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阅读的秘密》:阅读没多难,30分钟读完一本书你也可以做到

/读/书/并/没/有/那/么/难/

《高效阅读的秘密》:阅读没多难,30分钟读完一本书你也可以做到

阅读并没那么难,30分钟读完一本书你也可以做到


这两天读了一本书,是日本作家斋藤孝的作品——《高效阅读的秘密》。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通俗易懂。作者开门见山,直抒胸臆,将自己的阅读经验毫无保留的分享给大家。


作者在前言部分便直截了当地表明全书主旨:"本书旨在制定一个最切合实际的目标,即:读完1本书。"


这的确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我们很多人都无法坚持读完一本书。


有的是因为拖延症严重,难以开始;因为书籍乏味无聊,难以继续;有的是因为自己看不懂不理解,就此搁浅……


总之,不管什么原因造成的阅读很难进行,都适用于书中方法。


书中一共介绍了55个作者亲测实效的阅读技巧,操作性较强。掌握了这55个阅读技巧就等于开启了阅读能力的加速器。


即使是一个从来都不读书的人,读了这本书的前言和序章部分,也基本上能做到分分钟搞定一本书。


可能你会问:"这也太夸张了吧?这本书真的有那么神奇吗?"其实,我一点也没有夸张。


只要你亲自去读一下这本书,你就会发现阅读并没那么难, 30分钟读完一本书你也可以做到。


面对读书的"半途而废",教你三招就可以一击即破。

《高效阅读的秘密》:阅读没多难,30分钟读完一本书你也可以做到


1.铲除最大的绊脚石——压力


杨绛先生说过:"你的问题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万事开头难,当我们拿起一本书要么读不懂,要么担心记不住,要么就急于求成……


这些对于读书来说都是毫无裨益的。


斋藤孝认为,阻碍读完一本书的最大绊脚石就是压力。瞻前顾后的我们经常会在读一本书的时候感觉压力山大。


作者给我们指明了方向:


请抱有"失败也无妨"的想法。你可以比别人晚读书,但不需要有任何罪恶感。


尝试做到以下三点:


比如:规定自己每天利用闲暇时间浏览10分钟书籍,再比如:到咖啡店这种环境安逸的地方阅读,更容易集中注意力。


只有先扫除阅读的内心屏障,才能顺利开启高效阅读之旅。


2.从小突破中感受成功


对于那些不擅于阅读长篇文章的人来说,可以先通过阅读微型小说来构建读完一本书的自信心。


作者认为:即使你只读了一本选集中的一个故事,你也可以认为自己"读完了一本书"。


他举了一个非常形象的例子:


像这样从阅读超短篇小说开始,逐渐养成读书习惯的方法,正如登山者挑战珠穆朗玛峰一样,从海拔低的地方开始攀爬,待身体完全适应后,再逐渐向更高的地方迈进。


确实,读书好像登山,都要从低处开始。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是大前进的积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特别是我们读像总书记最喜欢读的《静静的顿河》这样的大部头的著作时,更需要这种小中见大、锲而不舍的精神。


因此作者建议按照"超短篇小说→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的顺序去完成阅读。


可是有人说我连超短篇都无法完成,那么若兮告诉你一个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每天强迫自己读2页。"


我们就从2页书这样的小目标开始,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一个习惯。


不要小瞧每天只读这2页书,因为运气好的时候你有可能突破极限,创下自己"爱不释手"的新纪录。


这样一来我们就很容易收获成功的喜悦,会觉得阅读原来也没多难,读起书来也轻松愉快许多了。


3.掌握全书的高潮部分


作者的观点是我们读书不可能做到过目不忘,即使是认真做好笔记,能记住全书的30%已经算是不错的。


九边在新书《向上生长》中说:


"书本上的知识一般用处比较小,但是当一个人的知识大规模地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会出现'涌现'效应。"


意思的就是说,读书实际上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不要在乎我们在某一本书中掌握了多少知识,关键在于日积月累的阅读效果。


作者就分享了一段30分钟读完一本书并且附加评论的经历。


虽然30分钟之内读完是被迫之举,而且压力山大,但是他确实做到了。


有人可能会问:30分钟读完一本书,又能记住多少内容呢?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心理误区。


我们读书有时候的心理压力就源于这个误区。


有时候我们读书,并不一定要记住全部,哪怕只是其中一个触动你的点,你都可以认为自己读过这本书了。


因此,为了鼓励大家完成阅读并有所成效,作者建议一本书只要掌握高潮部分及即可。


我们读完一本书,哪怕是只掌握了全书的1%-2%,也没有失败,更没有白读。


掌握了以上三招必杀技,读完一本书又有何难?


