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也看看:“双减”之下,哪些事老师多做了反而可能吃力不讨好

“双减”,目的是将学校、家庭从偏面地追求学生文化课分数,将学生从过重学业负担下解放出来。让教育回归到促进孩身心健康发展的正轨上来,因此老师也要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以前习以为常的事现在是不能做的:

1.为提高学生成绩过量布置作业,或为提高学生成绩让学生买教辅材料的。这个不能做,哪怕老师将教辅材料通通批改了,讲了,付出最多力气也是不对的。

家长也看看:“双减”之下,哪些事老师多做了反而可能吃力不讨好

2.课间十分钟,进入课堂组织整体上课。或对个别学生进行"培优补差"的。因为教育部在七月份明文通知:不得以任何理由占用学生的课间十分钟。

3.挪用其他学科上课时间,来上文化课。或利用其他学科上课时间来来“培优补差”的。我们这里已按国家精神,对学生考试作以下调整:一二年级不组织书面考试,三至五年级文化课不作抽测,音,体,美,道德法制,信息技术等学科反而要加强监测。而后进生,这些学科也往往是后进的。

4.挪用眼保健操时间给学生辅导的。国家已对近视率作了硬性规定,要求地方逐年下降,眼保健操,不允许挪用。

家长也看看:“双减”之下,哪些事老师多做了反而可能吃力不讨好

5.挪用大课间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的。

6.放学后继续留学补差的。(5+2后天太黑,有人会留吗?)

一句话,就是利用好课堂四十分钟的时间,提高其教学效律,除此之外,语,数,英,科没有任何时间能让老师占用去补了。

家长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老师   教育部   吃力不讨好   作业   信息技术   后进   课间   美文   学科   文化课   课堂   家长   成绩   组织   时间   材料   国家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