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日本年轻人:百万人选择蜗居,多数人社交恐惧

今年6月份,百度贴吧上,一个小小的“躺平吧”突然火了!

该吧成立2015年7月,一直默默无闻,截止5月初,关注数不足两百,发帖不过千。

但从5月下旬起,大批网友像潮水一样涌入 躺平吧,发帖数从几千到几万再到几十万。

到6月20日,尽管贴吧已经限流,但躺平吧的关注数已突破20万,且多为年轻群体。

消失的日本年轻人:百万人选择蜗居,多数人社交恐惧

这种现象,不得不令人深思:中国年轻人怎么了,也流行日本那样的“废宅”生活吗?

1 日本藏着几百万蛰居族

说到宅文化,就不得不提日本。

战后的日本,经历了溃败、重建、恢复、繁荣,日本跻身资本主义世界强国之列,日本人精神振奋,干劲十足。

但到了九十年代,世界格局动荡之际,日本的发展陷入了低迷,1992-2012 年,日本每年 GDP 增长率大都不足2% 以下,年平均增长率只有 0.8%。被称为“消失的二十年。”

消失的日本年轻人:百万人选择蜗居,多数人社交恐惧

繁荣的泡沫刺破后,垮掉的不仅是日本的经济,还有年轻一代的心态。

日本的阶层固化十分严重,一些大企业长期垄断市场,彼此间控股联姻。这就意味着有人含着金汤匙出生,有人却始终创业无门。

经济危机席卷之下,大批公司破产,失业率居高不下。

曾经的日本,只要有张大学文凭,就有一堆好工作可供挑选。但现在很多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只雇佣非正式员工,待遇低,也没什么前途可言。

消失的日本年轻人:百万人选择蜗居,多数人社交恐惧

即使幸运地找到了工作,但企业普遍实行“年功序列”制,论资排辈,晋升不看业绩看工龄,老员工不挪窝,年轻人没有出头的机会。

且有限的收入无法追平上涨的房价,很多人奋斗半生,依然两手空空。

在这种环境下,一些看不到希望的年轻人索性磨灭了自己的希望,不奋斗、不努力、混吃等死,严重点的索性躲在家中蛰居起来,不和外界沟通。

日本家庭联合会的调查报告数据显示,日本蛰居族已超过百万人,其中15—39岁的人群占据50%以上的比例。

而在纪录片《蛰居族:日本正在消失的人》中,这个数字则更为惊人。

消失的日本年轻人:百万人选择蜗居,多数人社交恐惧

这两种看似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其实指向一个共性:降低物欲,比如口腹之欲或者其它人生追求。

消失的日本年轻人:百万人选择蜗居,多数人社交恐惧

比起神琦,佐藤的房间要整洁干净得多,他是在大学高年级成为蛰居族的,他害怕听见邻居交谈的声音,有严重的社交恐惧症,他也不喜欢上网。

每天早晨起来,佐藤会简单弄一点食物,这是他的早午饭,吃完后,他就静静靠在床上,什么也不做。

消失的日本年轻人:百万人选择蜗居,多数人社交恐惧

2 中国佛系青年、躺平大师

蛰居者的经济来源大多来自父母的财产,不爱工作,也没有野心与梦想,因此有人称日本进入“低欲望的社会。”

而在中国,“佛系”一词走红网络,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这种现象的投射。

佛系,顾名思义,形容内驱力极低、不计较、不在意、无欲无争。

一些标榜自己是佛系的年轻人,行为懒散、心态淡定,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与快节奏的生活中,是一种特殊的存在,与“鸡血青年”、“内卷文化”更是两个鲜明的极端。

而在今年,“躺平”一词在网上风靡。

起因是一个网友倾诉自己的经历,称自己近两年都没有固定工作,生活开支极为简单,一天只吃两顿饭,一月开销只需两百块,没事就躺平。

他还办了横店的演员证,有时会去横店当群众演员,比如演战争片的尸体:“换个地方躺平”。

消失的日本年轻人:百万人选择蜗居,多数人社交恐惧

网络上将其称为躺平学大师,跟风发帖的人越来越多,称“躺平才是宇宙客观的唯一真理”,躺平族的群体呈日益壮大的趋势。

在躺平吧里,有人晒出成本只要一两元的晩餐,说自己只要一点大米饭,菜不菜的无所谓,饿不着就行。

有人却恰恰相反,去超市买了啤酒和牛肉加餐。称自己打工好几年,存款不到五位数,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有一天过一天。

这两种看似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其实指向一个共性:降低物欲,比如口腹之欲或者其它人生追求。

消失的日本年轻人:百万人选择蜗居,多数人社交恐惧

躺平吧中,男性高达94.2%。不想工作,不想出门,每天懒散度日、无所事事,一开始有些自责,但久而久之习惯如此,索性躺平了事。

很多高校毕业生,不再向往待遇丰厚的外企或一线大厂,而是选择比较稳定的国企、事业单位、公务员。在单位也无意晋升,缺乏干劲与冲动。

人口出生率也在下降。数据显示,2019年大陆出生人口为1465万人,2020年中国则为1200万,减少了265万人,降幅达到18 %。这不免令很多人忧心,躺平现象会不会毁了中国。

3 是真躺平,还是说说而已?

首先,中国的经济环境明显比日本有优势,中国地大物博,有丰富的资源与广阔的市场,驱动经济增长的力量多元化,政府在宏观调控上力度到位,注重创新发展。

中国的企业不像日本那样大搞垄断与阶层固化,而是更倾向于欧美,市场竞争充满活力,优秀的年轻人有很多展示自身才华的机会与平台。

其次,网络上的躺平族,大多是在自我解嘲、渲泄情绪,很少有人会像日本的蛰居族那样,真的宅在家里几十年什么事也不干。

比如躺平吧里一个网友晒图,他在阳台上用两个大桶瓶装水养小球藻,说一颗小球藻一天分裂四颗,且能利用太阳光制造大量有机物,营养丰富,自己喝这个水就能活,只要有阳光就可以天天躺平。

消失的日本年轻人:百万人选择蜗居,多数人社交恐惧

这条帖子下的评论区热闹非凡,大多是在打趣他:“小球藻需要化肥才繁殖得快,反正你能自产自销。”

现实中,真的有什人会躺平靠这个维生吗?想一想都不可能。

大多躺平族嘴里喊着要躺平,但仍然会认真工作,只是降低了一些生活欲望,把心态放平衡些,也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

当然,人躺一时可以,不能躺一辈子,假如一点追求没有,又何必来这世上走一遭呢?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能核实版权归属,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作者:玲珑心


走一遭呢?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能核实版权归属,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作者:玲珑心


我们联系。

作者:玲珑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日本   小球藻   年轻人   口腹之欲   蜗居   干劲   共性   物欲   玲珑   中国   人选   社交   恐惧   心态   现象   作者   工作   游戏   企业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