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生活】我们怀抱疼痛的生存,慢慢地疼


【感悟生活】我们怀抱疼痛的生存,慢慢地疼

曾几何时,读到余秀华的文字:“生活在一个个细节里缓慢前行,我们怀抱疼痛的生存,慢慢地疼。”这种生活体验很独特,因而她的文字极有个性,令我心往。对于活着,余华的《活着》也同样表达了一种“疼痛”,但是对于读者而言却又是一种无法言表的“疼痛”。当然,《活着》是一种宏大背景之下的伤痕,在悠长的历史长河中的人的命运中的“疼痛”,与余秀华地表述形成了对比。


很多时候,我们是生活在细节之中的,分分秒秒,时时刻刻,瞬间的悲欢,哪怕是记忆,都是对生活细节地撷取。我们会记住最美好的,然后美好慢慢地变淡;我们会记住最痛苦的,然后疼痛慢慢地减轻。萧红在《呼兰河传》一句“人生苦多乐少”,留给我的疑问是——“为何生命如此的苍凉如水?”但是,我却更喜欢罗兰·罗曼话:“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余秀华写道:“即使生命如此苍凉,也没有办法在她面前表现出来,我必须给他热腾腾的生活迹象,哪怕这种热腾腾是假象。”我才知道,这大概是罗兰·罗曼的英雄主义,我们的热气腾腾的生活大概一半是给自己的,一半是给父母亲的,让他们看到我们生活里的光芒,他们才会放心,才不会疼痛。父母疼我们,我们疼父母,然后有不少的遗憾,让疼变成了痛,慢慢地疼痛······


最近,一部《你好,李焕英》表达的就是这种疼痛,生活的细节裁剪成一个又一个的故事,而真正打动人的不是故事,而是那些生活的细节,越是美好,越是温馨,就越是疼痛。正如余秀华所写道的那样:“每一个母亲的疾病最后都会变成孩子身上一块隐形的疾病,在长久的岁月里,不动声色的疼着。”《你好,李焕英》大概正是唤醒了这种“疼痛”。


曾几何时,读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亲不待”,这就是时间的残酷性,有一些东西消失了,就不会再有回来的可能性,这样的疼痛才是深入骨髓的锥心之痛。所以,“寸金难买寸光阴”真正表达应该是时间的残酷性,光阴流逝,不能回转。《你好,李焕英》只能穿越,无法回转,所以很疼痛。很多时候,生命不可承受之轻只是我们最初的臆想,而生命不可承受之重才是我们最终的领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疼痛   都会   英雄主义   苍凉   曾几何时   美文   光阴   怀抱   残酷   你好   细节   美好   父母   疾病   文字   生命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