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弟子三千却独宠爱他,还甘愿为他做管家,他到底有多厉害?

/孔/门/十/哲/德/行/之/首/


孔子弟子三千却独宠爱他,还甘愿为他做管家,他到底有多厉害?

孔门贤才


孔子一生门人弟子无数,跟随他学习而精通六艺的就有七十七人。这些学生当中,要数“孔门十哲”最为有名。

孔子在评价其弟子时,根据弟子的不同特点,将他们分成四科:德行科、言语科、政事科和文学科。

这四科一共1有十个人,被称为“孔门十哲”。

位于孔门十哲之首的便是弟子颜回,他是孔子一生最得意的学生。

然而,天妒英才,颜回只活了三十几岁就英年早逝了。

孔子在颜回死后,扼腕痛惜,曰:“!天丧予!天丧予!”

孔子认为上天夺走了颜回的生命,简直是对自己最大的惩罚。

孔子对颜回总是赞不绝口,还心甘情愿地做他的管家呢!

这个颜回到底有多厉害?看看孔子对他的评价你就知道了。


勤奋好学的精神,和孔子的诲人不倦异曲同工


孔子弟子三千却独宠爱他,还甘愿为他做管家,他到底有多厉害?

颜回画像


颜回,字子渊。鲁国人,比孔子小三十岁。他家境贫寒,就连自己死去后,家里都没能给他一个像样的棺椁。

据司马迁的《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记载,颜回二十九岁的时候,头发就全白了,四十不到就离开了人世。

鲁哀公和季康子等人问及孔子:弟子谁最好学?颜回都是孔子首肯。孔子对颜回的喜爱和赞许可谓一往而深。

颜回这个人,非常勤奋好学。他虽然认为自己比较愚笨,但是从来没有间断过对孔子所授之学的研究和实践。

在《论语·颜渊第十二》中这样记录: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已,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大意为:

从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颜回勤学善问,而且对于孔子的教诲奉为圭臬。

孔子对于颜回的学习态度相当的肯定。对于他的教诲从不懈怠的,只有颜回一个人能做到。

在颜回死后,孔子还时常痛惜说:“颜回啊,我经常看到他在进步,却从来看不到他退步。”

看来孔子喜欢颜回,一方面是因为他勤奋,另一方面则是颜回把孔子的理论付诸了行动,并且领悟最深,效果也是最好。


怡然自得的性情,和孔子的处世之道如出一辙


孔子弟子三千却独宠爱他,还甘愿为他做管家,他到底有多厉害?

天津市文庙(孔庙)大成殿中的四配像(思子、颜子)


他一生穷困潦倒,但思想上却极为开明乐观。虽然生活简陋,却也怡然自得。

在《论语·雍也第六》中这样记录: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大意为:孔子说:“颜回啊,真是贤人啊!一碗饭,一杯水,居住在简陋的住所,别人不堪忍受的困苦,也不能改变颜回兴致,仍能怡然自得。真是贤人啊!”

孔子非常欣赏颜回这种游离于桃源之外,云淡风轻的处世态度。

作为德行科之首,颜回不在乎“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只在乎如何“约我以礼”。

他这种处事哲学得到了孔子的积极肯定。用孔子的话说就是:“用你时,就去做,不用你时,就保持沉默。只有我和你才有这样的处事态度啊!”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到,孔子的儒家哲学所体现的处世之道是“忠恕之道”。

忠,就是对自己选择做到事业坚持到底;恕,就是对于无益于自己的事物选择宽恕之心。

简言之,就是于己忠诚,于人宽宏。

孔子曾多次被困于陈国,而他却不为所动,毫无畏惧。这种处世的态度正是忠恕之道的最好诠释。

颜回之所以能做到怡然自得,是因为他对孔子的教诲心领神会。

他和孔子这对师徒,就好像当年禅宗五祖弘忍与六祖惠能之间心照不宣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当惠能写下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试问如此领悟,又有哪位师傅能不视为珍宝呢?


不忘初心的坚定,和孔子的内圣外王不谋而合


孔子弟子三千却独宠爱他,还甘愿为他做管家,他到底有多厉害?

复圣公园,是纪念孔子七十二弟子之首的颜回而专门设立。位于紧邻曲阜的宁阳县城。


孔子对颜回的评价,几乎达到了高屋建瓴的程度。在《论语》中,孔子不只一次地称赞颜回,而且每次都面露悦色。

特别是这句评价,倾注了孔子对颜回的百般认可与怜爱: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之言而已矣。”

大意为:孔子说:“颜回的行为能长时间的不背离“仁”,而其他的学生也就能坚持一天或者一月的时间为仁而已。”

作为德行科的首儒,颜回可以说真正做到了“仁”。

颜回的仁,体现在他“克己复礼”上,体现在他“退而省其私”,更体现在他对孔子学说的坚定不移。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孔子被困于陈蔡之际,分别与跟随他的弟子子路、子贡以及颜回谈话。

孔子问了他们相同的问题:

“《诗经》说‘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然而却徘徊在旷野上’。难道是我们的学说有什么不对吗?我们为什么落到如此境地呢?”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孔子假意怀疑自己的学说,从而试探学生的想法。

子路选择怀疑自己,子贡选择委曲求全,只有颜回的回答让孔子刮目相看。

颜回肯定了孔子的治学之道,同时也积极地回应老师,君子就应该坚定不移地研究自己的学说。

孔子和颜回,可谓是志同道合,又可谓是忘年知己也。

孔子最后欣慰地赞叹道:“真是颜氏的后代啊!如果你拥有万贯家私,我甘愿给你做管家。”

在他人眼里圣贤无比的老师,竟然愿意为弟子去做管家,说明孔子对颜回不只有赞赏和肯定,更多的是信任和器重。

也许,孔子之所以这么爱惜这个学生,是因为在颜回的身上能看到“未来”的样子吧。


孔子弟子三千却独宠爱他,还甘愿为他做管家,他到底有多厉害?

山东曲阜颜庙复圣殿颜回塑像


颜回一生虽然没有著书立传,但却和孔子的精神追求高度的契合,这也是后世尊称他为“复圣”的原因吧。

一直以来,孔子都把颜回作为学生的榜样,不止一次的表扬和称赞颜回。

而且颜回还将一生所学都致力于“仁”,规范自己的言行,修养自身的德行,给我们几千年后的莘莘学子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我们应该学习颜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的态度,“克己复礼”独善其身的行为,从而成为一个“于己忠诚,于人宽宏。”的德才兼备之人。



作者简介:

心若兮,当当《若兮书话》专栏作者,一个追逐梦想的二胎宝妈。希望通过文字传递温暖,跟喜欢阅读的朋友一起成长!欢迎关注,交流互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孔子   弟子   曲阜   史记   克己复礼   论语   惠能   怡然自得   德行   学说   好学   美文   管家   礼仪   厉害   态度   老师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