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离不开的神秘商业巨头:2千企业42万员工,营收是阿里的4倍

01:怡宝势头正猛,其背后华润究竟是何来头?

水乃是生命之源。

当下,我国瓶装饮用水市场已被农夫山泉和华润怡宝占领大量份额。

前者农夫山泉以取自大自然的矿物质水出名,怡宝则是纯净水。

中国人离不开的神秘商业巨头:2千企业42万员工,营收是阿里的4倍

可近几年来风头正盛的农夫山泉黑料频出,虫卵时间,抄袭事件使其客源和销量骤降,即便如此,农夫山泉依旧稳坐瓶装饮用水市场的第一宝座。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怡宝正在缩小与农夫山泉的差距,早在18年,怡宝在没上市的前提下就创下了137亿的年销售额,并处于连年增长状态。

怡宝取得这样的好成绩也离不开背后老东家华润的良好战略策略。

背靠大树好乘凉,怡宝在华润的支持下倚靠明确自身定位,专注做水走在了领域前茅,且一边专注品质一边伺机收购有一定规模和渠道的地方性优质品牌。

中国人离不开的神秘商业巨头:2千企业42万员工,营收是阿里的4倍

其销售手段让怡宝一经入市便在瓶装水市场站稳了脚跟,华润究竟是何来路?

很多人通过矿泉水认识到华润,殊不知怡宝只不过是华润集团其中的一个牌子,其背后布局大至地产、小至瓶装水,已是一个多元化发展的神秘企业。

华润有多强?还是从它源头说起。

02:中国最“神秘”的企业——华润

抗战时期受周恩来总理特批,我党于1938年在香港设立的交通站,这便是华润的前身。

前期的交通站并不叫华润,直至1948年在香港成立改名为华润公司,“华”取自中华,“润”取自润之,毛主席的字。

中国人离不开的神秘商业巨头:2千企业42万员工,营收是阿里的4倍

由一代伟人命名的牌子,其背景毋庸置疑不会差到哪儿去。

事实上,最初的华润并没有什么大排面,只不过是个贸易机构,多的是章子,只需要盖章,产品和储运不用管,总而言之,没了那个章子华润没半点用处。

后来的华润不同于往日,开始走上坡路了。

92年,华润借永达利上市,紧接着千禧年一举拿下万科10%股份,打入内地市场,开始发展产业。

没几年,华润便搭上了国家的臂膀,被划到中央管辖,成了一名国企,想着是阳光大道。

中国人离不开的神秘商业巨头:2千企业42万员工,营收是阿里的4倍

后期的华润如心中所想一般的发展了,开始涉及多方领域的他取得了很多不错的成绩。

在香港拥有6家上市公司,产业包括燃气、啤酒、电力、地产、水泥等等,多次荣登财富杂志500强排行版,种种事例表面,华润这颗星星算是升起来了。

要问现在中国最强大的四大集团,华润必然在列。

2300家企业,42万名员工是资本的扩张结果

作为一个老牌子,华润已经悄悄在我们的生活留下了脚印,想必你没吃过五峰大米,也喝过雪花啤酒了,没听过华润置地,也去过华润超市。

中国人离不开的神秘商业巨头:2千企业42万员工,营收是阿里的4倍

这些耳熟能详,生活随处可见的都是华润旗下的产业。

仅仅20年时间,华润就已成长迅速,覆盖面极广,虽说这么多产业容易分心,但华润依旧不紧不慢地开启它的扩张之路。

扩张之路,由点及面。

前年,华润旗下华润置地走出深圳开始进军港澳大湾区,重新布局广州和东莞。

中国人离不开的神秘商业巨头:2千企业42万员工,营收是阿里的4倍

早在01年,华润置地就开始在深圳试点建设,从住宅开发到综合体开发、从城市更新再到城市运营,这每一步都是稳扎稳打,初见成效,长期性经济得到了保障,短期性却面临挑战。

那几年,置地只是主攻深圳那几块老地方,对于资深城市广东却迟迟没有进展。

华润置地深知地皮的竞争激烈,一直跟进尝试,最终在13年,终于得到一块商业地皮开展华润天合业务,正式进入广东市场。

要知道长久的空窗期是行不通的,后续或许还面临着投资时间长,开发资金大的各项问题,在如此窘境之下,置地必须力求变革,另寻出路。

中国人离不开的神秘商业巨头:2千企业42万员工,营收是阿里的4倍

2017年,华润迎来了“走出去”的机遇,适逢港澳大湾区战略布局上升国家战略,华润置地正式进军港澳大湾区!

