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手"孙禄堂,功夫究竟多厉害?70岁吊打5位日本高手

“中国功夫”似乎一直是我们在国外的最有名的标签,哪怕是从来没有学过武术的外国人,也能摆出一两个李小龙风格的姿势。有的人在国外靠着先人打出来的名声招摇撞骗,被打败之后只会说“年轻人不讲武德”,受尽全网的嘲讽之后也变相成了个家喻户晓的名人,但是我们近代真正的高手又有几人知道?

1860,河北的一个小乡村里,一对中年得子的夫妇喜极而泣,为他起名“孙禄堂”,这个时候的夫妻俩肯定想不到,自己的孩子今后会成为“天下第一手”,并且在古稀之年仍吊打5为日本高手。他的功夫究竟有多厉害呢?这得从他的成长经历说起。

在那个年代,孙禄堂一家和大多数农村家庭一样靠着家里的壮劳力种地来勉强过活。谁料,在他九岁那年,父亲因为操劳过度累倒之后便再也没能起来。家里唯一的顶梁柱倒了,孙禄堂和母亲只能一起到地主家帮工,讨口饭吃。

但在地主家里,除了每天干不完的活,还有挨不完的打骂,小小的孩童心里慢慢滋生出变强之后带母亲逃离这里的想法。在这种意识的驱使下,孙禄堂还真的找到了一个江湖拳师愿意教他。于是不怕吃苦的少年虽然只受教了一段时间,却也肉眼可见地成长了起来。

十一岁在那时已经不能称作孩子了,孙禄堂自觉肩负起家庭的重担,带着母亲背井离乡之后一边在毛笔店里做学徒,一边不放弃自己的求学之路。13岁那年,勤学苦练的孙禄堂被河北省名拳师李魁元看中,得以拜其为师,在两年时间里文学武功都没有落下,其形意拳也在同辈之中出类拔萃。经过李魁元的推荐,孙禄堂接着在恩师的师傅郭云手下继续深造形意拳的真功,很快便小有所成。

学海无涯,武道也是一样。孙禄堂不满足于只学会一个流派的武艺,便继续四处访名师,学武艺。好在前面的基础打得好,孙禄堂后来的学习都是事半功倍,只年余便在北京八卦掌名师那里掌握了八卦掌的精髓。此时的孙禄堂名声已经远超自己过去的师傅们,但是求学之心却仍旧火热,于是在1886年春正式踏上了只身徙步壮游南北11省的旅途。

在这期间,少林武当、峨眉青城都出现过他的身影。那里有武艺高强的人,就前往较技,难逢能够与其不相上下的。经过两年的时间广识各派精华,孙禄堂所识所学得到了进一步的淬炼与升华,终于在1888年返归故里创办了蒲阳拳社。拳社一开张,前来报名的学子便络绎不绝,原来孙禄堂在家乡早已威名远扬。后清廷举办了一场“演武大会”,孙禄堂一举夺冠,大获时人赞誉,有了“天下第一手”的称号。

1909年间,俄国的格斗冠军彼得洛夫途径奉天,听说孙禄堂应徐世昌的聘请,此时正好在东北做幕宾,于是俄公使馆提议两人来一场比试。虽说两国武术没什么相似之处,但孙禄堂还是应邀前往。与高大强壮的格斗冠军不同,孙禄堂外表精瘦,看着不堪力士一击的样子。

但在比试途中,“不堪一击”的孙禄堂招式不多却总能够四两拨千斤,最后轻松赢过了对方。这回的胜利让孙禄堂名震海外,于是迎来了日本武士的挑战。1920年,日本柔术冠军坂垣一雄受日本大正天皇之命,远渡中国只为向孙禄堂挑战。此番对战是在孙禄堂家中进行的,结果和彼得洛夫一样,败在了中国的这个“天下第一手”之下。

时隔多年后,日本再次向孙禄堂发起挑战,彼时他已经到了古稀之年,却仍旧欣然应战。这回对方一共来了六人,孙禄堂让对方按照自己的方式来挑战。六人一想,自己人多势众,对方年老体衰,合该让对方来制定挑战方式。谁料,老者就地一趟,指了其中一人在一旁数数,其余五人合力压在他身上,待三下之后他还未起身,便认输。

六人面面相觑,却也照做。就在数数的人喊道“2”的时候,孙禄堂腾然而起,将压在身上的五人掀翻在地,对手彻底叹服。

这位名扬国内外的武术大师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中,致力于把自己的所学所思留给后人,先后著述了《形意拳学》、《八卦掌学》、《拳意述真》、《论拳术内外家之别》等对中国武术研究有着重要意义的专著和文章。真正的宗师从来不惧挑战,才、名、利也不过是身外之物,他们高度的自我认知使其能够专注所学,心无旁骛,名扬百年。

参考资料:

《孙禄堂小传》

《中国国术馆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日本   洛夫   第一手   彼得   形意拳   古稀之年   拳师   数数   武艺   美文   所学   中国   武术   厉害   家里   功夫   母亲   冠军   高手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