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原创小说)陈老倌逸事

故事:(原创小说)陈老倌逸事

伯父离休后思乡心切,于是成行,在某年初冬回乡探亲。

回到家乡后,伯父如鱼得水,好不欢愉。他虽然走路不大灵便,要有拐杖的辅助,但还是坚持到街上走走,到街坊邻居家里走访一下鱼水亲情的乡亲。

故事:(原创小说)陈老倌逸事

第一个提出要走访看望的人叫陈雨堂,伯父还能叫出他的外号“二铁锤子”。因我年纪轻,对这位老人了解不多。据说他是个老革命,属于县民政局在册扶优人员,每年春节期间能领到上边慰问的一袋米面和一壶食用油,再加上几幅春联。这恐怕也是一个老革命与普通群众的明显区别吧。

在我的印象里,陈雨堂老人浓眉大眼,脸阔口方,身架个头比一般人大一圈,说起话来嗓门宏亮。冬天穿着黑布老羊皮袄,腰里扎一根红布绳,别着一杆烟袋锅。年岁大了,身板也不直了,每天弓着腰走路,慢吞吞地。手里总拿着一根皮鞭子,身后跟着三五只老的或者小的绵羊。

故事:(原创小说)陈老倌逸事

农家庭院的夜晚被初冬的薄雾笼罩着,显出丝丝凉意。父亲和伯父坐在庭院里,一边摘花生一边拉家常。

父亲说:“村里人都喊他陈老倌,放羊倌。早些年因历史旧案缠身,四处奔走,也没洗清名声,受了不少委屈不少劳累。三中全会后,国家政策施行拨乱反正,使得很多老同志平反昭雪,他总算是给平反了,落实了政策。"

故事:(原创小说)陈老倌逸事

"这我是清楚一点的。"伯父说:"我们分开后,我在外地公干,家里的事情都是你我书信介绍一点,雨堂不认得字,我也不好跟他书信交流。他的具体情况我就不知道喽!关于他的历史旧案,我也是帮过他的,给他打过证明材料。"

父亲说:"是啊,我还记得你给他打过证明信,寄给大队革委会了。好像证明他在儿童团期间根正苗红,苦大仇深。"

伯父说:“我和他都是儿童团员,他是儿童团长,我是副职。儿童团那个阶段就没有必要审查了嘛,都是孩子,懂什么?能有什么思想问题?”

故事:(原创小说)陈老倌逸事

父亲说:“他老伴走得早,可能是身体原因,也没留下只男半女,剩下一个孤老头子,天天没抓没挠的,日子过得也不太好,亏得国家体恤,有民政照顾,还算衣食无忧。"

伯父哀叹一声:“命运造化!他应该享有晚年幸福,毕竟拼了大半辈子。”

故事:(原创小说)陈老倌逸事

父亲说:“他前不几年还进城找过寒天笑那个女人,有群众看见他了,鬼鬼祟祟哩。”

伯父吃了一惊,顿了一会儿说:“哦!看来他们两个这辈子算是纠缠不清了。不过我相信陈雨堂是清白的。”

豫北平原的冬天,阳光格外温暖。陈雨堂老人躺在村南河坡荒草地上晒太阳,头枕着一块砖头。老绵羊在他身边散漫地啃草。

羊逐草而走,有时候就啃到他头发上了。他手一挥:“你这畜生,那边吃草去,我这老骨头还留着喂狗哩,你不能吃。”

故事:(原创小说)陈老倌逸事

有村民立在远处路边喊他:“老倌,民政家来人慰问你了,快点回家领你的慰问品去吧!”

他也不忙,慢吞吞地爬起来,对来人说:“叫他先搁(放)留生那儿吧!”报信的人早走远了。

留生是他侄子,他大哥的大儿子。陈老倌无后,所以心理上就把留生揽到跟前,要养儿防老。留生也乐意,赡养老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故事:(原创小说)陈老倌逸事

这些年留生在外地拼命做工,做木匠,也攒下了一些钱。去年偷偷生了第三胎,总算见到一个带把的(男孩儿),不过计划生育罚款也不老少,那钱叫谁也心疼;不然就扒房子。那是新盖的二层小楼,全村都找不出几户,咋能说扒就扒哩。

陈老倌不糊涂,深明大义,主动把罚款给政府送上门,一分不少,都是他的养老钱。乡政府领导直夸陈老倌是好样的,不愧是老资格的共产党员。

从父亲和伯父的交谈,我才知道放羊倌陈雨堂的一些更为详细的信息,以及他和伯父的联系。或许现在说起来都是一些陈谷子烂芝麻的往事,但是于我却是新鲜的,就像看了一场好看的电影,同时在心里受到一次庄重的洗礼。

