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对把孩子送进中职的父母,终于后悔了

那对把孩子送进中职的父母,终于后悔了

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四年,人的一生,前半生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学习上,为什么要学习?


也许有的孩子并不知道,只是知道从小学开始,就要每天背着书包去学校上学,再大一点,会被父母灌输读书为了考大学,考大学为了找工作,孩子不禁会疑惑,什么工作需要读十几年的书?


那对把孩子送进中职的父母,终于后悔了

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还不是得出去打工?

小志是一个正上初中的学生,父母都是普通的工薪阶级,家庭也不算太好,就是普通的小康水平,因为上小学的时候,父母对他学习上的事情管得比较少,所以他的成绩一直都是排在班级里的最后。


眼看着就要中考了,要是考不上高中就得上职高或者干脆打工,他父母这才急了,每天几乎都是在催促着他学习。

那对把孩子送进中职的父母,终于后悔了


小志又正在青春期,很容易叛逆,经常和父母对峙争执,父母多说两句就暴跳如雷,这天他又逃学了,他的父亲一气之下就 打了他一巴掌。


小志大声吼道:“为什么要我去学习,好好学习有什么好处,就为了以后出来像你们一样,帮别人打一辈子工吗?都是打工,我干嘛还要浪费这么多年时间,不如早点去打工多赚点钱。”


小志的父母也许是默认了,没有说什么,便放纵小志整整玩过了整个初三,小志的父母想着反正他学习也差,逼也逼不出什么效果,也许孩子 真的不是读书的料,所以就提前放弃了他。

那对把孩子送进中职的父母,终于后悔了

后来的中考,不出所料,小志落榜了,离录取分数整整差了两百多分,就连最差的高中也去不了,不过这似乎正合他心意,那个暑假他迫不及待跑去外地“赚钱”。


可是当他真正出社会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想要赚钱是有多难,因为年纪不到十八岁,又没有学历和技术,他勉强在一家修车店做下手,每天做的都是脏累的活儿,第一个月他咬牙干活才获得了八百块的工资。


上了两个月的班,他终于受不了了,回到了家跟父母说,自己还是想读书。可是中考已经结束了,现在初中又不能复读,想要读书只能进中职。

那对把孩子送进中职的父母,终于后悔了

他听说中职还可以考大专,大专可以专升本,一切都还有机会,就这样小志的父母决定把小志送进中职去。


小志吸取了自己暑假打工的经验,准备在学校里好好学习,为自己争取一下,可是他没有想到,在中职学校里,想要好好学习,不堕落真的是太难了。


那对把孩子送进中职的父母,终于后悔了

错过中考如马失蹄,想要逆风翻盘,太难了

九月中职如期开学,小志满怀希望地踏进学校,他不知道的是,想在这里好好学习,简直比登天还难。


进入学校的第一天,他刚一进入寝室,就被一阵浓浓的烟味冲到刺鼻,一间宿舍里有8个人,大家都吞云吐雾的,满嘴操着脏话。


那对把孩子送进中职的父母,终于后悔了

通过打听,他才知道,这里的学生很多,都没有达到中职录取分数线,不少人是拉了关系进来的,更有甚者连中考都没有参加,直接拿钱进来的。


第二天开始上课,班级里的学生就有几个没来的,老师也只是草草地点了一下名,就 没有说什么了,老师开始上课,可是班级里的同学,不少玩手机打游戏,就是聊天睡觉,课堂纪律非常差。


老师也只是拿着PPT随便讲几句,一堂课下来,他感觉自己好像什么都没有学到,因为认真听课还被周边的同学当成是怪类。


到后来,班上的同学准时去上课的越来越少了,基本上都逃课,要么窝在宿舍打游戏,要么就是去外面瞎混。


那对把孩子送进中职的父母,终于后悔了

学校里面还经常出现一些打架、抽烟、谈恋爱等等违纪的事情,学习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就像是天方夜谭。


后来 ,小志慢慢地失去了刚开始那种踌躇满志的决心,开始变得懒散,对学习也越来越散漫了,更 别说自己去学习了,后来干脆和寝室里的同学混在一起,抽烟喝酒打架,什么都做,就是不学习。


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习氛围,能让一个原本不想学习的孩子 也变得好学,一个恶劣的学习环境学习氛围,会让一个想学习的孩子也变得颓废。


那对把孩子送进中职的父母,终于后悔了

因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常言道,学好三 年学坏三天。


后来,中职毕业,小志和大多数学生一样,去了外省进了厂,曾经他想上的大学,想要过的生活都烟消云散了 ,将自己的一辈子埋葬在了工厂里。


那对把孩子送进中职的父母,终于后悔了

学习是为了有所选择,自我实现

就像我们开头所提到的,很多孩子不知道为什么要 学习,学习能给他带来什么,或改变什么,家长总是会 在无意间,给孩子灌输一种很直接的思想。


为了考大学为了找工作,这话的确没毛病,但是在孩子看来,读书很累,不读书也可以找工作赚钱,为什么要累死累活,读十多年的书再去工作赚钱?

