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男子捡一辽国金牌,专家劝其上交,他却直接熔成金镯子

每件物品的价值会因为拥有和使用它的人不同而产生差异。正如战国时期尹文在《尹文子》中所写的:“此玉无价以当之,五城之都仅可一观。”讲的就是一个被农夫当做不祥之物任意扔到野外的玉石,被邻居献给了魏国国王,结果发现这块玉石是价值连城的宝玉。

内蒙古男子捡一辽国金牌,专家劝其上交,他却直接熔成金镯子

同样的,在我国内蒙古也有这样一位高姓男子,在河边钓鱼时捡到了一块刻字金牌,最终拿给专家鉴定时,发现其为辽国金牌。专家劝他上交国家,他却偷偷找人将这块珍贵的金牌熔成了金镯子,让专家又气又无奈。

中国作为拥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我国广阔疆域之内的考古发现一直以多而独特著称。然而,虽然大部分的历史文物都得到了妥善地保管,但是仍然存在一部分的文物因为战争,盗贼等遭到了不可逆转的损坏。这些人丝毫没有一点对于文物的重视和保护意识,内心充满贪欲的他们只顾着追求文物可能带来的眼前利益。

内蒙古男子捡一辽国金牌,专家劝其上交,他却直接熔成金镯子

因此,有许多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文物要么流离海外,要么遭受无妄之灾变成一块废物。这名男子捡到的这枚辽国金牌就是如此。这天,男子趁着天气良好来到户外一河边钓鱼,在百无聊赖地等待鱼儿上钩的他东张西望。突然,河边一处有金光闪亮的地方吸引了他的注意。他放下鱼竿,上前一看,却是一块刻着奇怪文字的金牌。当下高某下意识地将金牌从浅滩中捞起来,收起鱼竿钓具,驱车前往市区找寻专人鉴定。

拿到这块金牌的专家经过仔细地端详察看,立刻抬起头来询问高某金牌的来历。高某如实告诉了专家之后,专家告诉高某,这块金牌是辽国古物,这金牌上刻的奇怪字符正是契丹文。辽国是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朝代。契丹族是源于东胡鲜卑族的游牧民族,因此这块金牌在内蒙古发现也就不足为奇。

内蒙古男子捡一辽国金牌,专家劝其上交,他却直接熔成金镯子

辽国强盛时期疆域十分广大,东到日本海,西到中亚地区,北至西亚,南抵我国河北地区。作为游牧民族,在辽统治时期,为了让疆域内的游牧民族和中原人民能够和平相处,辽曾经还实施过“一国两制”制度,因俗而治,结合吸收了中原地区的政治体制和农耕文化,同时又保有游牧民族的民族特色,可谓十分强大。

这块金牌之所以珍贵主要在于它的历史文化价值。在辽国灭亡之后,广泛存在于辽国中的契丹文化也随之渐渐消失,因此对于这段历史的研究十分缺乏考古资料依据。尤其作为少数民族政权统治下的辽国,许多风俗习惯和中原地区都有很大不同,加上辽国内少数民族众多,他们的文化也受到了相关领域的历史学专家的关注。

内蒙古男子捡一辽国金牌,专家劝其上交,他却直接熔成金镯子

因此,鉴于这块金牌对于研究契丹文化有很大的用处,深知这一点的专家开始对高某劝说,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希望高某能够将这块金牌上交给国家,毕竟它的历史价值远远高于它的货币价值。但愚昧贪婪的高某对此毫不在意,他只是认为这是自己捡到的宝贝,应该怎么处理应该是他自己的事情,想让他免费上交给国家,那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因此,虽然专家一再劝阻他,还告诉他,如果他能够主动上交的话国家还会给予他一定的奖励,但高某不仅没有改变自己的想法,甚至做出了更加令人气愤的事情。他趁专家不备,偷偷跑到了金店将这块金牌炼化,打成了一对金镯子。这块稀有的文物就这样毁于一旦,成为了一对平凡而又普通的饰品。知道这件事后,专家感到十分痛惜,但也无可奈何。

内蒙古男子捡一辽国金牌,专家劝其上交,他却直接熔成金镯子

这正如那个火灾中救画还是救猫的故事一般,故事中探讨的是文物价值和生命价值,而今天这个故事探讨的是文物价值和物质价值。比起前者,这个故事应该如何做选择,大多数人应该都能做到心中有数。高某以为自己得到的是一块金子,这对他来说仅仅具有物质价值,而如果上交给有关部门,那就不仅仅是一块金子,它是我国历史的见证,是一块无价之宝。

参考资料:

《尹文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镯子   中亚地区   中原地区   契丹   金牌   专家   鱼竿   游牧民族   疆域   内蒙古   美文   河边   文物   男子   价值   国家   文化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