弹   户内   长崎   财阀   经济   核武   冤魂   太平洋   日本   废水   美国   战后   石油   工业   城市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