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别人那里辨识自己,在自己这个理解别人

我:经过这一段时间的电话跟单,客户经常说忙,我建议我们减少打电话的频率

老板(愤怒)的说:不打电话,为什么不打。昨天成交的那个客户还记得吗?就是我天天给人打电话才成交的。

我:我说的是减少打电话的频率,趁着今天开会,大家一起商量一下,什么样的时间和沟通方式比较合适。

老板(不耐烦):你觉得什么时候时间合适?

......

大家看到上述的场景熟悉吗?在工作当中,向领导汇报工作,团队沟通双方各执一词的时候。在生活中,与朋友同事家人相处都离不开沟通。那么,什么样的沟通算成功的沟通?不成功的沟通存在那些阻碍?来《练习共情》告诉你答案。


从别人那里辨识自己,在自己这个理解别人

先简单的了解一下《练习共情》这本书是德国科隆工业大学的认证心理学家和心理学教授彼得·迈克尔·巴克博士(Dr. Peter Michael Bak)所著,全书14个章节围绕人际沟通的四个维度帮助我们认知成功沟通的先决条件是什么?失败的情景?再抛出解决办法,遇到这样的情景我们应该怎样做。

值得一提的是,《练习共情》这本书里的两大亮点:1.情景对话模式加强代入感辅助理解。2.每一个章节结尾彩蛋共情练习的小游戏。还有我最喜欢的“夫妻相”的解读,其次,我最关心的“一见钟情”靠不靠谱。整本书围绕人际沟通的4个维度,举例说明“共情”于我们成功沟通的重要性。


从别人那里辨识自己,在自己这个理解别人

1.人际沟通的4个维度

人际沟通的四个维度是费里德曼·舒尔茨·冯·图恩增加的,有:

事实维度:应该传达什么信息。(你想吃饭吗)

关系维度:我们之间的关系如何(我可能会问你)

自我暴露维度:我自己是什么样(我觉得你很好)

诉求维度:我希望你做什么(你也觉得我很好)

事实是,发送者要发送事实维度的消息,而接收者接收到了诉求维度,或发送者关注事实层面,接收者关注关系层面。举个例子:我跟我的同学一起出去买东西,结账的大姐就说,你们是姐妹吗?我同学说是闺蜜,我自己却认为我们的交情不足以“闺蜜”相称,这时候,我就关注到关系维度。所以,成功的沟通就是,发送者和接收者在同一频道上。当两者模棱两可的时候,误解发生的概率就很大啦!


从别人那里辨识自己,在自己这个理解别人

2.导致生活中发生误解的情况:

不理解对方,不被对方理解

会错意

双方意见未达成一致

想法和诉求不一样

对方和你关系

带情绪沟通

我说一,你说二

.......

3.成功沟通的先决条件是共情=同理心=换位思考。这个世界上只有同病相怜的人才会互相理解。如果我们充分的了解对方的想法,观点,需求,换位思考,那我们就不会发生那么多误解啦。

我们要充分的调动我们的五感六觉去感知这个世界,去触摸这个世界。只有更好的认识自己,我们才能更好的认识别人,才能取调动我们的情绪体验,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


从别人那里辨识自己,在自己这个理解别人

4.我们最关心的“夫妻相”

长时间的相处,我们通过模仿对方的动作和行为方式,会产生信任、开放、亲密甚至是同理心。两个人常年相处,模仿对方的表情,形成相似的面部表情肌肉。举个例子:我和朋友住一块,朋友有一段时间特别的喜欢说“没错”,某一天我和其他朋友聊天的时候,我就用“没错”去回答她们。语气语调都差不多。模仿的力量不容小觑。

5.“一见钟情”靠谱不靠谱

我个人觉得不靠谱,那一眼只看到的对方的美丽的外表和沉浸在我们的想象中。在深入的了解了以后,对方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就会失望,失望就导致争吵。前一段时间,在一个群里看到了一个女孩子求助,大致内容是一见钟情导致的骗婚,结婚以后发现男孩子就是好吃懒做的类型,最后以离婚收场。所以一见会让我们对心仪对象罩上一个金钟罩,最后发现这个土豆发不了芽。

在生活中遇到冲突,多多练习,如果你是她,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她为什么有这样的反应,如果是你,你又会怎么做。所以,共情是我们感受别人,理解自己的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巴克   接收者   维度   先决条件   这个世界   美文   钟情   误解   人际   情景   事实   发生   关系   方式   时间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