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校园环境,注重环境育人-教育漫谈

营造校园环境,注重环境育人---教育漫谈

说到校园环境,我的理解是:校园环境应该包括自然环境人文环境

校园的自然环境就是校园的硬件建设。它包括:校舍、围墙、大门、洗手间、教学楼、办公楼、综合活动楼、宿舍楼、食堂、活动场地以及校园的硬化、绿化、亮化、美化等等。

校园环境除了自然环境之外,更为重要的是人文的环境,这就是校园的人文文化建设,他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灵魂和精神之所在。校园文化不是一朝一夕所达成的,也不是某任校长所能实现的,它是一所学校从它建校之日起,由它的历史积淀而形成。名校、老校有它的文化积淀,形成学校的文化靠的是传承与创新。是在传承名校文化的过程当中,将名校文化系列化、系统化、综合化。随着城市化、城镇化进程当中大量的农村人口流入城镇,大量的适龄儿童流入城镇,许多地方随着家长和适龄儿童的增加,许多城镇在都在建立新学校,新的学校硬件设施更为完善,但不可能一下子形成新的人文环境,人文环境是在学校发展过程当中通过脱贫、致富、奔小康而逐渐形成的。

这里我重点说说新学校。新学校,做校长的激情满满,恨不得一下子把自己吃成一个胖子。但这就让学校发展走入误区。新学校应该重点关注习惯的养成,应该重点关注秩序的达成。通过新环境育人,让孩子遵守规则,养成教育最为重要。

所以校园人文环境,要以关注学生的生命个体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教师职业可持续发展为中心,以校长的办学理念提升为中心。为什么?因为教育孩子是细活,急不得,需要慢慢来,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校园人文环境要包括“三风一训”,必须要简洁,给老师要有整体感,给老师要有方向。校园文化活动分科技活动,体育活动,艺术活动。人文环境必须建立在每个孩子自愿的基础之上,在每个孩子内心世界的需求之上,校园环境要有学校文化的积淀。校园人文环境构建中要注重每一项活动,让孩子有成人达己的精神,让每个孩子参与到活动当中去。要明白传承校园人文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就是要把孩子放在学校舞台的正中央,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存、学会探究、学会创新。校园人文环境,既要让孩子热爱家乡,又要让孩子超越家乡,心中有梦,胸怀祖国,放眼世界。这就是校园环境对孩子最大的影响吧。

无论是校园自然环境,还是校园人文环境,都是在自信的基础上形成的。自信的校长有思想,自信的教师有理念,自己的孩子必成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校园环境   自然环境   美文   名校   可持续发展   城镇   校长   人文环境   人文   注重   自信   环境   孩子   学校   校园   文化   学生   中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