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思维:碎片化与系统性

(全文2300字,预计阅读时间7~9分钟)

碎片化,信息时代出现最频繁的词。从字面理解,指破碎的、片面的。

系统性,相对于碎片化而言,指整体的,有层级、有关联、有逻辑结构的。

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观察、接触到的内容基本都是以碎片化形式呈现的,新闻、八卦、观点、知识等各种各样的内容几乎都是如此。这也产生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多数人看问题与吸收他人观点时,容易出现断章取义、一知半解、以偏概全的情况。

新闻资讯类APP常见的一个栗子:在一些文章下面,经常看到很多人对于内容没完全理解,或是干脆压根没读完的人,就开始在评论区大肆发表激进言论,观点之奇葩、脑路之清奇,让人不禁感觉智商承受了十万点暴击侮辱。

还有一种是在职场见得挺多,就是很多小微企业的领导人。小到领班、主管,大到老板、CEO,喜欢东拼西凑的将一些大企业的制度与管理方式生搬硬套在自己公司上,完会不顾企业的规模、阶段、类型、资源、福利等各方面的前提差异,打鸡血似的强制灌输给自己的手下与员工,然后员工也大多没啥文化,有样学样,常常搞的天怒人怨、矛盾重重,危害巨大。

“碎片化”的问题是:将复杂的事物简单化,简化其中的逻辑过程,过滤掉“递进演变与分析”的重重关卡,让人只快速看到了结果。上面很多领导喜欢照搬其它公司的管理方法与制度,就是没有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忽略了前提、环境与进化过程,导致东施效颦。

认知思维:碎片化与系统性


记得有个“七个饼"的寓言故事:大意是一个人饿了买饼吃,一直连续吃了七个饼才吃饱,付钱的时候对老板抱怨:为啥不直接给我第七个饼,害的我白白浪费了前面六个饼。

大部分人知道这个故事,只会觉得这人本来就是二傻子。却不知道,自己在生活中看问题、学东西,获取知识等行为其实跟这差不多。这些人只想快速从别人的经历中获取答案、知道结果,至于别人经历的过程则无所谓,因为太长了,懒得研究,从而忽略掉了从一到二,再到三四、五六的过程。

”碎片化“观点在某个角度(通常是自身的角度)来看确实是正确的,但这往往只看到局部的事实,于整体往往并无好处,跟盲人摸象有点类似。

有三个瞎子,听说村里来个头大象,就怂恿着一起去见识见识。到了大象面前,张三第一个抢着上,摸到了大象的大腿,就是一口断定:大象是圆的,而且很粗壮;李四摸到了鼻子,争辩到:咋个可能,明明又细又长;王五摸到了肚子,声嘶力竭道:圆个锤锤,明明就是平的。

如果你过见大象,站在上帝视角来看,他们说的都不对。但要换个位置来看,如果自己跟他们一样,眼睛看不见,也没见过大象,你此时还会这样这样认为?

这故事也能说明什么叫“当局者迷”。很多事情你能看得清楚,其实是你站在旁观者的上帝视角。可是大多时候我们是不知道自己处于”盲人摸象“状态下的。最典型例子就是你能快速看到别人的缺点,但无法发现自己的缺点。

认知思维:碎片化与系统性


以上例子说明:如果你只是站在自己的个人角度,或者只是听取某人的片面观点,很容易因为这些”碎片化“的内容而影响到自己的思维判断。

人是受环境影响的物种,你每天受所接收到的东西影响,长此以往就会形成你当下行事与思考方式,而你的行事与思考方式又会去影响周边环境---吸收志同道合的人,排斥价值观不同的人(也叫物以类聚)。这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把时间当作朋友》其中一节就提到:人与环境是互为因果的,你受环境影响的同时,也在影响着环境。

”碎片化“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提意见“。比如开会时,你一言,我一语,听起来都有各自的道理,各自的意见在某一情境下也确实是正确的。但这也只仅仅限于他当时所面临的情境,他看到的只是局部事实,通常对于整个流程与链路协同却是有害的。

提意见的情况也算是”盲人摸象“的一种体现。他们只看到对自己有益的,或是注重一时的利益,却忽略其它环节的关联性与协作性。这也不能全怪他们,他们确实只看到某一个问题,从而提出了这样的意见。任何人都可能存在这样的情况,因为对于全盘没有经历过,没有经验,所以根本没法儿想到其它环节。

认知思维:碎片化与系统性


怎么避免这样的情况呢?

唯一的方法就是:不断学习,不断去尝新,不断扩展视野。

学习是一种“观察”的过程,是通过别人的经历来汲取”教训“。尝新则是自己亲身去“体会”过程。但一个人通常很难自身去”体会“所有的环节与事物,所以更多只能依靠阅读与学习来增加自身的“体会”。

有一点需要注意,可以集思广益,但要有过滤地去筛选,并做深度思考。而这些需要足够的知识量去支撑。

观察与学习的过程是不断获取“知识点”的过程,我们得到的每个知识点,会在你大脑里建立的一个“认知锚点”(可以将其理解为一个“标的物”)。大脑如同浩瀚的的汪洋大海,获得的每个“知识点”就如同漂浮在大海中的一个“小灯塔”,可以作为位置的参考点,你所学到的“知识点”越多,这样的“小灯塔”就越多,范围就越广。

认知思维:碎片化与系统性


多个关联的“认知锚点”组合成小知识网,多个知识网再相互关联组合,量变引发质变,最终聚变为庞大的“系统网”。人们谈零碎的东西很容易,但要形成系统(体系)非常之难。因为系统是宏观全局性的。就如同企业领导人或全军主帅对待问题一样,他们是从整个企业或全国战场的宏观视野来看待问题,允许局部有小的缺陷与失利,调控各个结构,争取大局上的协调、完整。

”系统“靠的是知识的积累,没有足够的知识量就无法组建起整个结构骨架,也就无法形成所谓的“结构体系”。每个领域有自身的体系,多个领域有更大的综合体系。

最终的情况:“系统性”将使你逃脱以个人角度与局部视野看待问题,从而拔高你自身的“思维与认知”层次。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有格局、有视野“”高屋建瓴、高瞻远瞩“。

说来说去,每章最后好像都会回归于学习与知识。就写这么多吧。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灯塔   碎片   盲人摸象   知识点   美文   大象   认知   局部   视野   角度   思维   观点   体系   过程   情况   环境   知识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