一九四三年,抗日战争进入胜利曙光即将升起的前夜,漆黑中已经隐隐露出一抹暖色。

故事:(原创小说)陈老倌逸事

那几年村里的秘密武装组织,经常搞地下活动,骚扰一下鬼子的据点碉堡。动静都不大,主要是缺乏正规训练,缺乏枪杆子。

根据区上指示,村里也发展了少年儿童组织,以培养后继抗日救国力量,打算跟鬼子进行持久斗争。这个少年儿童组织就是共产儿童团。

故事:(原创小说)陈老倌逸事

陈雨堂因为是光荣家庭的孩子,苦大仇深,又是个孩子王,就当了儿童团长。

他的父亲陈书卿是个人物,原是村里基干民兵,一天半夜睡觉时被二鬼子从床上抓走了,叫他去指认埋枪支弹药的地窖。他清楚地知道不能暴露地点,那可是全村武装组织的命根子。在他的带领下,一百多鬼子和二鬼子就进了先前区民兵营布下的地雷阵。

故事:(原创小说)陈老倌逸事

“值得我们尊敬的民兵战士陈书卿同志,于一九四三年一十一月二十九日子夜时分,在与敌人巧妙周旋的斗争中,与十几个鬼子、汉奸二鬼子一起离开了他战斗的土地。毋庸置疑,陈书卿同志的一生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红色革命的一生,为了共产主义而奋斗的一生,为了广大人民群众得解放谋幸福的一生。虽然他生前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但因为时间问题,还要继续接受组织的考验,一直没有正式批准。现在对他的考验终于到来了,他也经受住了考验,用他的实际行动向组织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事实证明,他就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今天在这里,我们要给他应得的待遇,正式追认他为共产党员。让我们这些活着的人,永远铭记陈书卿同志关键时刻舍身成仁的忘我精神,拿起他手里的武器,为了革命未竟的事业,继续斗争,不断前进。共产党员陈书卿同志永垂不朽!”

故事:(原创小说)陈老倌逸事

这是区委王秘书写的追悼词,在念给刘书记听的时候,陈雨堂正在刘书记的大手拂顶的安抚下使劲地抹眼泪。

”不要小看红缨枪,在与敌斗争的战场上,红缨枪跟长枪大炮一样,都是革命斗争工具。”刘书记语重心长地教导说。

故事:(原创小说)陈老倌逸事

“不要小看儿童团,它是革命力量的后继组织,是正在成长的革命力量,也是革命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刘书记站起来顿了顿,表情严肃,斩钉截铁地指示说:“你需组织和团结本地少年儿童,发挥小螺号的战斗精神,一起参加到对敌斗争的阵线上来。”

故事:(原创小说)陈老倌逸事

陈雨堂唰地立正,一手紧握比自己还高一头的红缨枪,一手捏紧拳头,大声说:“打死RB鬼子,给我爹报仇!”

伯父作为儿童团副职,当时也在场的,也赶紧站起来表决心,大声说:“打死RB鬼子,给铁锤他爹报仇!”

故事:(原创小说)陈老倌逸事

那年,陈雨堂十四岁,伯父十三岁。那年,伯父和陈雨堂两个小伙伴胸中充满仇恨,手握红缨枪立在村口高处瞭望远方,守护着红色中国大地上一个不起眼的村庄。两个小伙伴坚定地立在中国革命斗争的一角,任革命风暴扬起胸前的红领巾,任历史风云从头顶飘过,任岁月风雨凌乱了乌发到白发。

在一次通讯任务中,儿童团长陈雨堂留在了县大队。他被组织上安排了新任务。这样,伯父就接职当了儿童团长。

多年以后,秘密档案部分公开。才知道,陈雨堂的新任务就是作为放羊倌进入县城,与县城里的秘密武工队取得联系。当时隐蔽在县城里的武工队是以一间羊汤馆为阵地的。这么重要的任务之所以选中他,是因为他还是个孩子,而且是个放羊的孩子。

故事:(原创小说)陈老倌逸事

一九四四年秋,打跑了鬼子,县城重新回到红色政权手里,这个胜利果实的光芒,曾经着实地耀红了放羊倌陈雨堂的鼓着腮帮子的脸。

这里还有一个他一直不愿提起的小插曲。当时本地组织的各种战斗命令都是口头传递,以防物实被邀的风险。命令从首长传达到具体行动人那里,再传达给陈雨堂。行动人说的是“零点”行动,而陈雨堂脑子里没有“零点”这个概念,不知道“零点”是几点,或者还有口音方面的误解,就理解为“两点”了。

