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手记】没有程序,法治什么都不是


【律师手记】没有程序,法治什么都不是

邓子滨先生的《刑事诉讼原理》是一本令人沉潜往复,从容含玩的作品,正如在本书封面上的一段话:“作者不屈不挠地相信,程序正义是自由的最后堡垒和坚实盾牌,没有程序,自由只能是一句空话。只有引鉴世所公认的程序理念及其规则,并真诚践行,才是走向诉讼文明的必由之路。”其实,法律是因为相信才会存在的东西,就如同《人类简史》所述法律就是人类共信的产物,是人类共同相信的故事。《刑事诉讼原理》一书就是将人类的共信在刑事诉讼中的反映体统地呈现了出来。


《刑事诉讼原理》书写的理想中的刑事诉讼,也是刑事诉讼的理想。作者以清理流畅的文笔展示对于程序正义的笃信。事实上,程序正是以牺牲“效率”而换取“公正”为依归的,这是人类制度文明探索发展的结果,具有深厚的历史感。而且,更让人赞叹的是本书不仅具有开阔的历史视野,更是站在人类制度文明发展的格局上看待刑事诉讼原理地演进。因而,本书不仅有深度,也有情怀,更有格局,是不可多得可读之物,


作者认为刑事诉讼旨在发现犯罪真相并将罪犯绳之以法,而刑事诉讼法则旨在最大限度减少错案并维护个人尊严。这就非常准确地界定了刑事诉讼以及刑事诉讼法的价值选择。但是价值毕竟属于“应然状态”,在现实中如何实现,需要相应的配套举措,在刑事诉讼实践中,最重要的举措莫过于程序,这也是法治应有状态,亚里士多德曾将法治界定为良法与善治两大要素,实质上就是以正义的方式运送正义,即为法治。正义的方式之内涵即为程序正义。


因而,缺少程序,法治什么都不是。法治是处在一个持续不断的运动状态之中的,这个运动的方向就是正义。人类社会的发展就如同奔腾的洪流,浩浩荡荡,而程序的存在就如同河槽,在既定的“模型”中泛滥,这样才不至于淹没田野,洪涝成灾。这就是程序之于文明的价值。《刑事诉讼原理》一书对于“程序”阐发发人深省。刑事诉讼关乎人的自由与生死,是不得不省察的大事,人的自由、尊严乃至于存在的问题在刑事诉讼的实践中展露无遗。


在我合上《刑事诉讼原理》一书的时候,我的内心依然无法平静。程序与法治的命题,在这一本书中不仅一以贯之,而且得到淋漓尽致地展示,作者的这一份对于程序正义的笃信,在清丽的思想中,在深沉的笔端汩汩而出,滋润着每一个人的心田。阅读本书,又更像是一次智慧的冒险,我们会时不时地接受流淌着的智慧洗礼,文字里闪现的智慧光芒,激发着我们地思考与悲悯。我想,这大概才是真正的学术,这也才是真正学术的力量——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


曾几何时,看到过的一句话又一次闯入我的脑海——只有读书人世界里才有乌托邦。也许这个世界最的悲剧就在不再相信有乌托邦,在一场又一场的悲剧中,人不是主角,命运才是。有时候我在想法治不仅有自己的命运,也是人自身通过法治的力量进而形成对于命运的抗争。《刑事诉讼原理》中的“原理”才是真正的理想,人类社会在不断地抗争中接近,为了自由,为了尊严,也为了生死存亡。正如太史公所言:“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有些东西,是因为相信了才会存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乌托邦   法治   程序   刑事诉讼   手记   美文   正义   尊严   原理   命运   人类   状态   智慧   理想   律师   价值   自由   作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