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食西宿”及随笔


“东食西宿”及随笔

在华夏之人文中,成语一般都是大家约定俗成的短语,并且往往有一定的典故,是国学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

“东食西宿”及随笔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东食西宿”及随笔

一般来说,汉语成语的来源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是神话传说,如夸父追日、精卫填海;

二是寓言故事,如刻舟求剑、狐假虎威;

三是历史典故,如负荆请罪、破釜沉舟;

四是文人作品,如老骥伏枥、青出于蓝;

五是外来文化,如功德无量、火中取栗

“东食西宿”及随笔

成语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最主要的一点是习用语和谚语是口语性质的,成语大都出自书面,属于文语性质的。其次在语言形式上,成语几乎都是约定俗成的四字结构,字面不能随意更换,而习用语和谚语总是松散一些,可多可少,不限于四个字。由此可见,成语跟习用语、谚语是不一样的。

“东食西宿”及随笔

在大陆地区,这个《东食西宿》成语其实我觉得吧!并不广为人知。通常“东食西宿”的解释意思,就是比喻贪婪的人各方面的好处都要。这个典故出自汉代应邵的《风俗通》:

“东食西宿”及随笔

“齐国有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东西两家公子同时来求婚,东家公子很富有但相貌丑陋,西家公子是一个英俊的穷书生,姑娘的父母很为难,叫姑娘自己定夺,她说两个都愿意嫁,白天在东家吃饭,晚上去西家睡觉。”

“东食西宿”及随笔

其实这位豫南决水之岸的“史河无我居士”,常常于泛读该类型的成语典故时,却是有自我的感觉与解读。对这个“东食西宿”成语的读析同样如此。一般人,也是这样啊!精致完美的生活,谁都是想拥有!

“东食西宿”及随笔

然而现实世界里,正如孟子在《鱼我所欲也》文中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其本意不是说二者必然不可兼得,而是强调当如果不能兼得的时候,我们应当如何学会取舍啊!面对现实生活里的时候,此类型的选择取舍,困惑着时下芸芸众生啊!

“东食西宿”及随笔

这个豫南之史河无我居士在写下散文体《我的青花我的瓷》之随笔文集时候,也是要常常面对这个问题呢!因为,我一样的是位“打工人、尾款人”,同时,我也是一位富有而清贫的雅石收藏家啊!纵使相逢应不识,也一样有颗“爷青回”之心、“乘风破浪”之愿!也一样梦想着,这个辛丑年的丹桂飘香的时候,喝上“秋天的第一杯奶茶”!

“东食西宿”及随笔


在华夏之文明里,“文化”,文而化之也,应该是一个动词,本意就是以“文”化人,所谓“文”者,就是指中华民族的文明中,那些健康而多元的价值观,包容而良性的道德规范,以及充满温情的人文修养。从家国的根本、远大、核心价值观来看,文化就是用这三者来去除人的野性,使人脱离弱肉强食的丛林状态,从而实现文明的生活方式,做一位有善良人品及正直信仰之人!

“东食西宿”及随笔

​因此,从上述华夏之人文传统文化角度来理解,中华文化的底蕴就是以文化来实现文明,用文明实现祥和,让人类远离纷争和苦难,过上幸福而又富足的文明生活。


“东食西宿”及随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东食西宿   习用语   约定俗成   华夏   熊掌   谚语   中华文化   典故   居士   东家   本意   美文   文中   成语   公子   随笔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