故事:(原创小说)陈老倌逸事

好在武工队经过战争形势分析和时机预判断,及时察觉并修正了错误信息,也是一个大胆的“赌明天”。

也不能怪他,口头传递信息,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出岔子。这也是他并没有受到处分和批评的原因。

一九四五年秋,鬼子全线溃退,投降了。虽然打跑了鬼子,全国形势并没有彻底好转。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军队八路军和各地方武装力量,就地转身,进入了“打倒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的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故事:(原创小说)陈老倌逸事

档案显示,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陈雨堂参加了解放南清店的战斗,还参加过清剿清风寨土匪的战斗,都是地方武装的地方小战场。但是这也是革命战线,也是有功的。

跟很多革命战士一样,陈雨堂从一个放羊倌到儿童团长到革命战士也是走了弯路的。这很正常,每一个革命者都需要经过革命战争的洗礼,在革命实践中摸索前进,走弯路或不可避免。不管怎么说,没上过一天学堂,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的陈雨堂,能够从一个“为爹报仇”的苦大仇深的穷孩子成长为一个“为了千千万劳苦大众得解放”的真正的革命战士,都是跟革命实践、跟党的教育分不开的。

故事:(原创小说)陈老倌逸事

战争结束了,成熟起来的陈雨堂回到了家乡。

在人民群众的眼里,他是作为一名光荣的退伍战士回家的,然而,人民群众越是抬举越让他觉得不自在。这种不自在只有他自己清楚。

故事:(原创小说)陈老倌逸事

回乡后,他积极参加农会和民兵活动,紧紧依靠党的领导和手里的枪杆子,在土改运动中与地方乡绅、地主富农做顽强的斗争。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在各种政治运动中,在他还不是党员的情况下,他能够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觉悟坚定地站在正确的立场上,经受了各种风雨坎坷和政治考验。难能可贵!

故事:(原创小说)陈老倌逸事

在家乡,他为组织为集体为群众做了不少事情。

比如,有一次生产队里的辕马受惊了,拉着马车一路狂奔,赶车的驾驶员吓得抱头跳下了车。在马车即将冲到人群的千钧一发时刻,陈雨堂正在地里干活儿,他充分发挥战争时期的身体和精神状态,以撵兔子狗的姿势,以离弦之箭的速度冲了过去。他不顾个人安危,紧紧抱住马脖子,以双脚做刹车,直到蹭掉一双布鞋的鞋底子。终于,惊马收住了蹄子,陈雨堂的双脚蹭掉了一层皮,血印湿了很长一段黄土地。

故事:(原创小说)陈老倌逸事

再比如。狂风暴雨之夜,困难群众张寡妇家的房子在风雨中飘摇,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将有墙倒屋塌的危险。平时陈雨堂为避嫌都躲着张寡妇,可是现在是危急时刻,关键她家里还有三个孩子。眼看雨越下越大,他也顾不得那么多了,拿了几块油布冲进了雨里。张寡妇看着四处漏雨的房顶,看着哭闹的孩子,想起早走的男人,心里不免一阵酸楚。孤独无助之时,陈雨堂来了。他就像一柄硕大的油纸伞,为这个无助的家庭撑起一片无雨的天空。孩子们笑了,她心里的雨也停了。

故事:(原创小说)陈老倌逸事

还有,一天晚上,生产队牛棚着火。陈雨堂都上炕睡觉了,听到街上喊声,一骨碌爬起来就往外跑。牛棚火势冲天,烧得木料和草料“噼里啪啦”直响,大家都站在院子里干着急不敢靠前。陈雨堂提起一桶水从头浇下来,就冲进了火海。

饲养员“三不靠”被他背出来后经过抢救总算保住了一条命,生产队的牲口死伤惨重,给集体生产造成重大损失。

后来分析知道,火灾的根源是有人吸烟,把烟屁股随手扔草料堆上了。

每到夜晚,生产队牛棚就成了村人聚会的场所,没别的事,就是闲拉呱,消磨时间。有时生产队召集群众开会也在这里。天天跟牛和牛粪打交道,谁也不觉得牛棚不好,还很愿意往牛棚里挤。

故事:(原创小说)陈老倌逸事

火灾的引起是慢慢来的,从隐燃到火苗,需要一个过程。夜深了人散了,饲养员“三不靠”打着哈欠也去睡觉了。他忘了以前的教训,忘了陈雨堂的教诲。以前别的生产队牛棚火灾也是有群众吸烟引起的,为此,陈雨堂离开牛棚时特意叮嘱他上炕前仔细检查一遍。

