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钦点的馒头状元

中国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完备于唐代,兴盛于宋、元、明、清,终于清朝末期。

自隋朝创立科考以来,历代状元有姓名可考者有592人。历朝历代擢录的状元“朝为田舍郎,暮等天子堂”,成绩的背后是“头悬梁,锥刺股”的读书之苦。在历代的小说、戏剧、诗词中,记载了许多金榜题名的逸闻趣事。其中,清朝康熙年间出现了一个“馒头状元”,民间广为流传。

康熙钦点的馒头状元

清康熙年间,有个状元叫李蟠,不仅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而且还是个大吃货。

康熙三十六年,李蟠参加了当年的一次殿试。其他考生都是手持笔墨纸砚进入考场的,而李蟠却带着36个馒头和十几个鸡蛋进考场。

康熙钦点的馒头状元

李蟠自知是个慢性子,就连写字都慢得像蚂蚁爬树,所以担心要考到很晚才能交卷,还是未雨绸缪为上策,备好干粮。

天色已晚,别的考生早已交卷走人,唯独李蟠还在继续考试。这时,监考官都想走了,于是过来劝说李蟠快点交卷,而此时李攀还处在答卷的起步阶段。

被逼无奈之下,李蟠哭着求监考官:“大人吧,我十年寒窗、辛苦半生,就全靠这张试卷了。求求你们不要催促了,给个机会让我成就功名。”监考官员见状,于心不忍,不仅让他继续答题,看到他带来的馒头吃完了,就又送了他几个馒头吃。

康熙钦点的馒头状元

后来,这件事被康熙皇帝知道了,看到他的文章文采飞扬,更感动于他的精诚与执着,就下旨道:“李蟠乃苦心之士,而国家正在用人之际,得一士胜置一军。对其仍按章擢录。”康熙随钦点他为当科状元。

李蟠中了状元之后,他的“馒头趣闻”迅速在进士们之间流传开来。所以开榜之后,人们就戏称他“馒头状元”。

不过,请大家不要误会,李蟠可不是因此而被康熙钦点的。李蟠此人在军政、吏治等方面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也是一代英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钦点   状元   馒头   康熙   精诚   逸闻趣事   田舍   殿试   笔墨纸砚   慢性子   隋朝   清朝   美文   历代   年间   考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