不到一年时间,华润置地就对所属华南地区的东莞,广州,佛山等城市积极拿地,完成了港澳大湾区其中9座城市的大布局。

在自身的战略导向和国家的引导下,华润置地走出深圳,布局港澳大湾区实现新突破,如此扩张之路,由点及面,娓娓而来。

未来华润置地在其地产的话语权也会随之增加,港澳大湾区的前景也不可估量。

华润置地的成功或许有运气的成分,得到国家协助;反观华润雪花啤酒的成功就没有这么顺利,要坎坷得多。

中国人离不开的神秘商业巨头:2千企业42万员工,营收是阿里的4倍

要说啤酒市场,能想到的大牌子除了青岛一定有雪花的一份,雪花在市场上的占比大约是23%,面对如此强大的产业基础难以想象它曾经是个差点被外资收购的民族品牌。

华润布局啤酒产业,有传闻是华润领导再一次坐飞机的途中听说啤酒行业有前景,回去就弄了个方案,开始向啤酒产业进军。

在这之后,华润酿出了第一杯啤酒,因其晶莹剔透,好似雪花,所以取名雪花啤酒。

带着试一试的心态,雪花进入市场,开始漫漫资本扩张之路。

中国人离不开的神秘商业巨头:2千企业42万员工,营收是阿里的4倍

最初,雪花采用并购的方式,从大连,到后来的四川、吉林,最后走进世界各地并购,说来好似很轻松,凭着出货量多,雪花一下就占据当时啤酒市场的第一名,就这样成了家喻户晓的品牌。

国内稳住了,雪花开始把主意打向了国际,这次就碰钉子了。

那时,同是竞争对手的百威,嘉士伯开始起头,同时纷纷不惜花重金抢夺其他啤酒市场,来达到能与雪花共抗衡。

甚至,百威要收取南非啤酒公司所持雪花将近一半的股份,危急时刻,雪花背后华润集团出手稳住局面,收购其剩余股份,危机就这样解除了。

俗话说,打狗也要看主人,华润集团的资本早已不可估量,此次的碰壁也是少有罕见,雪花危机解除后,势头越来越稳,占据市场,啤酒巨头顺势而成。

中国人离不开的神秘商业巨头:2千企业42万员工,营收是阿里的4倍

通过仅仅两个小事例就可以看出,作为四大央企之一的华润,名不见经传,默默发展的他早就远超腾讯京东,结果所见,有资本才是王道,少营销,踏踏实实做事才是根本。

03:华润走向的是阳光大道

从成立到现在,华润经历了整整83年的发展历程,凭借着华润置地、万象城、怡宝、雪花、华润万家这五大板块赢得市场的优势和产业的基础。

雪花啤酒与外资搏斗,涅槃成为了国内啤酒市场的老大;

华润置地重新布局港澳大湾区,抢夺话语权,华润的总资产从开始的2000万美元变成了如今的18300亿人民币,这一切的一切好似变化的太快,但是又很稳当。

中国人离不开的神秘商业巨头:2千企业42万员工,营收是阿里的4倍

随着华润商业城墙慢慢垒起,未来华润的路也会越走越长久,华润的产业如今已是深处生活,已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或许你不知道,但它一直存在。

“不卑不亢,不骄不躁,或许这才是华润欣欣向荣的基础所在……”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能核实版权归属,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作者:向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山泉   交通站   华润   阿里   农夫   深圳   巨头   牌子   雪花   港澳   布局   啤酒   资本   中国人   员工   神秘   战略   产业   商业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