说来说去还是责任心问题。

故事:(原创小说)陈老倌逸事

群众都骂“三不靠”是糊不上墙的一泡干牛粪,还真是的。有农会的时候他不相信不参加不依靠;有村民互助组的时候他不相信不参加不依靠;有农业合作社的时候他不相信不参加不依靠。所以被群众起了个外号“三不靠”。其实他就是不想缴纳会费,不想跟群众共享他家那一盘小石磨,就是一个天天拨自己小算盘、缺乏集体主义观念的人。

故事:(原创小说)陈老倌逸事

说到牛棚,还有弯弯绕。开始群众一致选举陈雨堂当生产队长,可他坚决不干,极力推辞。可能是心理上有包袱吧,他有点放不开。他说他喜欢动物,愿意跟动物打交道,就当饲养员吧。

干了没两年,换生产队长了。

故事:(原创小说)陈老倌逸事

新任生产队长陈进生,外号“猪不熟”,也有的叫他"煮不熟”。这外号是有来历的。前几年他家的一头大母猪跑别的生产队庄稼地里糟蹋了不少青苗,被群众逮住游街认领。很多群众都认出来是陈进生家的猪,可他死活不承认,还说巧话:“我跟它不熟”。

大家伙儿能叫这样的人当生产队长,完全是没办法,也是从集体利益考虑。他有个表侄子在县生产资料公司当司机,有这层关系后,队上能弄到急缺的氨水农药等农资。

故事:(原创小说)陈老倌逸事

生产队长“猪不熟”跟饲养员“三不靠”原都是街坊邻居,后来成亲家了,自然就尿到一个壶里了。"猪不熟”当了生产队长后,有一天晚上找到陈雨堂“说事儿”,两袋烟罢吐了真言:“你家张口吃饭的人少,‘三不靠’不一样啊,家里五个孩子,都是张口吃饭的,跟这畜生一样,都得喂口草料,队上对群众生活困难是看得见的,手心手背都是肉,社会主义国家,谁也不兴饿着,能照顾就照顾一下,只要我当着队长,决不能让一户人家过不下去。”

第二天陈雨堂就卷铺盖回家睡了。他心里是清楚的:那豆饼畜生吃得,人也吃得。

故事:(原创小说)陈老倌逸事

群众对于陈雨堂救了“三不靠”非常惊讶和感动。

还有很多为了群众利益的“小事”,群众都记在心里。就是这么一个好人,在文革时期,却受到了冲击。回头看,这是历史潮流,谁也挡不住。

本来一个有着“老革命”色彩和“好人好事”标签的人,在政府机关弄个一官半职应该也不难,结果就放了羊当了放羊倌。这就是命运捉弄人吧。有人给他算命“为啥没当官儿”:第一、没文化,大老粗;第二、有擦不干净的历史疙疤。

据传,他的历史疙疤是:在清剿清风寨土匪的战斗中,从他手里,从他眼皮底下放跑了大土匪"烈风马”的五姨太,他的得力助手"寒天笑"。

故事:(原创小说)陈老倌逸事

群众对大土匪"烈风马"的厉害是闻风丧胆,那可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活阎王,但对他的五姨太"寒天笑"的厉害也仅是江湖传说。她的厉害之处不是杀人不眨眼,而是长相。她的最大特点就是人长得漂亮,别人的漂亮是叫人欣赏的,她的漂亮是叫人丧命的。漂亮成了她的杀人武器。据说,凡是见到她容貌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心中一惊,就像心里猛地灌入一股寒流,然后人就失了魂魄。因此,她的美貌成了男人堆里的传说,并且没人敢去求证。

故事:(原创小说)陈老倌逸事

历史档案信息显示:"寒天笑"潜逃到了台湾。建国以后,她又以国民党特务的秘密身份潜入大陆,联合大陆的国民党残余势力,妄图对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大建设宏伟蓝图构成破坏。但是没有得逞,被我公安人员顺藤摸瓜“一窝端”,打掉了包括"寒天笑"在内的反共特务组织。"寒天笑"经过人民群众大会审判,在监狱伏法、劳动改造。为什么这个曾经手上沾了人民鲜血的蛇蝎女人没有被枪毙正法呢?成谜待解。

故事:(原创小说)陈老倌逸事

文革结束后,"寒天笑"被刑满释放。那年她59岁,依然半老徐娘、风韵犹在,还是一个大美人。坎坷的经历,岁月的刻刀,并没有将她的外表折腾得丑陋不堪。经过社会主义改造,这个蛇蝎美人可能真的已经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或者是时间的汤药慢熬,人民群众已经淡去了历史仇恨,走出监狱的"寒天笑"也就平淡地被淹没在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

