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开始让老外顶礼膜拜 : 国人不清楚的看这三点秒懂

之前在报纸上看到“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提到了早在2000多年前,古代丝绸之路就已为东方与西方各国建立了互学互荐的平台。

起源于中国的儒家文化,受到欧洲莱布尼茨,伏尔泰等思想家的推崇,逐渐被西方称为“孔子学派”。

没想到几千年前的儒家思想会受到西方各国的如此推崇,那么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是不是更该好好珍惜老祖宗留下宝贵遗产,充分利用好这份宝贵的财富,弄清楚儒家思想的宝贵价值呢?

刚好最近在读冯友兰大师的《中国哲学简史》。在书中学习到不少关于哲学的理论知识,特别是儒家思想的哲学原理。儒家思想不仅是中国的社会哲学,也是中国人的人生哲学。

《庄子》书中说:“儒家游方之内,道家游方之外。”而方,指的是社会。儒家游方之内,强调的是个人社会责任,显然是一种入世哲学。

儒家思想的学派创始——孔子的忠恕之道

儒家思想开始让老外顶礼膜拜 : 国人不清楚的看这三点秒懂

孔子

儒家学派,在西方称之为"孔子学派",儒字的本意是读书人(儒生)或思想者,他们讲授古代的经书,因此是古代文化的传承者。

刘歆论到儒家时说它:"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最初是孔子继承了六经的文化遗产,开始教授给人们被称为六艺的知识,其中强调最多的就是仁义,这是对个人品德的要求。

孔子给弟子们讲“仁”就是爱人,能做到对别人都有一颗仁爱之心,爱你身边的人,那么你就能更好地行使在社会中的义务。

比如,为父之道就是有爱子之心,而为子之道就是有爱父之心。“仁”在孔子眼里不仅是一种品德,而是包括人的所有德性,所谓“仁人”就是指品德完美的人。

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仁人”那?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忠恕之道。子曰:“己之所欲,施之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恰恰是一忠一恕的两个方面。

尽己为人谓之忠,这是“仁”的积极方面,做什么事情都竭尽所能为别人考虑,替别人着想,帮别人周全,这就是“仁”的忠。

另一方面,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不去要求或勉强别人去做,当别人不愿意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先换位思考一下,自己是不是也不愿意去做,那样就可以宽恕于他了,推己及人谓之恕,这就是“仁”的恕。

二者结合起来就能达到“仁”了,此乃忠恕之道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儒家思想最基本的内容就是仁义。其实,当你采取忠恕之道,努力成为“仁人”的时候,这个过程,就是在行“义”。

孔子如此强调“仁义”,并告诉人们只要采取“忠恕之道”就可以成为品德完美的人,从而把社会上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做到尽善尽美,这无疑说明儒家思想是一种入世哲学。

儒家思想的理想主义流派——孟子的“内圣”“外王”

儒家思想开始让老外顶礼膜拜 : 国人不清楚的看这三点秒懂

孟子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圣人,他提出了人性本善说。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人的本性,都有上述“四端”,如果加以充分发展,它们便成长为孔子所强调的“四德”。而这恻隐之心,正是人和禽兽的区别。

有恻隐之心的人,不忍看别人受苦,内心这一善端推而广之,就可以很自然地去爱别人。这就是孟子讲的“善推其所为”。

孟子认为国家是一种道德体制,国家的领袖也应当是道德领袖。因此,只有圣人才能成为真正的君主。

孟子认为政治统治有两种:一种是“王道”,一种是“霸道”,王道的力量来自道德教化,而霸道的力量则来自武力。

孟子认为,为王者道德过硬,自身的行为从善,推而广之地使自己的统治也能从善,执行仁政,那么他就很容易实现王者之道。

这里,孟子则把个人的“仁义”推广到君王的“仁政”上,即推广到了政治和治理国家的范畴。孔子解释“仁义”的原理时,只讲到“内圣”,孟子则把它推到“外王”的范围。

儒家思想的现实主义流派——荀子的诗歌意境

儒家思想开始让老外顶礼膜拜 : 国人不清楚的看这三点秒懂

荀子

荀子的主要思想是人性本恶。他认为,人因为对事物有欲望,所以在物质匮乏时就会去争,争则乱,因此就要“礼”去规范人们的行为。

“礼”在人满足欲望时,是一种行为的准则,但是在用于礼节、礼仪时,就是一种文化教养。在这个意义上,“礼”净化人的感情,使它纯洁、典雅,达到诗歌的意境。

儒家的仪礼中,最重要的是祭(祭神)祀(祀祖先)。墨子曾讥讽说,儒家不信鬼神而又祭祀鬼神,是自相矛盾。荀子给出了这个问题的完美解释。

我们之所以祭祀,是因为对于死者的不舍,虽然已成事实,但仍然抱有死而复生的幻想。

其实,我们举行祭祀仪式时,我们是在欺骗自己,有点自欺欺人的意味,却并不是真的去相信。

对待死者,既要照着所知道的去做(节哀顺变),又要照着所希望的去做(期待奇迹)。

这恰恰体现出了宗教迷信和诗歌的艺术的区别:宗教迷信把它所说的看为真的,而诗歌知道它所说是假的、虚幻的。

诗歌所提供的不是现实,诗人自己知道,而且诗人是自觉的,他不反对科学。因此在诗歌中,人们得到了感情的满足。

在这样的解释之中,葬仪和祭礼已不再有宗教迷信的意味,而是升华为诗的意境了。

儒家思想开始让老外顶礼膜拜 : 国人不清楚的看这三点秒懂

儒家思想,简言之就是“礼教”,用礼仪教化人的行为,从而成为“志士仁人”。不知道通过以上三位儒家代表人物的观点,您是否对儒家思想有了简单了解呢?

如果您还是不太理解,那只要记住一句话就好了: 儒家思想就是一门入世的哲学。

作者简介: 心若兮,若兮书话专栏作者;乐此不疲的二儿宝妈,左手“长城”,右手“泰山”,白天上班,晚上写作;以文字为音符,与您心灵相约,化文章为信笺,与您灵魂对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荀子   孟子   儒家   孔子   儒家思想   仁人   仁政   恻隐之心   顶礼膜拜   学派   仁义   祭祀   品德   美文   老外   国人   诗歌   哲学   道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