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苦中苦,你也成不了人上人

经常看到一些文章说:现在的年轻人不爱吃苦了,没有奋斗精神了。90后、95后、00后…这一代人垮了。


每次,我都一身鸡皮疙瘩。


首先,什么是能吃苦?

其次,能吃苦就垮不掉吗?


在我人生的前20年,我爸对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让我觉得吃苦是一件必要的必须的事情,更是一种无上光荣的事,是所有人通往成功的必经路径。


吃苦作为一种美德被代代传颂着。而吃苦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其实苦难本身并不值得赞美,值得赞美的是能够战胜苦难的能力,以及战胜苦难之后获得的幸福。而在没有战胜之前,苦难应该是敌人,是魔鬼,吃苦应该是一种耻辱。


吃了苦中苦,你也成不了人上人


我们读书时候,最先会背诵的古文恐怕就是孟子的“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然而很多人背着背着忘了开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


于是,只有少数人等到天降大任,而大多数人在受苦的漫长过程里感动了自己,竟忘了最终的目的,错将吃苦本身当成了高贵的姿态。殊不知你虽然吃着苦中苦,却只是“一将功成万骨枯”里的万骨。


苦难本身没有任何意义,只有经历苦难后的感悟和思考后才有意义。

如果人生是一场吃苦大赛,谁吃得苦多,给谁颁奖,我不拦着你,你去吃吧,可劲儿吃,但是,真遗憾啊,不是这样的。这不是一个拼蛮力的时代。同样一件事,谁吃的苦少,甚至不吃苦,就搞定了,那谁才是智者。


也许你会说,那些成功人士,每每回忆往昔的时候,总是说吃了多少多少苦。没错,但那是成功路上不可避免的苦,而不是为了成功去吃苦。这是两个概念。


梅花香自苦寒来,因为它是梅花呀,只能在冬天开。你以为它愿意啊。


吃了苦中苦,你也成不了人上人


在这个社会上,苦难本就是常态,成年人的生活哪会是舒适惬意?


一位北漂网友在回顾自己刚刚去到北京时的经历,追悔莫及:

为了省钱,她租了几百块一个月的狭小房间,房间里只有一张没有楼梯的上下铺,她睡上铺,每天光上下床都要费好大劲。

又因为房子离公司远,她每天不得不提前两个半小时去挤地铁。

每天的奔波让她疲惫不堪,时常抱怨生活好艰难。

其实她的工资完全够她租离公司更近条件更好的房子。

那样她每天至少能节省4个小时,她却觉得:“北京人才济济,不多吃点苦我怎么追赶得上别人。”

半年以后,原本圆润有活力的她变得十分憔悴。

她说,“我看不到希望,这个世界真不公平,为什么我吃了这么多苦,生活却没给我半点回报”。

她最终离开了北京,自以为的付出没有帮助她成长,更让她浪费了许多时间。

这是典型的无意义吃苦,做着对自我提升非常有限的事情,深陷在自我感动中。


套用一句话,你只是自以为很吃苦。

你只是低效、低效、低效,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有时候,能吃苦,能拼命,一点儿也不光荣,只是你笨。


吃了苦中苦,你也成不了人上人


弗洛伊德解释过人们为何会对苦难痴迷:

假如人生活在一种无力改变的痛苦之中,就会转头爱上这种痛苦,把它视为一种快乐,以便使自己好过一点。

而这,只是一种自欺欺人。


我们真正的要关注的,还是每个阶段有什么目标,每个目标要怎么完成。遗憾的是,大多数人在这方面非常懒惰。该做的事情,从来不做。重要的事情,从来不做。


就像美团创始人王兴说过的那句:很多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


苦难不值得迷恋,除非你别无选择。


说到底,一个人,不是要多吃苦,而是要不怕吃苦。

该吃苦的时候,就挺起胸,张开嘴,这是人之为人的担当。

别再把“能吃苦”作为一种品质拿出来臭显摆了。


趁着我们还年轻,多用一点脑子,多学一点技能,多积累一些知识。少一点关注自己辛不辛苦,少吃一点没有必要的辛苦,更不要用能不能吃苦,评价一个人。


陈虻曾对柴静说:“痛苦是财富,这话是扯淡。姑娘,痛苦就是痛苦,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

有选择地承受,洞察苦难的价值,这才是吃苦应有的姿态。

卧薪尝胆从来只是下下之选,能不吃的苦,我劝你还是别吃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弗洛伊德   孟子   吃得   美文   北京   苦难   姿态   遗憾   辛苦   为人   痛苦   事情   意义   房子   自我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