当时政府对这些经过改造改过自新的反革命分子还是胸怀开阔的,本着”既往不咎,继往开来”的精神,安抚了一批,安置了一批。"寒天笑"老家是县城东关街的,她就被安置到了东关居委会街道办冰糕厂。在厂里花名册上,她的名字是“韩天娇”。

故事:(原创小说)陈老倌逸事

虽然历史上的"寒天笑"已经被淡化处理了,但是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不管是不是狐狸,终究藏不住尾巴。一开始,群众听说"寒天笑"在东关冰糕厂,纷纷来围观,有猎艳的,有猎奇的,大门都堵了。人群当中,男人居多,很多是老光棍。后来慢慢就散了。

回顾还原一下历史事件,当时的真实情景是这样的。

故事:(原创小说)陈老倌逸事

陈雨堂端着长枪往大院里冲去,在花池假山后面迎面撞上一个弱女人。不知怎么回事,他当时就愣住了。他记得那女人穿了青色绣花的旗袍,背着一个包袱,手拿一柄折扇一样的东西。然后他只看到一双绣花的鞋子徐徐往后退去。就在她翻过后墙的一瞬间,另一名战士出现在陈雨堂身后。那名战士朝向墙头打了两枪,没中。令人耻辱的是,女人在隐没于墙下之前,竟然冲着陈雨堂笑了一下。

故事:(原创小说)陈老倌逸事

庆功会后,关于陈雨堂的疑点很快就被放大,变成了隔离审查。

后边冲进来的战士叫李金华,作为首要见证人,在陈雨堂被提审时,他的证词是:我亲眼看见,他站着不动,也不打枪,枪口朝着天空。"寒天笑"就在他的眼皮底下翻过了墙头,还是我冲过去打了两枪,可惜错过了时机,没打中。

故事:(原创小说)陈老倌逸事

证人说:当时我还问他了,你为啥不打枪?他给我说的是没子弹了。因为是战斗当中,情况紧急,我也没检查他的枪。我应该检查一下他的枪才是,这样就不会误会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

陈雨堂正是这样带着疑点或者说污点回家的,他没有被组织继续安排新任务也就顺理成章了。从哪里来就回哪里去吧。

文革时期,陈雨堂的历史旧案再次被翻出来。他成了“黑五类分子”、”黑材料典型”,成了各级革委会运动斗争的典型人物。当时证人李金华已经是县革委会副主任,镶着两颗闪光的大金牙,天天戴着一只刺眼的红袖章。

陈雨堂蹲在蘑菇仓里,门口有荷枪实弹的民兵站岗把守。这种局势让他一直怀疑自己的重要性。他眼睛楞楞地盯着白粉墙上一行红色的标语——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盯了不知道多少天,盯得眼睛都红了。

故事:(原创小说)陈老倌逸事

蘑菇仓像一口竖井,只在二层楼高度的位置有一个钻不出人的小窗户,能透出一束光,让人知道是白天还是黑夜。他想:鬼子的碉堡大概就是这样子吧,只是遗憾没进去看看。

又想:我的枪里还有子弹吗?那女人手里拿的是一柄扇子吗?我作为一名革命战士能够轻易被美色迷惑吗?一日三省吾身。

故事:(原创小说)陈老倌逸事

有人本着对历史负责任的态度,听了陈雨堂对当时情况的详细描述,经过认真分析之后,提出一个大胆的推理——"寒天笑"的法宝应该不是她的容貌,问题出在那柄折扇上,折扇有鬼!又通过走访民间奇人,得出结论:折扇上有毒粉。这也是古时候江湖人士并不新奇的暗器。

故事:(原创小说)陈老倌逸事

这个推理让陈雨堂一拍大腿,猛然惊醒。是啊!我应该是被那恶毒女人施了毒粉了吧。

一个未经检验的推理判断是不能成立的,组织上处理问题是非常严谨的。你说你被下了毒了,请把有毒粉的折扇拿出来。

故事:(原创小说)陈老倌逸事

单单为陈雨堂的清白,组织上跟监狱联系,提审"寒天笑"。她的态度虽然还算诚恳,只是表现出不解的表情:"什么折扇?什么毒粉?"

