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表定律:父母互相不“拆台”,孩子才能更优秀

最近,一则新闻上了热搜,引起了不少家长的关注。苏州的一位妻子遭丈夫家暴,而家暴原因竟是因为妻子陪孩子写作业“太严厉”。原来,妻子让老公辅导孩子写作业,而老公觉得一年级不需要太严格,所以导致孩子根本没好好写,错误百出。妻子发现之后,火冒三丈地骂孩子,而丈夫和妻子唱反调,双方发生争执,最后发展成了家暴。


妻子告诉记者:“丈夫平时是不管孩子的,我对小孩严格一点他就动手打我,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有人评论:小夫妻因为这点小事闹到惊动警察,真是太好笑了。殊不知,从教育角度来看,这个小事影响的不仅是夫妻感情,还有孩子的健康成长。


很多父母都和这对夫妻一样,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出现了很多分歧。比如,一方想让孩子上补习班,一方觉得没必要;一方觉得孩子读文科比较好,一方觉得读理科好;一方觉得孩子不用管的那么严,一方害怕管的松了会让孩子太放纵,等等。


父母初心意见分歧,往往受害的孩子。父母的价值观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如果父母不能够统一战线,那孩子就不知道听谁的了。所以这里我想到一个名词”手表定律"。经常出现意见分歧的父母,可以了解一下"手表定律"。


手表定律:父母互相不“拆台”,孩子才能更优秀


“手表定律"给家长的启示


手表定律(Watch Law),又称为两只手表定律、矛盾选择定律。手表定理是指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当他同时拥有两只表时,却无法确定。两只手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


手表定律告诉我们:一个人不能同时选择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否则,他的行为将陷入混乱中。扩展到孩子的教育当中也是如此,如果父母双方的价值观无法统一,那孩子就会感到无所适从。出现这种情况时,父母双方要注意不能逼迫孩子,要帮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生孩子是两个人的事,养育孩子也应该由两个人共同承担。好的父母应该肩并肩,站在统一战线上。教育专家李玫瑾曾给家长一个建议:“管孩子,只该有一种声音。”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如果两个人教育孩子的思想上有差异,且相互拆台,不支持对方教育的方式的话,就会使孩子接受教育时出现混乱。统一思想,协同作战,才能密切配合,相得益彰,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手表定律:父母互相不“拆台”,孩子才能更优秀


家长的分歧,危害的是孩子


  1. 教育效果变差,孩子不知道听谁的

父母意见相左,也会进一步对孩子出现双重标准,孩子一时被要求这样做,一时被要求那样做,导致孩子难以选择,也没有核心的判断。


同时,如果父母观点不一致,一方教育好,另一方就拆台,那前面的教育就都没有作用了。而且,如果其中一方比较好说话,孩子也会联合好说话的一方来对抗不好说话的一方,这样的家庭氛围不利于孩子成长。


2. 不利于孩子的生理及心理健康


父母常常意见不同,相处不融洽,作为孩子也是看在眼里的。对于孩子来说,这样的家庭是一个不健康的家庭,自己待在里面会有压抑的感觉。很多孩子的抑郁情结就是从家庭环境中产生的。


父母有多个意见,孩子容易出现见风使舵的情况,孩子会两边讨好。这样的性格对孩子来说是极其不利的,谁也不喜欢自己的孩子是一个”墙头草"。


  1. 分散孩子精力,加重孩子的负担

父母的初衷都是为了孩子好,于是会提出自己认为是对的方法来加强孩子的教育。有时候因为父母双方的意见不同,因此有些父母会综合双方的意见,把双方的意见都加在孩子身上。

比如,父母希望孩子学一些技能,会给孩子报一些兴趣班,但是爸爸认为孩子学画画好,妈妈认为学音乐好。最后意见不同,决定让孩子两种都学。孩子只有一个,但是却要同时满足爸爸和妈妈,这极大耗费孩子的精力,无形中给孩子增加了负担。


手表定律:父母互相不“拆台”,孩子才能更优秀


遵循“手表定律”,父母应做到以下三点


  1. 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当父母出现意见分歧的时候,有时候双方容易情绪波动大,说一些伤人的话,甚至有冲动的过激行为,这是绝对不可取的。和谐的家庭环境才能给孩子一个安全的怀抱。


当你感到与另一半沟通的时候出现火药味了,就要及时压制住自己的情绪,做出一些让步,其实只要少说一些刺激情绪的话,就能结束这次争吵。


有专家指出:“父母之间在教育手段上的意见分歧,会促使孩子产生不法行为。”根据168名违法犯罪青少年社会调查表明: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与父母互相拆台,教育理念不合有关的有23人,达到了11.3%。


在孩子的是非观和规则感建立的关键期,统一明确的观念输出,这种家庭教育才更有益于孩子的认知的成长和健全。


2. 意见相左,求同存异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父母是孩子最亲爱的人,只有父母互敬互爱,还才会觉得世界上有真理,人间有美德。


良好的家庭关系是建立在夫妻双方平等的基础上,也就是两个人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即使出现争执,他们也不会一定要分个对错,会把问题的焦点放在解决问题与预防上面,不会把时间放在没有意义的争吵上。


尊重另一半,努力去理解对方,不会用语言或者是肢体去伤害自己的另一半。“求同存异"要求父母要对双方的不同进行协商与分析,对比其中的利弊,再综合双方的意见,在不伤害孩子的基础上,给予孩子最好的教育。


  1. 不要忽视孩子的个人选择

孩子作为被教育的主体,也是有独立自主权的。父母在决定一些事情的时候,要做到尊重孩子的意见,尊重孩子的想法和做法。如果父母对一件事产生不同的意见,总是协商不下的时候,不妨问问孩子是怎么看的,让孩子自己来选择。


同时,规矩对于孩子是必要的,夫妻双方可以与孩子进行沟通,针对孩子的学习与生活,给孩子制定一些规范。比如按时做作业,不做完不能放松,按时睡觉等等。一旦制定这些规定,就一定要实施,如果因为心疼孩子而更改的话,就无法树立父母的权威,孩子在今后也不会听话。


手表定律:父母互相不“拆台”,孩子才能更优秀


结语


教育学家曾说:多数叛逆的孩子,都有一对相处不和谐的父母。而越是优秀的孩子,父母的相处方式越融洽。

对于孩子而言,听谁的话不重要,而是在父母的教育下不断的成长。父母之间的分歧就像是给孩子划分出两条路,孩子不管走哪个都会使父母之间的关系走向歧路,父母不妨把这两条路合为一条,让孩子坚定的走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定律   手表   父母   孩子   求同存异   分歧   美文   价值观   教育孩子   情绪   妻子   丈夫   家长   夫妻   意见   优秀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