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自有颜如玉,敢问女神在何方?

吴双,著《菩提树下的猪——关于认知与心理的哲学思考》,创办「 灵感学院 」, 帮助3亿国人学会思考,照亮人生。


如果只读书就能获取人类所有知识该多好。比如说读了很多书就能把女神追到手,但是事实是,不可能。


首先,要厘清读书和理论的关系。


读书不等于理论,读书也可以是实践。比如你为了践行《读书的方法》而去读书就是实践。


所以实践不在于它是什么,而在于你想学什么。如果想学写作,写作就是实践;想学思考,思考就是实践。


对应的关于“如何写,如何思考”的方法,就是理论。


其次,要说一个自己的观点:理论和实践是一回事。


我认为,理论是对实践的抽象和仿真,是实践的骨架和血液。


实践是知识本体,它包含了所有信息;而理论是按照人的认知结构,把实践结构化和思想化。


所以,理论和实践在于信息量多少的区别,信息量不断累加至无穷大,就是实践(知识)本体。这就是为什么学了理论,还要去实践的原因。


至此,我们就把理论和实践统一了起来,“一”就是知识信息量的多少。


所以人们认识的过程,就是理论和实践统一过程。


学习了理论,知道了知识的来龙去脉,并没有真正掌握它的所有。


比如,管理的理论只是对知识本体结构化描述,知识是管理过程中所有信息的总和,呈现在漫长的时空中。


所以要想掌握管理,只能通过管理实践逼近知识本体。知识本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管理不能像复印纸张一样,一键复印下来就学会了。


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也不敢说明白了管理所有要义,因为管理学发展永无止境。


关于理论和实践关系,马克思一语中的,(理论是认识的理性形式):


认识和实践是统一的。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过来指导实践。


我们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认识是辩证运动过程,是主观和客观,和实践的历史统一过程。


认识分为感性和理性两种形式,理论就是认识的理性形式的总结。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要实事求是,一生的管理实践就是管理本体,唯此才能获得管理的所有知识。


现在你明白为什么只读书,是追不到女神的?这就像我们只看学游泳的书,是永远学不会游泳的。


全网:关注「 菩提国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女神   彼得   马克思   辩证唯物主义   信息量   本体   菩提   美文   管理学   认知   理性   形式   过程   理论   关系   知识   颜如玉   何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