陈雨堂的家在村后街,一处不大的庭院。两间砖瓦房是民政部门前些年给盖的,墙上钉着“光荣之家”的牌子。大门是树枝木棒捆的,像个篱笆,平时只能挡羊,也不锁门。隔墙东邻就是他侄子留生家,新盖的二层小楼,与他的房子形成鲜明对比。

不巧,他去赶集了。“赶着羊去的,卖羊去了吧。”街坊妇女说。

故事:(原创小说)陈老倌逸事

第二天再造访,终于得见。他正要出去放羊,见到一个穿着洁净精神矍铄的城里老人站在眼前,迷惑不解。伯父报了个名,他迟钝了几秒钟,磕磕巴巴地说:“你——来——啦?你——啥时候——来啦?你——”。

我站在伯父身后,竟然就看出了陈老倌说话时的一丝羞涩。我突然想起,当年的闰土见到鲁迅先生的情景。这一丝羞涩似乎就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人觉得一丝世事沧桑的悲凉。

故事:(原创小说)陈老倌逸事

让进屋里来。屋子低矮,门头也就低,陈老倌弓着身板刚刚好进出。我就嬉想,这个是不是造成他驼背的原因呢。光线也不好,需要先适应一下才能看得清楚屋里情况。家具摆设完全一个农村老汉的样子,简陋不堪,破败不堪。只有床上堆的被子映出军绿色的一抹鲜亮,那也是民政发的军被,上面印着“XX县民政2009年”。

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能坐下来的地方,我把手里拎的一堆礼物放下来就回家了。那是伯父特意准备的见面礼,都是一些旅游纪念品等小物件,也有从日本带过来的。虽然不值几个钱,但是很有纪念意义。

故事:(原创小说)陈老倌逸事

吃饭的时候伯父回来了,跟父亲说:“我问雨堂了,你去找寒天笑了?他说去了。我又问他,你找那恶毒女人干啥呢?她都害你一生不清白喽。他说,其实也没啥事,我找她并不是让她给我洗清历史,历史都过去了,不管咋着,不想提了。我就是想知道那天她手里拿的是啥,是不是扇子,是不是有毒粉?要不然我怎么泥胎一样眼看着她翻墙跑了?”

父亲追问:“他咋说的?寒天笑给他说啥?”

故事:(原创小说)陈老倌逸事

伯父说:“哎!陈雨堂一本正经地告诉我,他没见到寒天笑的面。说她从东关街道办冰糕厂离职了,去向不明。”

第二天,父亲跟伯父说:“我找到看见陈雨堂跟寒天笑见面那个人,我又问他一遍,他发誓说他看得一清二楚,看见他们两个在冰糕厂大门口站着说话。”

故事:(原创小说)陈老倌逸事

伯父探亲已有时日,在离别之前两天,伯父提出要去跟陈雨堂见个面,道个别。结果不见。他不在家,听说他往县城方向走的,穿着民政新发的军大衣,走路很急的样子。

第二天,仍然不见。伯父等不及就回去了。

街坊邻居说:他那屋就没锁过,常有小孩子进屋翻他东西,有军功章,还有钱,掖到炕席下砖缝里都能找得到。

他领抚恤金,刚开始大概每月在民政所按个手印能领到五块钱。那是个一分钱也是钱的社会,小学生买支铅笔才三分钱。

故事:(原创小说)陈老倌逸事

陈老倌领罢了钱,出门在集市上花一毛钱买两只烧饼,也不吃,趁热揣到老棉袄的怀里,往家赶。先进了大哥的院子,喊:“乖儿留生,乖儿留宝,乖儿留根,都给我出来耍起来喽!”

三个娃娃小狗抢食一样从屋里跑出来。陈老倌拿出一只烧饼,手撕成三份给了孩子,把另一只交给嫂子,自己舔舔手指头上粘的芝麻。

故事:(原创小说)陈老倌逸事

他大哥是个废人,常年在屋躺着。虽然大哥继承了烈属之家,每月也有几块钱抚恤金,但是架不住三个张嘴的娃,日子过得也是紧巴,全靠陈老倌补贴着家用。

他的女人身体不好,流产了几次,一个孩子也没成。因为没有张口的孩子,有这五块钱抚恤金,两个人的生活还算可以,平时能轻松切块豆腐吃。只是他也不肯,那钱除下给大嫂,剩下都掖着藏着。

八十年代初,女人离他而去,扔下他一个人独自生活。邻居常听到他对着羊说话。

故事:(原创小说)陈老倌逸事

张寡妇与他也是邻居,住得不远,平时拉扯三个孩子挺不容易的。陈雨堂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很想去帮帮她,又怕别人闲话。落单后,那些被褥衣物拆洗缝补等女人干的活计,在他那粗大的手里就好比张飞绣花——真叫一个难。张寡妇会体贴人,也看出来他的难处,很想过去帮帮他,也是怕闲话。

故事:(原创小说)陈老倌逸事

两难之景,张寡妇的儿子出来给解了围。那孩子十岁了,聪明伶俐,并且非常懂事儿。他爹走后,他作为家里唯一男性,很体会母亲的辛苦,常常表现出一个大男人的担当。

张寡妇对孩子说:“天贵啊,你去到那院里看看你二伯有没有要拆洗的衣服,有就都抱过来。”