那对把孩子送进中职的父母,终于后悔了


台湾作家龙应台,就曾告诉自己的儿子:“孩子,我要求你用功读书,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是的,我们大多数人在生活中都过得很憋屈,因为能力和学历有限,不能自我选择,被责任和压力逼迫着,被迫谋生,像一个商品一样被迫被人所选择。


有的人吃野菜是为了果腹,而有的人吃野菜不过是改善口味。阶级不同,个人的选择就会不同。

那对把孩子送进中职的父母,终于后悔了

就像同一个世界,有人过得幸福美满富可敌国,有人过得捉襟见肘终日为了填饱肚子而奔波。


那对把孩子送进中职的父母,终于后悔了

家长不应该提前放弃孩子

很多家长,当面对成绩很差,又十分不听话的孩子时,就会产生一种放弃孩子的念头。


大多数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已经无可救药了,天生就不是一块读书的料,所以就放弃了孩子,就像开头我所给大家分享的小志的父母一样。


孩子始终是孩子,他们会犯错会走错路,家长要做的就是引导他们,就像是一个带路人一样,当发现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第一想到的不是要不要放弃孩子,而是找准孩子身上所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帮助孩子往正路上带。

那对把孩子送进中职的父母,终于后悔了


当孩子对你说,我不想读书了,读书很累很无聊。这个时候,其实孩子就是在试探你的口风,他既然还想跟你沟通,其实就是在向父母寻求意见和帮助。


这个时候父母,要给的是一种肯定坚决的态度,并想办法帮助孩子,而不是答应孩子,放任他不学习。


这个时候肯定会有家长想说,我们该怎么去帮助孩子呢?

那对把孩子送进中职的父母,终于后悔了

一般这种情况下,就会有不少家长选择把孩子送去补课,其实这种方法不可行,补课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把学校里的东西加强化来给孩子传输,在学校都学不进去,难道他在补习班还能学得进去吗?


就是很多家长,花费了大价钱,把 孩子 送进补习班去,然而并没有取得什么好的效果的主要原因,因为孩子的问题不是出现在知识上,而是出现在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上。


想要孩子学习成绩好,学习上发生质变,那么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孩子对学习的态度学习的兴趣,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解决了兴趣问题,那们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从游戏思维多‬角度‬来说,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大致是因为两种原因,第一学习了但是没有收到学习效果,从而导致对学习失去信心,所以对学习不感兴趣。


那对把孩子送进中职的父母,终于后悔了


第二内驱力不足,对学习只是最浅显的认知,觉得学习难,对学习兴趣不高,觉得学习枯燥无聊,没有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丧失学习的内驱力。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孩子本身入手。


2017年,哈弗大学提出了“20个快乐学习法则”,第六条就是,“做你想要做到的是。”因为我们都知道,只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想要去做一件事情,那么就可以完成得很好,想要让孩子把学习变成自己想要主动去做的事情,首先就是要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内驱力,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然后让孩子自发的去学习。


要知道,主动去完成的事情,永远比被别逼着去做的事情完成得更好。


那对把孩子送进中职的父母,终于后悔了


一般来说,内驱力主要分为三种“认知内驱力、自我体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内驱力最早是由美国知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的,经过多方验证和研究表示,内驱力是帮助人建立兴趣的最主要因素。


游戏化思维还包括多方面的延伸,孩子拥有了足够的内驱力这还不够,真正能让孩子对学习沉迷的是,让孩子在学习体验到快乐和兴奋,这恰好就符合游戏化的核心理念:把一切不是游戏的东西或事情变得像游戏一样有趣。


那对把孩子送进中职的父母,终于后悔了

当学习也变得有趣和深刻,孩子们还会对他置之不理吗?几乎是不可能。


作为父母,我想我们应该帮助孩子,至少在学习上给他们一些帮助,孩子厌学不是问题,因为很多孩子都会这样,最重要的是,当孩子出现厌学的时候,你会怎么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父母   孩子   厌学   补习班   美文   中考   班级   找工作   后悔   家长   兴趣   事情   同学   老师   学校   学生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