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叔本华《谈死亡》有感


观叔本华《谈死亡》有感

对死亡的恐惧不改变死亡本身。死亡的恐惧实际是超然独立于一切认识之上的。动物虽不了解死亡是怎么回事,但对它仍有本能的恐惧。当动物遭遇切身的危险时,为何要逃窜、颤抖、隐匿?无非是动物的生存意志使它们力图延迟死亡。至于人类,因为具备理性,必然产生对死亡的恐惧。但是若不能意识到,有生者必有死,而一心一意眷恋着生命,对死亡的逼近极力抵抗,最后终以绝望的心情迎接死亡,则我们对这样的人必表示轻蔑。因为死亡是普遍的,是有机生命最终的归宿,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因人对死的恐惧而稍有迟缓,相反你的恐惧只会招致死神轻蔑的一笑,而后毫无留情的收割你的灵魂。

死是与我们无关的灾祸。意识在生命结束之同时,便告停止,在睡眠或晕倒的状态下也同样停息。我们知道若没有意识,也就根本不会有灾祸了。总之,灾祸的发生是一瞬间的事情。伊壁鸠鲁从这种见地得出死亡问题的结论,他说:“死是与我们无关的事情。”并加注释说:“我们存在时死亡不会降临,等到死神光临时,我们就又不存在了。即使丧失些什么,也不算是灾祸。”

死亡是对利己者最大的惩戒。自然对待人类也与动物相同,个人的生死对自然根本不算个问题,我们身就等于自然,万物的生灭丝毫不影响自然的真正本质。本质之为物,对智慧而言,始终是一个谜,因为它所看到的只是个体不断的产生和破灭,它永远不能了解本质,即意志——自然的意志,不受时间限制。不过,我们也许可以这么说:对死亡的恐惧,或多或少是因为个体的意志不愿脱离原来的智慧,这个借助生殖而从遗传那里获得的东西。然而,随着死亡,智慧必定会消失,哪怕个体的本质通过生殖繁衍或其它方式而得到延续,但是没了“我”的意识或者说“我”的智慧那还是“我”吗?绝大部分的死亡恐惧,不外乎是基于“我”将毁灭、不复存在的妄想所致,并因此而备感困扰、绝望。死亡,也许就是对那些利己者、总妄想自己存在于一个个体中的人最大的惩戒。

死亡亦是新生。个体的损失仅是表面的损失,我们死后仍存留,以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生存。每一个个体都含有“不灭的胚芽”——DNA,经过“死亡”后再被赎取回来,并获得新的智慧和新的意识,于是,这个新的智慧和意识以新鲜生物的姿态再度登场。反之,如果记忆和个体永远存留于同一意志中的话,意志将感到非常难耐,它只有无穷无尽地继续着相同的行动和苦恼。因为在生存中的人类意志并不是自由的,个人的行为是以性格为基础,而性格是不会改变的,故其行为完全隶属于必然性。如果他继续生存的话,只有反复相同的行为,而各自的记忆中必定存留着若干不满。所以,他必须舍弃现在的一切,然后再从本质的萌芽中造就新的东西。

因此,死亡就是意志挣脱原有羁绊、重获自由的时候。吠陀常言:“解开心灵之结,则一切疑惑俱除,其‘业’亦失。”死亡是从偏狭的个体性解脱出来的瞬间,使真正根源的自由再度显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偏狭   灾祸   美文   妄想   意志   本质   绝望   恐惧   个体   意识   人类   智慧   动物   自然   生命   自由   叔本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