陈雨堂的家从来不锁门,他在不在家都不影响天贵去抱衣服。从外面回来,推门进屋,一看要洗的要缝补的被褥衣物不见了,心里就说:“天贵这孩子多好!要是叫我爹才好!”然后心里升起一股暖流,弥漫得满屋子的幸福。

故事:(原创小说)陈老倌逸事

有时候要拆洗的衣服口袋里有忘了掏出来的钱,一般也不多,一张两张毛票,一枚两枚分币,天贵这孩子都给送过来。这一定是他娘的主意,那女人不贪,有自己的把持。

陈雨堂对钱向来不会打理,虽说抚恤金不多,但他总是把钱零碎了随意放置,抽屉里、炕席下、毛主席牌匾背后,都有小额的纸币和分币。有时候他明明记得把钱放那儿了,怎么就没了呢?又想:或许我已经拿去花了吧,就不想了。后来发现这种情况总是出现。

故事:(原创小说)陈老倌逸事

邻居说:“天贵这孩子天天往你屋里钻,机灵猴似的。他二伯,你那屋里能拾钱哩还是有烧饼吃哩?”他也不在意,天贵多好的孩子,咋能偷我?

天贵要读书,孩子很聪明,读了很多书,认了不少字了。下面还有两个妹妹也到了读书的年纪。三张口要吃饭,也要穿衣。他娘真难啊!

后来天贵读了大学,参加了工作,就在外地当了县长。

故事:(原创小说)陈老倌逸事

天贵回家探亲,先去他二伯那儿,然后才回家。街坊邻居都说天贵懂事,要不是当年他二伯接济,他哪里有书读,哪里当了县长?说不定也是个放羊倌哩。

也有刀子嘴街坊说:“恐怕雨堂给天贵当了爹了吧,天贵孝敬他应该的。”

十一

话说陈雨堂领五块钱抚恤金的时候,我的伯父给老家他的父母每月邮寄五块钱补贴家用。同时,伯父在他工作的大城市还要供养一大家子。也就是说,伯父的工资应该是陈雨堂的抚恤金的几倍吧。

这是有工作与没工作的差别,是体制内与体制外的差别。或许还有,伯父时运好,在他的革命斗争中,在他的人生道路上,没有遇到"寒天笑"。

故事:(原创小说)陈老倌逸事

伯父是南下干部,先从区卫生学校学成后,作为部队后勤卫生人员随大部队南下,在解放大西南的斗争中流了汗,也流了血。后来祖国解放了,伯父没有回家,被组织上就地转身安置了工作。

虽说迈进了和平年代,但是新中国刚刚建立,百废待兴,百业待举,加上地方经济基础薄弱,民族团结工作繁杂,给党的干部提出了新时期的新标准。伯父适应时代要求,积极转变观念,立足岗位,以忘我精神继续革命,也是付出良多,贡献良多。

故事:(原创小说)陈老倌逸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经济大建设一日千里,发展突飞猛进,人的思想解放犹如地覆天翻,伟大祖国真正迈进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代,走上了为了人民福祉的康庄大道。

陈雨堂的抚恤金也是逐年递增,已经不是一张票子,而是需要用手指头蘸着吐沫清点一下才搞得清楚。这常常叫一个放羊的老倌陶醉在幸福的晚年生活里。

故事:(原创小说)陈老倌逸事

陈老倌拿到手的钱多了,依然不舍得吃不舍得穿,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

他看到村里小学校很穷,居然在冬天没有经费买塑料纸挡窗户,任由北风灌进教室里,把孩子们翻书写字的小手冻成“红薯”,冻出疮疤。他很心疼这些孩子,拿了一捆子钱砸到校长办公桌上,用放羊的鞭子指着校长骂:“若再叫俺看见孩子手上有冻疮了,俺拿鞭子抽你,你信不?”

故事:(原创小说)陈老倌逸事

十二

“你大爷是个汉奸么?”

有个村民跟我开玩笑,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话,把我搞懵了。

我自然有些急,质问他这句话的来历。他轻描淡写地说:“听陈老倌这么一说,你别当真哈!”

故事:(原创小说)陈老倌逸事

原来,陈老倌是伯父的革命小伙伴,伯父省亲那年特意去看望他,给他带的礼物当中有从日本带过来的小东西。这些小东西都是伯父任外事办主任期间与日本国有工作交际,由日本友人赠送的,具有明显的异域特征和日本色彩。伯父很珍视异域友人的感情,但是更加珍视革命小伙伴的感情。

这个陈老倌啊,也实在可爱!竟然把伯父当成了汉奸。一个大字不识一筐的人,却有着一股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感。

我能跟这样一个老革命摆摆“格局”吗?

