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和用拼多多的人做朋友”

相信很多人都经常面临这样的现象:打开微信对话框或者刷一下朋友圈,都是让你帮忙砍价和拼团的消息。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你让我帮忙砍价,然后再也没有联系。


前几天和一个朋友聊天,他问我:“你还记得咱们班xxx不?我把他拉黑了。”我很纳闷,就多问了一嘴。他说:“我发现他用拼多多,太爱占便宜了,混的也太差了吧”。


用拼多多=贪小便宜=生活质量差=混得不好?恕我直言,虽然我没有下载过拼多多,但这个逻辑我不认可。


根据《2019国人工资报告》,工作10年月薪过万人数不足三成,北上广深整体月薪集中在5000—8000元区间。上海、北京、深圳经济发达城市都是如此,在其他小城市,一个月几千元更是常态。


“不要和用拼多多的人做朋友”

只有当你真正撑起家庭的柴米油盐,才懂生活的不容易,毕竟有些人光活着就用尽了全力。《了不起的盖茨比》里面有句话,“当你想批评人,记住,并不是世界上所有人都和你有一样的条件。”


太多人精打细算,也只是维持着勉强看得过去的生活,成年人的生活,真的没有那么容易。


长辈们习惯了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很多年轻人,需要计算着房贷车贷,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对花费有规划,认真生活的人。他们敢花时间去计算买哪个纸抽更划算,也敢奖励自己一个出国游,犒劳自己3千块的戴森吹风机。


为什么要直接凭主观去臆断,用拼多多的人就是很low,这样就很高级了吗?通过贬低别人彰显自己优越的感的人,才是真正的low吧。


去年暑期档,《哪吒之魔童降世》大火,其中的经典台词引起大家的强烈共鸣:

“成见是人心中的一座大山,你怎么努力也搬不动”


生活中类似的偏见,早已深深烙印在我们的日常中:


那个手机里安装了拼多多的人,肯定很爱占小便宜。

那个玩摇滚的男孩,一定是不良青年。

玩游戏的人不务正业,没有前途。


事实真的就是这样吗?


我们未必比别人高尚,别人更未必像我们想的那般不堪。“少见多怪”,凭借着自己的想当然去看世界,难免把眼界看窄了。


有污点的窗,看什么都是不干净了;与人有偏见,看他做什么都是不对的。


“不要和用拼多多的人做朋友”

《白夜行》中说:太阳和人心是世界上两样不能直视的东西。我们不了解一件事情的真相,就不能带着有色眼镜评判是非。


人一旦有了偏见,就会感情用事而不是理性思考,破除偏见才是王道。


不用主观的角度看待他人,也不轻易给人贴上标签,是一个人真正有层次的表现。真正有层次的人,善于打破自己的偏见,不会轻易对事情下定论,他们能够用不断发展的眼光去接纳别人,感受生活的美好。


卡罗尔·德韦克说,改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不是一场外科手术,以前的旧信念就被换成一个全新的,随着新信念变得越来越强,就会获得新的思考和处理方式。


我始终记得,柴静在《看见》中有一句话:

人怎么才能宽容呢?

宽容的基础是理解。


唯有深刻地认识事物,才能对人和世界的复杂性有了解和体谅,才有不轻易责难和赞美的思维习惯。


抛弃偏见,客观理性的去看待、去思考吧。


想要守脑如玉,就不要带着偏见给人或事乱贴标签。少说,多看,去设身处地的了解,才能更全面,更理性的认知世界。


“不要和用拼多多的人做朋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哪吒   盖茨   少见多怪   人精   有色眼镜   人心   小便宜   偏见   美文   主观   信念   宽容   理性   层次   习惯   朋友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