读书的更高境界,提升思考力和表达能力


《高效阅读的秘密》:阅读没多难,30分钟读完一本书你也可以做到


这本书讲述的55个阅读技巧中,除了教你如何完整地阅读一本书,还传授了另外两大阅读技能:记读书笔记和写书评。



读书笔记就是你在阅读的过程中将自己认为有趣的、感人的、突出重点的语句划线记录下来。


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上锻炼你的思考力。


因为当你认真阅读并对某一句或者某一段划线之后,不免要随即发表下自己的感受、观点或者看法。

当你随机记录下自己的所思所想,你的思绪就会跟随作者飘散到书中更远的地方。


长期下来,你的思考能力必然有所提升,因为总要搞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划线吧。


另外,写读书笔记还有一点好处就是可以"温故知新"。


人的记忆能力是有限的,过目不忘或许能停留一段时间,但却不能保证是一辈子。


但我们写文章或者和遇到问题时,就可以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检索需要的知识,重新温习一遍,再拿来学以致用。


作者建议在书中3个地方划线:


用红色标注客观的、重点的部分,这样的话书籍的重点又会一目了然;


用蓝色标注客观的、一般重点的部分,这部分可以随意划线,便于以后重读的时候阅读;


用绿色标注主观的、重要部分,这部分是你认为哪里有趣、哪里重要就可以在哪里划线,这样做可以尽情地流露自己的个性特点。


我个人认为读书笔记也不用那么麻烦,不喜欢3种颜色划线法,可以用一支笔划线。


只要记录好自己的心得体会,就没有白读一回。



书评就是对读过的书抒发自己的感想、感悟,并客观的做出评价和推荐。书评实际上是阅读的进一步升华。


如果你将自己读过的书,都以书评的形式加以记录,不但日后可以回顾,自己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会得到很大提升。


本书作者斋藤孝关于如何写书评也给出了具体的建议:


一是建议趁热打铁及时抒发;


二是从正面积极地评论;


三是要凝缩三个重点;


最后是要感同身受体会作者意图。


这4点建议只是作者的一家之言,我个人认为:"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写书评也同理,只要能表达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评价即可,不必拘泥于形式。


不管是读书笔记还是写书评,对于读书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我们只要一步一步脚印地走下去,"读书成就自己"是迟早的事。


找到适合自己的书,一本就足够了

《高效阅读的秘密》:阅读没多难,30分钟读完一本书你也可以做到


这本书有几大特点,非常值得一读。


一是语言通俗易懂,便于读者理解和掌握;二是善于举例说明,读起来代入感十足;三是知识点高度浓缩,毫无赘述冗余感。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斋藤孝还很有阿Q精神。他经常鼓励他的学生说:


“书架上一定要放一本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即使不读,也会显得自己很有品味。”


读到这里我就被作者的阿Q精神逗笑了。不过,读书对那些不擅长阅读的人来说本来就是苦差事,具有点阿Q精神也挺不错的。


同样是关于阅读的书,这本书和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相比,我更推荐这本书。


相对而言,《高效阅读的秘密》更易于上手,特别是对于不擅长阅读的人来说,更容易瞬间获得成功阅读带来的快感。


这两本书的共同点都是作者将自己亲身经历的阅读体验和方法分享给大家。


不同的是,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比较侧重于阅读的质量。


整本书主要是教大家如何梳理读书笔记,将所读过的书消化理解,从而转化成自己的知识储备。内容上略显卷帙浩繁和枯燥乏味。


而斋藤孝的《高效阅读的秘密》则侧重于阅读的实效。这本书有一个非常值得赞赏的优点,就是善于举例说明。


书中列举了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例子,不但生动贴切而容易理解。读起来很有代入感,让读者很容易理解并掌握阅读的技巧。


另外此书的一些观点,比如小成就大喜悦,再比如铲除阅读的绊脚石等都和九边的《向上生长》有异曲同工之妙,建议大家可以关联阅读。


如果你也是一个将喜欢买书、囤书的人,又不擅于阅读,不妨读一读这本书。


最后,希望通过我的介绍,可以帮助更多的朋友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难题。


赶快打开这本《高效阅读的秘密》,和我一起打通读书的"任督二脉"吧!




作者简介:


心若兮,当当《若兮书话》专栏作者,一个追逐梦想的二胎宝妈。希望通过文字传递温暖,跟喜欢阅读的朋友一起成长!欢迎关注,交流互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高效   思考力   秘密   绊脚石   短篇小说   美文   全书   压力   重点   能力   精神   建议   技巧   地方   作者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