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石图鉴匮要_醒石


雅石图鉴匮要_醒石

东晋陶渊明,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辞官归田,有诗云:"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五柳先生比较喜欢赏石,先生有一大石,名“醒石”,可以在醉时卧,在醒时观。明代的林有麟所撰《素园石谱》中有记载说:"陶渊明所居东里有大石。陶渊明常醉眠其上,名之曰醒石。"

雅石图鉴匮要_醒石

并且在这《素园石谱》里的品石图谱之中,也通过文人独特的追思和想象,描绘出了这一方名叫“醒石”的赏石。诚然,此“醒石”与彼“醒石”,也许相去甚远,甚至难以并论,但陶渊明醉酒卧石的意象之美,却因此凝聚成华夏之赏石文化中,一抹独特的兴味意境,将传统华夏之文人观石之趣,提升而且丰富到了另外一层人文的意境与内容!

相传,陶渊明在居家的门前之东边,于菊丛中,有一块大石,长宽均有丈余。大诗人每逢贪杯,便蹒跚而来,坐卧其上,赏菊之余,诗兴大发,一首首千古传诵的诗篇就此诞生…

慢慢的,这位喜爱饮酒、欣赏雅石又能作诗的大文豪,感到这块石头能让其醒酒,能让其提神,又能赋予其滔滔不绝的灵感,于是爱之切,便为这块大石取名为"醒石"。

这一段陶渊明与醒石的情缘,常常令后来的文人骚客们去艳羡,并且成就了陶渊明为赏石祖师之美誉!宋代程师孟有诗云:

万仞峰前一水傍,晨光翠色助清凉,

谁知片石多情甚,曾送渊明入醉乡。

雅石图鉴匮要_醒石

人生一世,黄粱一梦,而对于五柳先生而言,仿佛是醉有醉的智慧,而醒有醒的洒脱啊!

诗人的此醉酒卧石之举,因而在华夏之人文历史里,被赋予了独特意象,超然境界,内涵隽永,不论相忘尘世的清怀,还是才志难抒的压抑,都得以千古流传,令闻者慕然。

明人有醉石诗为证:

渊明醉此石,石亦醉渊明。千载无人会,山高风月情。石上醉痕在,石下醉源深。泉石晋时有,悠悠知诚心。似醉元非醉,永怀宗国屯。盼盼石上痕,相亲欲老舍。沉醉非关酒,深情石应领。脾脫当时人,懵腾谁复醒。


雅石图鉴匮要_醒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盼盼   老舍   晨光   醉乡   大发   诗兴   别号   华夏   图鉴   意象   文人   美文   意境   千古   诗人   人文   独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