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烟趣谈(个人劣见 不喜勿喷)

最近看到一本书,内容有几位名家关于抽烟的论述,顿有同感,甚觉有趣,摘录一二。

文中朱自清老先生曰:〝抽烟不同于嚼口香糖,甜腻的味道会让人厌烦,抽烟如同玩耍,于烟雾缭绕之中,体味片刻休闲,如能在百忙之中吞吐一会,靠着座椅,悠然遐想,会是一种人生乐趣。〞

确实,抽烟不论出身地位,无论贵族绅士,还是泥瓦匠掏粪工,当他们抽烟的时候都会是一种向疲惫的妥协与避让。

抽烟是可以缓解孤单苦闷,在一个人的居室里,唯有吞云吐雾,方可感知存在。

烟卷也有好有坏,能够辨别味道的是内行,不择烟之种类而拿起便抽的是大方豪放之家。

抽烟趣谈(个人劣见 不喜勿喷)

吸烟的种种危害,想必七八岁的孩童也知其一二,成年人就更不必说了。然而孩童中吸烟者较之成年人可谓凤毛麟角,何其怪哉?

答案有二。想是吸烟一是要有一定经济实力者才可加入烟民行列,名符其实谓之烧钱也;二是呼吸道要能抵抗得住烟熏者才行,可谓有铜肺铁腑。基于此两点,当然是成年人吸烟比例要高于孩童。

这只是外部因素,内因也是关键之一。孩童吸烟多是偷摸模仿偶像者居多,一但被发现很有可能要归于坏孩子行列,其吸烟风险太大;成人吸烟者很大一部分美名其曰是交际需要,理由很是冠冕堂皇,其次自己又有收入来源,能为国家纳上丰厚的烟草税,也直接间接的拉动了内需,再者除了部分烟民的老婆女友反应强烈打击外,并没有其它社会舆论压力。

“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这是烟民们聊以自嘲,还是真实感触烟民自知。我不想知道香烟燃烧后吸进肺里有多大危险,我只知道那时你一定飘飘然而自得其乐。

抽烟趣谈(个人劣见 不喜勿喷)

好友某君言之琢琢,说抽烟可以让人气定神闲,克服恐惧心理。是何道理?他举例说,我们为什么在野外晚上上厕所时,总喜欢点一根烟,不然老感觉后面有个什么东西,上个厕所〝蹲坑〞都不安心。再问及究竟为何时,其沉吟片刻,大模大样有声有色曰:“吞云吐雾心自在,气沉丹田菊花开”,极是狡辨,也为甚妙之回答!

多少烟民曾大发宏愿试图戒烟,然成功者鲜有,戒而复吸者更是多如牛毛,故而吸烟乐趣和引力之大不消多说。

林语堂先生所大作《我的戒烟》中,一语道出了烟民的吸烟与戒烟之间苦恼困顿。烟,可提神醒脑,绝对是熬夜困乏者的一剂妙药,这应该才是烟民与香烟难分难解的之重要原因。

擦亮一根火柴梗,迅速从烟盒抽出一支香烟,夹于中指与食指之间烟把放至唇边,点燃另一端,深吸一口烟气直穿于胸间,等到余烟吐出双唇时,吸烟者定是一瞬的解脱轻松之感从脚底穿过全身直达头顶,飘然欲仙。

呜呼,爽乎?

抽烟趣谈(个人劣见 不喜勿喷)

时至今日,我的烟民生涯已廿十年了,不敢与老烟民比较吸烟经历的丰富,只觉吸烟确是自己人生一部分生活内容而己。

遥想大凡伟人吸烟者十之八九,毛泽东、丘吉尔、邓小平、罗斯福都是烟民中的佼佼者。

李白斗酒诗百篇,烟民根烟话沉浮。

抽烟也算得上是一种源远流长的事吧,所以能抽则抽,不能抽尽可以断绝的,再则不要在公共场合抽烟,也是一种对别人的尊重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丘吉尔   罗斯福   泥瓦匠   难分难解   大模大样   吸烟者   吞云吐雾   烟民   孩童   美文   行列   成年人   香烟   片刻   乐趣   味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