十三

一天晚上很晚了,伯父打来电话,给父亲说:“寒天笑找到了!找到寒天笑了!”不无激动。

伯父闲看报纸,看《光明日报》。偶然之间,那个女人的名字一闪而过,举着放大镜回过来,再看,果然是她。

故事:(原创小说)陈老倌逸事

那是一篇“史海钩沉”类的文章,题目是《一位前国民党女特务的自述》,作者郑世通(政事通)。文章中有插图,是主人公的早年照片和近期照片。早年照片风姿绰约、风情万千,近期照片是一位老太太,银发鹤颜、气质不俗。后面还附有“编者按”,可见报社比较重视。

文章里面用了真实姓名,主人公叫韩天娇,还引用了“寒天笑”的绰号,也显出文章写作之大胆,作者之坦率,也说明主人公的坦诚布公的开放态度。叫人敬佩。

故事:(原创小说)陈老倌逸事

该文分三部分,前部分是女特务的成长锻造历程,如何从一位土匪“压寨夫人”走上训练有素、神秘莫测的女特务之路;中部分是女特务的社会主义改造与“凤凰涅槃”式的重生;后部分是“菩提树下”的幡然醒悟以及做人的道理。

文章结语这么写的:遇到一个好的男人,你就嫁给他吧!遇到一个好的时代,你也嫁给它吧!人,总归是要好好过日子。

故事:(原创小说)陈老倌逸事

值得一提的是,文章里面捎带着提到一件事。这件事,于寒天笑来说,就是过眼云烟的小事件,可以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于陈老倌来说,就是一个“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大事件。

用主人公的话说,陈姓解放军战士是她生命里的过客,同时,也是她情感世界里的“投店人”。她与陈老倌的相遇,既有生命的交际,也有心灵的擦肩。从情感角度可以理解为:因为对方在自己心里百分之一的存在而使得自己不再百分之百的完整。

故事:(原创小说)陈老倌逸事

主人公坦陈,她曾经一度爱上了那位陈姓解放军战士,就因为看了一眼他那黑洞洞的枪口。那是一杆好枪,刚直不屈的枪管就像拿枪的人傲然挺立;黑洞洞的枪口透着天体黑洞般的神秘和莫大的磁性;乌铁的冰冷与远处的火光与近处的人内心的欲火揉杂在一起,顿然生出一股难以名状的人生滋味。

故事:(原创小说)陈老倌逸事

对于后来陈姓解放军战士的不公正待遇,是她始料不及的。她想不到自己的一个眼神,能够让一杆刚直不屈的好枪哑火;想不到一位刚直不屈的解放军战士,能够在历史的一个眨眼里,阴差阳错地走了一个不一样的人生。

十四

陈老倌终于还是离开了这个世界。

这是一个有羊的世界,这是一个有“寒天笑”的世界,这是一个有枪炮也有玫瑰花的世界。

故事:(原创小说)陈老倌逸事

他把羊赶进羊圈里,投了最后一把草料,把栅栏围好,就把羊鞭子郑重地交给了牧羊人。

他慢条斯理地吃了最后一顿晚饭,换了一身新衣服,把自己放倒在土炕上,身上盖着民政局发的新被子,就把自己交给了老天爷。

故事:(原创小说)陈老倌逸事

他无儿无女,所以了无牵挂。

他的床头枕头旁边,是一只古旧的木头匣子。匣子里放着他用生命换来的军功章,还有党章和毛主席像章,还有小开本的《毛主席语录》,还有几张纸币和粮票。

收拾遗物的人打开这只老人常用的木头匣子,发现里面还有一张报纸,折叠得很规整,正面是报纸上的照片,一个女人的照片。后来人哪里认得照片中的女人。

故事:(原创小说)陈老倌逸事

那张报纸就是载有“寒天笑”文章的那份《光明日报》,原是父亲特意找出来交给陈老倌的。没想到,时隔不几日陈老倌就不辞而别了。

父亲作为村干部参加并主持了老革命陈雨堂的送别仪式,特意安排把装有那张报纸的木头匣子随了葬。也许这是陈老倌的遗愿清单中比较要紧的事情吧。

故事:(原创小说)陈老倌逸事

一位到了暮年变得沉默的老人,谁能猜得透他的心思?如果“寒天笑”有知,恐怕也只会笑出声:一杆刚直不屈、乌铁冰冷的枪,经过了岁月的磨砺,终也有了木头的质地,比钢铁柔软而有温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儿童团   羊倌   抚恤金   寒天   牛棚   生产队   折扇   伯父   寡妇   逸事   鬼子   美文   战士   群众   父亲   组织   孩子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